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期间我借来七年级下册的语文书,把全部文章读了一遍,对第一单元第二课《记闻一多》和第六单元第一课《伟大的悲剧》最感兴趣。想把一篇文章上好,起码得自己现有感觉。但太有感觉得文章我又很容易深陷其中,再加上在九年级呆了几年,我很容易挖得太多,钻的太深。
这不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
起初我对这种情况不以为然,因为从长远角度来看,我教给学生的东西是非常准确的,无论是知识积累,语言学用还是学科素养。但我强拉学生跟着我的节奏往前走,学生跟的虽然很认真,也很吃力,而我依旧在挑战他们接受的极限。
今天和新玲姐、小丽姐、艳芳姐、刘婷姐、慧娟姐、高豫老师的碰撞很有力量,这些亦师亦友的可爱的美好的人儿,给我了很多启发,再次向你们表达真挚的谢意。我的运气是有多好,才会有幸和你们相识,相交!无限感激!
新玲姐对整节课高站位、宽视野提纲挈领的把握让我从混沌中走了出来。课堂上不经意的习惯动作,碎问碎答等老毛病的毛病必须重视,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批注习惯。课堂精彩,是让学生精彩,而不是老师拉着学生一味狂奔。老师是领跑者,理性和沉稳很重要。在课堂上必须关注学生节奏,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让学生累得跟不上,也不能让他们歇着。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有对应的训练目标,目标不明确的活动就是无用的训练。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牢记!另外板块一定要明朗,教师心中要有轮廓,理顺思路,课堂才会行云流水,干净利落。
小丽姐一直是个很有诗情画意的人儿,她的专业知识很磅礴。一针见血指出本节课的优 缺点,姐姐不仅指出了问题,也给出了建议:比如开篇提出本文最大的特色——结构方面的起承转合;还有我最薄弱的基础知识:臧克家的读音,学生读错了好几个字,我居然都没发现,没纠正。课堂是在不断生成中提高的,教师要关注学生,把目光落在学生身上。除了臧克家的读音外,还有锲而不舍、气冲斗牛、目不窥园都是学生易读错的重点,老师要注意点拨。
我很喜欢艳芳姐,艳芳姐就像一个灿烂的太阳,走哪儿,哪儿欢乐。艳芳姐建议我保留特色朗读,但要调整顺序,是的。这么一调整,整个思路都顺了,神清气爽。还有利用四字词语写评价,这些都给我了很好的启发,无限感恩!
刘婷姐是长葛语文老师中的骄傲,无论是课堂驾驭能力还是综合素养都顶呱呱的。刘婷姐一针见血的指出这节课最大的负担《最后一次演讲》实在是耗时太多,而且演讲稿的长度极大的损耗了学生的热情。可以保留,但节选片段。学生一旦开始活动,老师就要退出旁观,不能干涉打断,干扰学生思维。要说的话在活动开始之前就要说完。凡事并非非黑即白,跳出问题看问题,一切迎刃而解,刘婷姐给予我的并非是这节课的指导,而是在给予了我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丽萍老师很专业,很有有范。她的点评即有理论也有实践,让人耳目一新。“以活动带动能力培养”“课堂要有收有放,收放自如”“新出现的知识一定要保证学生弄懂学会”“学生能弄懂得问题老师不要干涉,交给他们自己解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三位一体的训练融合”,这些语句高度浓缩,极富智慧。
高豫老师和慧娟老师在整体思路点拨和文章事件梳理上启发我再思考,还有ppt上过多过密的字体,也要注意修改,避免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毕竟都是七年级的小孩子。
独行快,众行远。姐姐们一边在用自身的专业、智慧引领我,一边鼓励我保持自己的特色。她们在用心等我成长。我也该静下来,慢下来,等学生成长。
人与人互为镜子,不同的相遇,就是不同的镜子,会照出不同的自己。感恩相遇,你们是我想成为的样子呢。
除了专业上,还要感谢小雨姐,艳芳姐。我是个马大哈。带了个U盘,课本就跑来了。贴心的小雨姐帮我准备扩音器,艳芳姐借给我手表。
我在想我这丢三落四、不长心的毛病肯定是被这些善良温暖的人儿给惯出来的,是的,就是这样子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