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联的对仗形式·正对

对联的对仗形式·正对

作者: 我叫兑 | 来源:发表于2023-07-02 20:44 被阅读0次

对联的对仗形式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有多种分法。我们此讲,所简单地来说,从上下联的联系形式上可以分为正对、反对、串对和无情对四种;从技巧上可以分为自对、借对;从程度上可以分为工对(严对)与宽对。

正对。

正对,是对联中运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的关系,上下联的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就是上下联各写一事,都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它虽然角度不同,但意思是互补的,这种"互补",不是意义的雷同,也不是同义反复。它要求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

例如:

月圆花好人长寿
物阜民康国富强

这副对联,表面上看来是上下联各写一个意思,但两者内容又是互相补充的,统一在祖国大好形势的这一意境里,表现了人寿年丰,国富民强这一主题。

再如武功山白近鹤亭联:

万里云山齐到眼
九霄日月可摩天

这副对联写的是在同一个观察点看到的两种景致。上联为俯视所见,下联为仰视所见,角度不同,但它们都突出了武功山的高峻挺拔。

这类胜迹联,上下联一般都是写景,也有一联写景,一联写人的,以"景"与"人"来反映主题。

如江西都潜亭联:

此邦有八印坛、双渔洲、翠微峰、金精洞,溯名胜千年,物阜民康,场圃陂塘饶地利

其人为董少保、陈都谏、曾司马、卢太常,更易堂九子,砺名砥节,事功学行是吾师

上联排列了八印坛等四个名胜景点,下联排列了这方土地在历史上出现的学者,官员,一"景"一"人","景"、"人"不同,内容却统一在"地灵人杰"这一中心里。

正对,就是将一件事进行分述。这在挽联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如语言学家郭绍虞挽朱自清联:

写白话文,传白话神,能使普天下读者如亲馨咳;
为青年师,为青年学,愿告吾辈中悫士共守仪型。

上联赞朱自清文章对人们的极大影响,下联颂其高尚情操。总的目的,就是在悼念中寄予告诫。

学习正对,应该消除一种误解,即认为"多用同义词,就可以构成正对"。这是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

正对是上下联表现大体一致的内容和主题,但有不同的侧面,绝不是将下联换成同义词,重复上联的内容。

如下面一副对联:

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
挽狂澜于既倒,斯处天宝蕴物华

联中的"此"、"斯"都是指示代词,同义,是"这里"的意思。

再如某地方电台公布的一副获奖联:

昨日辉煌今日辉煌明日更辉煌
去年美好今年美好明年更美好

对联中的过去时(昨日、去年)、现在时(今日、今年)、将来时(明日、明年),语义重复,"辉煌"与"美好"的意思也几乎相同。

像"呕心"对"沥血"、"神州"对"华夏"、"普天"对"举国"、"树新人"对"育幼苗",在对仗中都是不允许的。

以上这种现象叫做"合掌",如同人的左右手完全重合在一起。可见,合掌有两个明显标志:一是大量使用同义词;二是上下联内容完全相同。对联是一种精炼的艺术形式,要在有限的文字里,包涵更丰富的内容,因此,合掌是不必要的文字浪费。同时,它也破坏了对联的整齐和美感。



PS:以上内容乃好友艮所作,已收藏多年,今天特分享给喜欢对联的简友与我共同学习。

相关文章

  • 刘勰《文心雕龙》里的言对、事对、反对、正对,有何意义?

    前言 对仗,是诗词对联中常见的语言形式。早期的对仗,在诗经中就已经可以看到了。另外,在散文中,也经常能见到对仗,特...

  • 对联集锦三 回字联

    网上转载学习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骈文与律诗是对联...

  • 千古绝对,绝对经典

    对联,又称对偶、桃符、楹联等, 是一种对偶文学。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接...

  • 对联创作要点

    话说对联的基本规则,从创意句式词性到对仗形式意境,再到平仄抑扬顿挫。在对联的基本规定中,平仄是最次要的...

  • 对联平仄以及反义词平仄统计

    对联是一种讲究对仗、工整、格律的文学形式。 这里只说以下对联的平仄,在律诗中有说法“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雅韵之中华对联赏析——读妙联,赏妙联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对联形式短小,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文辞精炼。深圳市宝安区海...

  • 闲话对联

    对联,蕴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形式上讲究对称...

  • 格律诗写作入门(五)

    (五)格律诗的对仗 对仗,也叫对偶,是中国方块字独有的特色,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对联就是其典型代表...

  • 無絃詩會(9)| 对联:水榭清幽风正暖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格律诗词...

  • 看图猜对联,冰花点点化为水,对出下联者不超十人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它与诗歌的发展密不可分,讲究平仄相间和对仗工整,因此好的对联往往读起来抑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联的对仗形式·正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of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