美文网首页
如何写作?

如何写作?

作者: 蚕宝宝ni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11:01 被阅读0次

写作不难:  文章由句子和段落组成,

把段落拆分成句子ZUO个突破,词语,金句, 标题,素材,

每天积累就可以,把每天积累的东西看一遍。

将词汇分为4大类:

写人词汇细分为:体质,年事,性格爱好, 动作,行动, 素质修养。

写物词汇:写景  ,气候

述事词汇: 程度 , 价值, 关系 ,状况,数量 规划, 社会生活 ,场景描写等 

随机词汇: 每天 所看到的文章中的词汇。

写作是80%的前期积累, 和20%的后期精彩输出。 

写始写作, 每天看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书中的大概内容。

让写作来完成写作,让你自己消失。

你只是在记录消消流过你身体的思绪而已。 

《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

写作不是简单的码字, 而是训练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 用文字发声,用文字传递情感 , 用文字提升自己的认知理解力。

每天练习, 体验 ,写作训练出来的快速学习的能力, 沟通交通的能力, 逻辑梳理的能力。

写作是我的工作, 也是我的生活。

写作,到底带给我哪些变化?

第一,写作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最好的方式。  

 我其实没有太多爱好,平时不工作的时候,锻炼一下身体,或和有意思的人吃饭聊天, 我也不怎么旅游(我是个挻宅的人)

  人很容易陷入无聊,尤其是还没有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的时候,而写作,真正让我摆脱了无聊。

  一般写作从灵感闪现,构思到成文,至少要花两个小时,这几乎是我们工作这余很大一个整块时间了。

   你花两个小时看电影,看综艺, 刷抖音,和花两个小时写一篇文章,结果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你在消费别人创造的产品,

你是被接受 , 被喂养的姿态,而写作,是你在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作品, 你是创造者, 供养者,写作是思想和灵魂的绽放,

与前者完全不一样

消费本身不会带来高级的快乐,但创造可以。

人的生命是很有限的, 每一天的时间都不够用,你想做一个被喂养者,还是活成一个创造者?

第二,写作让我摆脱了肤浅 。

我一直相信, 世俗的快乐,才是人性的快乐,真正的快乐。

但人不可以活着低级。

写作会让人摆脱肤浅。 写作不是吸收, 而是创造者。而创造,让人走进内涵,走向思考,走向深刻和高级。

当你的脑子里装了要写作的思维时,你看待事物时就会变得更加敏感,甚至有不同的角度。你所看到的世界,

因为写作的枢纽,从点状变成线状再到网状,构成了内心更完整的世界。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新天新地。

第三,写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

唯 一有提升空间的,就是自己的心智和思维。

一个人的未来如何,努力本身最多只占50%,在我眼里,努力和辛苦是廉价的。

在一线城市的写字楼里,谁不加班? 谁不努力? 谁不辛苦?

关键看你选择,有没有活在趋势里,有没有在正确的赛道上,

有没有在风口上努力。

而这几年,中国真的给年轻人的发展留出了一扇机会的窗口,因为互联网。

对世界更敏感

灵感来自对生活的敏感。有时一个金句, 一个故事,就触发内心一连串反应,

把散乱的素材,思绪黏合起来。写作让我保持敏感,也养成了

随时随地记录的习惯。

写作是一项思维的刻意训练。 写作能力就是思维能力, 一个写作能力强的人,

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都不会差。

写作训练,是“反人性的”

因为只有输出,才是最好的输入。

学习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很多人周末坐在家里,一坏咖啡一张沙发一本书、

悠闲地坐一个下午,美其名日学习,还是“反人性”的学习

--没看到我在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看书吗?

错了。这种人不但没有弄清人性的真实定义,

而且实在是有些矫情,你只是在看别人已经整理好的东西,

你的姿态还是被喂的状态, 已经很轻松了,有什么反人性的?

真正的反人性, 不是以克制天性为目的, 而是通过克制天性的手段达到某种目的。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能力直接将我们看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他人的认识和我们理解之间,

有一条叫作“践行”的鸿沟。

只想不做,是没有未来的。

诚实,比新意更重要。

写作时比追求新意更重要的,是诚实。

动笔之前,不先自问到底想写什么,能写什么,只顾琢磨读者想看什么,市场需要什么,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短期内也许会有不错的阅读量是,但要持续输出并保持热度则很难。

因为市场风向,读者口味是不断变化的。

如果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长期拧巴着去做一件事,会越写越痛苦,

读者也会慢慢察觉到这种不真实。

“取悦“自己, 坚持写自己真正热爱,真正相信的东西。 

写作以最终价值的是你的洞察力和真知灼见,只要你写作时头脑清晰,思想诚实,

就不会落入俗套。

写作是对心灵的探索,要获得灵感,过去的积累,当下的触发,二者缺一不可。

大量输入

要解决这个问题, 先要注意区分”欣赏性阅读“和”功性性阅读“

  一些人看书,看的时候不喜欢做笔记,画思维导图, 看完后也没想过要跟别人复述,

或写点儿书评,读后感之类的,只是柞字柞句地”看过“ 却没真的”看见“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欣赏性阅读“,看个热门,看个大概,看完就完了。

真正有效率的阅读,还是要有点儿功利心的。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它好在哪里, 能解答你哪方面的困惑?作者的观点你认同吗?为什么?

从中得到的启发或方法, 可以如何运用在你自己的生活中?

当你带着一连串问题去读书,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输出,

书中内容才能跟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整合,变成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对写作者来说,千万不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消遣娱乐。除了领会作者的思想

赞叹其其精妙的文笔外,你还 应该像个职业评论家那样,

仔细拆解,分析一本书,学习它的风格,结构,看看作者是如何组织素材

把握节奏,调动情绪,处理问题的。知道” 是什么“ 也知道”为什么“

我的阅读习惯是,每本书至少要读两遍, 第一遍是不加评论地快速通读,了解大致内容,熟悉写作风格。

之后把书放在一边,在心里回顾一下对它的总体印象。喜欢还是不喜欢,相信还是有疑问,哪些情节

或观点印象较深。

读第二遍时放慢速度,带着这张问题清单(最好是写下来) 慢慢地,透彻地阅读,检验实际情况跟自己

最初的观感是否吻合,为什么,同时留意有无新问题或新的细节需要关注 。

对于特别经典,读完感觉超赞的书,我在细嚼慢咽读过第二遍后, 通常还会找时间去读第三遍,第四遍,

有时专挑我喜欢的部分读。

阅读时要养成记录的习惯,当你浏览文章时,发现一个好的标题,多金,或者打动你的段落,赶紧记下来,

平时多积累素材,记录下你的想法清单。才不会在写作时仅仅依赖灵感。

另外: 能够打动你的,通常也能打动别人。

刻意练习

在发朋友圈,微博的时候,不要把几句话的内容不当回事, 要把每一次的发言都当作一次写作练习,

甚至是塑造你个人品牌的机会 。

读英文时”你就应该大声说英语,反正你说出来, 痛苦的又不是你自己。

在你还没成名的时候,真的没人关心你写了什么,所以要更大胆些,就想反正也没有人看,痛痛快快地去写。

写作,是注意力的争夺

这个时代,是注意力争夺的大时代, 而写作,是注意力争夺的最大战场。

写作的场景和种类有很多, 大体来说,可以从两个维度去划分,一个是对象感,另一个是目的性。

如果按对象感来划分, 写作可以分三种, 一种是写给自己看的, 比如记日记,记笔记。

一种是特定对象的,比如写汇报,写方案,写作,

还有一种是没有特定对象的, 比如你在网上输出自己的一个观点,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的经历,感想,

你不知道你的读者会是谁。

如果按目的性来划分,写作大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你写作的动机是自我表达,比如遇到一件新奇事,发个朋友圈。

看了一部很烂的电影写篇评论吐槽。 另一种是,你写作的动机是影响他人, 比如争取一个面试机会,

说服客户接受你的方案,写一个危机公关的方案。

“注意力写作“ 是指对不特定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写作。 注意这两点: 一是”对不特定的对象“

二是”施加影响 “ 。也可以把它理解为 是一种追求大范围传播的公开表达。

洞悉读者的阅读拆求

人性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太多地关注自我, 而太少地关注别人。

很多人写作,容易陷入自我欣赏的状态,只顾写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读者是否能接受。

写作的本质不是表达逻辑,而是倾听逻辑。 

”倾听逻辑“ 就是听读者想要表达什么,然后替他们去表达。

要想跳出自我欣赏的状态, 既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又能帮助读者表达他自己,

首先要知道,读者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换一种说法就是,你要去寻找那些人性中共同的主题,或说人们生活经历里共同的话题。

请记住, 不管主人公是谁,读者最关心的并不是这个人本身怎么样了,

而是你写的东西和他有什么关系。

两种典型的刺激方法,一个叫故事刺激,另一个叫多名刺激。

产品思维: 从思想植入到行动转化

好文章就像一个产品, 是做出来的。 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个好的产品。

 什么叫产品思维 ?

 很多人有知识,没错, 但是很少有人能将知识产品化, 做成一个知识产品,交付给大众和市场 。

因为知识产品考验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整合总结能力,还要考验很多其他能力,

比如你能不能发觉洞察到这个知识产品的市场需求?

你的产品架构怎么搭? 这款知识产品的推广方案怎么写?

交互方式怎么搞,适合音频还是视频?这些都是技术活, 都是产品细节。

有些人课能卖爆,有些人讲卖不动,真的是有原因的。

擅长新媒体传播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产品。 你如何给自己定位、。

你希望打造什么样的标签?你如何经营自己的事业版图和人脉圈?

你如何提升自己的势能?

你的商业变现方式是什么 ?

每一个成熟的职场人都需要产品思维, 把自己的职场形象当成产品来打造。

。 你是谁, 你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这是产品的需求思维

。 如果目前做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怎么办? 不断地尝试新的职位或换一个新的思路,这是产品 的试错思维。

。 你和别人介绍自己,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这是产品的文案思维

。你想表述的事情没人听怎么办? 讲故事啊!这也是产品的思维。

写一篇文章, 只需要想好产题,善于谋篇布局,写作手法运用得当,差不多就可以成型了。

如果把文章当作一个产品来运作, 文本只是一方面, 除此之外还涉及策划,开发,

包装,上市等环节。

因而动笔之前就要明确:你写的这篇文章是否有利于自己品牌的打造, 写什么,怎样去写

想要达到什么样的传播效果,这些都需要 经过完善的策划。 、

需要关注市场的反应,读者的反馈,为后续改进做准备。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因为成长环境不同而有了不同的个性,

这个世界因为这些不同才多姿多彩,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这是你区别于别人的关键。

未来一切商业都会连接互联网, 社交会成为一切商业的底层架构。

未来的一切商业都会社交化。

懂互联网社交传播的人, 就拥有了通往新商业世界的钥匙,会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除了具备用户思维,产品思维,还需要懂人性,懂审美。

你能不能摸到人们埋在心底的拆求, 能不能洞察到大众的情绪, 能不能挖掘人性里最隐秘的痛点?

你能深刻理解多少人, 你就能拥有多少粉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ni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