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秦人的故事】94、天命之年

【老秦人的故事】94、天命之年

作者: 枫离秋 | 来源:发表于2018-09-12 22:27 被阅读31次

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事业逐渐发展。此时他很有理想,毕竟这时的他还是个年轻人。

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往往会束缚在他某个时期,比如孔子。

我们就以为孔子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为我们说一些道德说教。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有年轻和年老的差别。

在孔子三十四岁的时候,孟懿子(仲孙何忌)和南宫敬叔兄弟俩来拜孔子为师。这个广告效应一下子大了,因为连孟孙氏也拜孔子为师。

孔子是一个好学之人,他听说哪里有名师就去拜访。据史载

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

孔子在三十岁左右,听说周王室有高人。就是老子。

于是孔子希望去拜访老子。

但是问题是,从鲁国到周,这个路程遥远,孔子本身也没有能力去周王室。

于是孔子就去请求他的两个徒弟,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这兄弟俩虽然年纪小,两人大概只有十几岁,但是地位高。

于是两人去找鲁昭公,鲁昭公就应允了。

老子跟孔子不一样,孔子专门办私学教学生。但是老子,他的弟子都是流水弟子。也就是你来问问题,问完就走。

老子的身世实在是不可考,确切知道的或许他做过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可以说是东亚地区最有文化的一个人。

老子的思想偏向于保守,但是他的思想却是很简明的。

他的思想内核有四点

1、辩证法

2、柔弱--道

3、无为--德

4、反动

首先是辩证法,早期的人有辩证法毫不稀奇。当人类看到月满则亏,太阳周而复始的运行,一定会出现辩证法的思绪。所以老子说: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就是这些存在都是相互依存,不能独立存在。

然后他开始论证,道的体性,他是柔弱的。所谓柔弱,指的是他貌似柔弱,实则刚强。而一般人认为的貌似刚强的事物,实则柔弱。

所以他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水的存在如同道一样,他并没有显现,但是处处都是他的显现。他是植物、动物不可或缺的因素,他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无所争。

然后他又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最柔弱是水,但是没有什么可以胜过他。

于是他在阐明道的柔弱性以后,他进一步阐明人世的柔弱和刚强。他认为,文明社会看似刚强,实际上是华而不实,内质是柔弱的。而氏族部落社会,看似柔弱,实际上下一心,实则刚强。所以他说:

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所以他主张复归于氏族社会,而远离春秋时期动荡的环境。他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他认为,文明化的社会只是让人迷茫,所以圣人不会以此为贵。所以他认为,好的社会是这样的,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意思是,让人们吃得饱饱的,不去思考那些问题,让文明停滞,这就是最好的社会。

这里的目标是无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要遵循的,但是后来法家曲解老子思想,所以搞出了所有知识权力和享乐权力都被统治者把控,这就成了愚民思想了。

所以他一开篇就说: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意思是,原始人类他的欲望不彰显出来,对于有无的看法也是模糊不清的。而人类文明化以后,他对名实关系更为清晰,但是这是逐渐远离道。所以在文明化的情况下,只是有限度认识道。而在原始社会,能够认识到道的悠远之处。

而他对社会的看法,却是从自然的观察来的。所以他前面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意思是,当道分化的时候,首先会经历无的状态,如同少女一般,混沌不可分。当到有的时候,就能够描述他的状态,此时就如同少女长大为母亲,他能够哺育万物。

两者虽然不同,但都是在道的分化之中,所以两者是同出而异名。

上面简单描述了老子的思想。当孔子马不停蹄来到老子这里。

孔子就向老子说明自己的抱负。此时的孔子可以想见,一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样子,意气风发。

但是老子给孔子劝告,说: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提出这些观点的人都死了,骨头都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君子在恰当的时候会出来从政,若是没有这个时机,君子就会如同草一样四处飘零。善于经商的商人,他的货物不能被人看见。所以啊,那些看起来愚钝之人,反而是最聪明之人啊。所以除掉你的争强好胜的情态,无法满足的欲望。这都是有助于你的。我能说的也就这些了。

孔子听完老子的话,不啻是当头棒喝。因为老子的话很悲观,很现实。

所以当时孔子听完以后,对弟子说:老子犹龙也。

等着孔子年纪越大,他的思想也越有老子的影子。比如他说: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比如他跟颜回说: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这种藏拙的艺术,就是老子哲学的特点。

后来孔子晚年,读到《易》,就说: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个《易经》就蕴含着很大的一部分藏拙的艺术。在《屯卦》整个卦辞都是阐述这一点。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要去创造一番事业,首先要干嘛呢?不是妄动,而是坚守贞正,耐其辛苦,假以时日,就能创造一番事业。

用四个字总结,就是韬光养晦。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指的是,在这个状态,应该积蓄力量,如同把根深深扎到石头里,因此有利于守正而居,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巩固势力。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指的是,要稳扎稳打,此时有可能内部出现危机,因此形势好坏相转,而徘徊不去,若有盟友来加入,就如同有人来求亲,应该学会拒绝,不让自己势力暴露于外。等到势力增长再去招揽盟友。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这个时候,应该略有势力,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战略家做指导,盲目冒进,去扩展自己的势力,最终有问题出现,不如放弃。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这个时候,我们有一定势力了,可以向外招揽盟友,来使得势力更为壮大。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此时尽量不引起对手的注意,所以小小地行事为吉利,而大引起对方注意,则为凶。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这个时候,必须保证后方团队的稳固,需要加强团队纪律,以防止内部哗变而泣血。

所以这种藏拙的思想,其实起源很早。

当孔子会见老子以后,老子告诉孔子说: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也就是去除你身上的骄傲,不要锋芒太露。

可见圣人也是人,他也有人身上的毛病。

孔子在会见老子最后一天,这位老师给弟子两句劝告

其一、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 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 发人之恶者也

意思是说,你聪明博学,但是好议论人,你要知道如此很容易得罪人,这种情况不是很危险吗?

其二、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为人子,不要固执自己的想法,为人臣,不要固执自己的想法。

孔子拜谢老子。

孔子不愧是老子的得意门生,他在自己的思想中,蕴含着老子的思想。

比如他说: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老子也说过同样的话,如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在周王室游学这段时间中,孔子不仅问道老子,他还跟苌弘学习音乐。孔子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传说他听到歌曲,三月不知肉味。

在孔子返回鲁国以后,鲁国却发生了内乱。

这个内乱,我们前面讲过,就是促使鲁昭公流亡海外的斗鸡之难。时年孔子三十五岁。

那么孔子面对三桓驱逐国君,他是怎么想的呢?

上面说到,鲁昭公夺权失败,被迫流亡。而对于这件事情,孔子是怎么考虑的呢?

对于孔子而言,无论于公于私,鲁昭公对于孔子都有一份特别的感情。

于公,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对于大夫架空诸侯一事,自然不满。

于私,鲁昭公待孔子不薄。

在孔子二十岁的时候,送鲤鱼庆祝他儿子降临。

三十岁的时候,让他去面见老子。

可谓是“皇恩浩荡”。

孔子曾经说过: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都不像觚了,觚啊,觚啊。

意思是说,祭祀的礼器都不是礼器了,说明春秋的礼崩乐坏。

他又说过: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说,公室衰微已经五世了,而大夫掌握政权四世,我猜三桓子孙会衰微吧。

而最著名的当属那句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这句话就出自鲁昭公的斗鸡之变的时候。所以孔子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就是反对三桓。

并且,孔子又说: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意思是,天子之礼竟然沦落到三家大夫,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孔子说这些话,直抒胸臆,没有什么考虑。除了鲁昭公对他有恩以外,也有他作为年轻人,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

而鲁昭公流亡以后,孔子也因为对鲁国很失望,于是决定周游列国。

首先,他决定先去齐国。齐国和鲁国相邻,而齐国属于东方大国。

此时的齐国,在位君主就是那位齐景公,而其臣子就是晏子。

没想到,孔子一入齐国,就遇到了一件事情。

孔子到了泰山脚下,看到一个妇人在哭泣。

孔子就派子路问妇人说:您的哭声似乎是有很多悲惨的事情吧。

妇人说:没错,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紧随其后。而现在我的儿子,也死于虎口。

孔子说:既然如此,何不离开这里呢?

妇人说:此处没有苛政啊。

孔子大加感叹说:苛政猛于虎啊。

这个齐景公是历史一个很有意思的君主,他的主要特点就是不断犯错,晏子不断提醒,他又马上改正,然后无限循环。

而且,他犯的错误也非常有意思。

有一次,有一个小官员来到朝中,拜见齐景公。

小官员就一直盯着齐景公看。

齐景公就被盯傻了,都不知道怎么办。

就问这个官员说:你干嘛一直盯着寡人啊。

官员说:既然说也是死,不说也是死。因为国君你长得太美了。

齐景公听了,大怒,说:你竟然对寡人有非分之想,杀之。

晏子听了此事,急忙进宫。

对齐景公说: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触怒国君?

齐景公说:这个官员一直盯着我,对我有非分之想,必须杀死。

晏子说:他既然对你有欲望,拒绝他是不合道德的。憎恨他人的爱慕是不吉祥的。即便犯错,也不至死啊。

齐景公说:好吧,那就让这个人给寡人搓背吧。

所以齐景公给人的印象,非常有趣。基本上,晏子一劝告,他就改正。但是没多久,又重新犯错。

孔子来到齐国,为了见到齐景公,就结交齐国的高氏,当高昭子的家臣。《史记》这个描述,可以说后世历代儒生都视而不见。因为这个高昭子,是当时齐国的权臣,势力极大。而孔子一贯反对大夫架空君主之事。所以后世为尊者讳,就把这段史料忽视它。

在齐国的这几年,孔子学习音乐,传说他陶醉到三月不知道肉味。

最终他面见了齐景公。

齐景公就问孔子说:如何治国理政?

孔子说了八个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因为后世的儒家把三纲五常提到很高的程度,然后主张三纲五常。

其中三纲,并不是儒家的思想。是法家的思想,韩非子说:

臣之所闻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这个三纲和孔子主张的君臣父子的关系有个明确的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孔子认为,首先君主要像个君主的样子,臣子才能像臣子一样。而法家是独尊君王,无论君王怎么样,臣子都要无条件尊奉帝王。

孟子曾经说过:

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意思是,贵族如果面对君王无道,应该去规劝。如果规劝不成,就改立君主。

异姓的客卿面对君主无道,首先规劝,规劝不成,就离开君主。

这和后世的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完全不一样。

这个三纲的思想,最后是通过董仲舒改造以后,才成为儒家思想。

齐景公听了孔子的回答,他很高兴啊。他为什么很高兴呢?

他自动忽略了前半句,就听到臣臣和子子。

孔子整个思想核心是仁,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仁?一般解释仁,是认为,仁者爱人。

这个理解是不够的。因为在春秋时期,人和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民,指的是庶民,就是非贵族,是被统治的阶层。人,指的是贵族,是统治阶层。

而仁,指的是作为贵族首先要遵守贵族的规范(指克己复礼),然后在家族之中,要遵守家族规范(指孝悌之道),最终从亲到疏,从上到下爱人,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所以,仁这个词,不是一个平面的概念。而是贵族统摄庶民,尊长统摄后辈的制度。

所以孔子说:

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则本正也。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人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璞,男悫而女贞。六者教之致也,布诸天下四方而不窕,纳诸寻常之室而不塞,等之以礼,立之以义,行之以顺,则民之弃恶如汤之灌雪焉。”

包括,孔子的思想之中,君子和小人,也不完全是道德。君子主要指的是贵族,而小人指的是庶民。

话说,齐景公听了孔子的话,非常高兴。第二天又召见孔子。

孔子这回说得很简洁,说:

政在节财

这个说法是对症下药。因为齐景公这个人,就喜欢搞面子工程。

齐景公为了面子,给自己做了一双鞋。其实,做一双鞋并不怎么样。

但是这双鞋有意思,他是用黄金做鞋带,白眼做装饰,珍珠做连贯,美玉做鞋头。

其实做完这双鞋,根本没法穿。因为这些材料,做出的鞋除了好看,根本不保暖。你完全可以把它摆起来,然后给别人看。

但是齐景公非要穿这双鞋,而且在大冬天穿着。

上朝的时候,晏子过来,作为礼节,齐景公就要起身过去迎接晏子。

结果他穿着这双鞋,一步都踏不出去。然后摇摇晃晃好像要摔倒一样。

齐景公听了孔子的劝告,他的优点就是听人劝。结果非常高兴。

想要把尼溪田封孔子。

晏子听说了这件事情,就来劝齐景公。其实孔子对晏子的印象不错。

孔子曾经说过:晏平仲善于和人交往,和他交往久了,就会敬重他。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但是晏子对孔子,晏子却是很差。

他说:儒生能言善辩,法律都管不住他。他们骄傲、自大,不是一个好下属。他们讲究厚葬,国家这么搞,不得破产啊。他们周游列国,不太靠得住。

按道理,孔子和晏子应该成为不错的朋友,为什么晏子如此反对他呢?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理由

1、孔子和晏子虽然思想相似,但是晏子是一个实务家,而孔子此时还充满了理想主义。让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当政,其实是需要一定的风险。况且,孔子之前从未从政,经验根本不足。

2、孔门弟子有两类人,一类为君子儒,主要的任务,就是学而优则仕,然后承担孔子的思想。一类是小人儒,主要来孔子这里学一门技艺谋生,主要就是学习丧葬。所以晏子批判孔子丧葬厚葬。所以,晏子的批判绝不是无的放矢。

3、孔子主张贵族政治,实际上并不能成功。晏子有点类似于子产,两人其实都明白,社会的动荡是不断蔓延的。所以子产曾经说:

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既不承命,敢忘大惠!

意思就是虽然我知道你所说的道理,但是社会既然发展到这里,我是来救世的,而不是空谈那些理论的。

这里我们在这里要见微知著,主要探讨两个话题

其一、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区别

其二、理想主义为什么会造成混乱?

实际上,政治家和思想家不能集为一生。作为政治家,就应该没有什么思想。作为思想家,最好不要插手政治。为什么呢?

因为政治是短期行为,比如一个政治家必须通过现在的信息,立刻做出判断。而思想家是纵观一切信息,尽可能整顿一个思想模型。

所以老子说: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这完全是一个思想家的态度,就是你实践程度越高,你的思想越浅薄。因为你的实践必须切合当下,否则这个实践毫无意义。但是思想,必须能够预判很长一个阶段的延续。比如,老子的思想能够预判整个春秋战国的发展,甚至是整个文明史的发展流程。

而孔子在早期偏向于思想,到了他从政以后,就偏向于实务家。他曾经说: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曰:“言人立身成功当由道,譬犹出入要当从户。”

这个思想完全和老子不同。

所以,孔子越到后期,他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越来越大,所以评价自己,惶惶如丧家之犬。

而此时的孔子,三十多岁,意气风发,很理想化。这个原因或许是跟晏子这个三朝元老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孔子作为一个实务家,完全不像他所说的那样,惶惶如丧家之犬。

他为政,为商,为学三者都做到了顶级水平。

为政,最高为鲁国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门最高领导。

为商,当时私学的标志,并且丧葬业搞得风生水起。

为学,晚年删述六经,后世被人认为是大成至圣先师。

如此干练的人,怎么能说他是一生不如意呢?

接下来讲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理想主义在历史上往往出现的是祸殃?

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可供参考

其一、对于真理的过度自信。这一点在理想主义者身上尤为明显。比如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残杀异己。苏联宣称.....

希特勒说:

在这场战斗中,上帝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日耳曼民族一定会胜利的。

其二、理想被私有制笼罩。当私有制还存在的情况下,过度迷信理想,必然会被阴谋家利用。

其三、异端的铲除,实现一元化

我们不禁想起,当年管仲去世,齐桓公问管仲,说:鲍叔牙如何?

管仲说:

鲍叔牙善恶过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恶恶已甚,人谁堪之?鲍叔牙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是其短也。

这就是任何理想主义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于不同意见,完全无视。这一点律己没问题,但是把这套模式套用整个社会,这就马上出现问题。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独尊现象,而任何独尊现象都是一元化。而任何一个封闭系统,最终必然走向毁灭。

话说回来,晏子说了这番话以后,齐景公越琢磨越对。

第二天,齐景公召见孔子,但是不问他政事。孔子知道,齐景公不会用他。

有一天,齐景公对孔子说:夫子大才,但是寡人老了,不能用夫子之才啊。

传说,孔子在齐国,有人要害孔子。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

就是他在淘米,结果米都没有下锅,匆匆离开。

那么孔子接下来怎么样呢?

上面说到,孔子来到齐国,结果不受重用,还有人要谋害孔子,于是孔子就离开齐国,回到了鲁国。

孔子这一年是三十七岁,而孔子也很快迎来了他的不惑之年。

孔子曾经说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那么孔子为什么说自己四十岁不惑呢?从知识层面,没有人是能够达到不惑的境界。

虽然孔子知识很丰富,贵族礼仪自不用提,底层的工作他也知晓。比如说,孔子晚年作春秋,有人捕获了麒麟,没有人知道。于是就来请教孔子,孔子一看就哭了。

因为麒麟在太平盛世才出现,现在竟然出现在乱世。于是绝笔,因此《春秋》截至到鲁哀公十四年。

但是孔子所说的不惑,并不是说他知识很丰富,而是说对于人情世故,有自己的一个判断。

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即位。孔子时年四十二岁。在这段时间内,孔子处于韬光养晦的状态,他的心态比年轻时候平静多了。

他曾经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要是,没有人用我,我不如乘小舟去海上隐居罢了。

看来老子对孔子的教诲,孔子也是心领神会。

过了几年,季孙意如去世,季孙斯即位。传说,季孙斯干出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季孙斯在家里挖井,挖出一只羊。他就派人去问孔子,这是什么东西。

季孙斯还跟使者说:千万不要告诉孔丘是羊,告诉他是狗。

于是这个人跑去跟孔子说:我们主人挖井,挖出了一只狗,那是什么东西啊?

孔子说:不对吧,应该是羊。

使者大吃一惊,说:您怎么知道的?

孔子说:因为山之怪叫夔,水之怪叫龙、罔象,土中之怪叫羵羊。今得之土中,必定是羊。

大家赞叹说:孔丘之学问,高深莫测啊。

还有一次,吴国进攻越国,打败越国以后,在城墙下,发现了骨头。这个骨头特别大。

于是就来找孔子,孔子说:当年大禹会盟诸侯,防风氏迟到,于是大禹杀死防风氏,他的骨头就极其大,所以应该是防风氏吧。

而由于季孙意如死后,季孙氏家臣阳虎掌握鲁国的政治。阳虎曾经来找过孔子,希望孔子出仕做官,但是孔子预测认为阳虎和三桓,哪一方都不好得罪。

于是回家著书立说,在这段时间内,孔子修订了《诗》、《书》、《礼》、《乐》,他把自己的私学的规模大大扩大,各国有识之士都来到孔子这里和他学习。

此时孔门知名的弟子都来到他身边,和他坐而论道。

比如,子路、颜回、子贡、冉求等等。

整整十年期间,他就完全沉浸于这种教育之中。孔子曾经说: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而宋代的周敦颐曾经说:

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

也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到底有什么可乐的呢?

甚至认为,只要懂得他们乐什么,就知道了孔子的最高境界。

孔子的一生,可谓是不幸。

三岁,父亲逝世。十七岁,母亲逝世。六十六岁,妻子逝世。六十八岁,儿子逝世。

可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几乎什么惨事都经历了一番。

那么孔子乐什么呢?可能没有达到那个境界,我们并不能知道。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古往今来的哲人都认为,如果只是关心自己的蝇营狗苟之事,绝对乐不起来。古印度人相信,只有把抛弃掉小我,进入大我才能真正解脱。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学说不是超验性的宗教,而是入世的学问。

他的一生干了三件事情,最为重要。

其一、教化,通过办私学,进行教育大众。正所谓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其二、文化,通过修订文献,号称是乐以忘忧。

其三、从政,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

很明显看出,他的一生,都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事情。

而且他本人特别喜欢弹奏音乐。

公元前501年,孔子五十岁,孔子迎来了他的天命之年。

孔子本人虽然不谈鬼神,但是对于天命,他还是相信的。

他曾经说: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晚年的时候,他很感叹地说:

知我者,其天乎?

知道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我们很难理解孔子所说的天命是什么?

但是大致是有一个标准,可能只是表面的意思,就是天赋予的使命,或者是社会赋予的使命。

比如,他说:

天生德于予

上天把仁德赋予了我。

那么既然,上天把仁德赋予了孔子,孔子应该怎么办?

就需要敬畏天命。因为只有敬畏天命,才能去履行天命。

对于儒家士人而言,是有一种使命感的。

对于后来专制王朝的士人,有个根本目标就是让君王成为尧舜一样的贤君。这也是支配着中国士林阶层的信念之一。

一般而言,士人有这么几个信念

其一、家国情怀。无论是处江湖之远,还是位庙堂之高,忧国忧民。

其二、骨气思想。正所谓匹夫不可夺其志。

不能不说,这和孔子的思想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孔子的天命观给他一个很大的影响,就是他曾经说:

不怨天,不由人

按道理是一个宿命论的观点,但是这个思想却没有让孔子陷入消除,相反,他还是自强不息的。

孟子评价孔子说:圣之时也。

什么意思呢?

在《学而篇》开篇,就已经体现了。他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句话,效法四时知进退,这是一种处世哲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精神。

第二句话,知己不远千里来见我,这和庄子逍遥精神,老子的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精神完全不同

第三句话,高位之人不采用我的主张,我也不恼怒。那你不恼怒干什么呢?第一句话回答了,知进退。这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种刚强的入世精神,很明显体现出来了。

所以后人评价说,无孔子,没有士人的入世情怀。无老子,没有出世的心境。

但是孔子或许受到老子的影响,他对一些事情也看得很开,所以他说,富贵于我如浮萍。

在孔子这十四年时间中,他似乎忘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最后逼到有人问孔子说:

子奚不为政?

你怎么不为政呢?

孔子回答说: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其实我一直在为政啊,孝悌之义推广到整个社会不就是为政吗?

孔子这番言辞,对于后来的读书人影响也是很大的

其一、这种齐家最终平天下的思想造就了中国的家国情怀。

其二、对于得意之人,可以体会出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魄。而失意之人,除了学习老庄的隐居,不也是可以回归到宗族关系中为政吗?

虽然孔子很淡然,但是他的弟子看不下去了。

子贡就来问孔子。子贡是一个商人,所以他善于用商业思维来言说。

于是问孔子说: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有一块美玉,老师您说,是把它收起来珍藏呢?还是卖掉它呢?

孔子说:卖掉啊,可是我在等一个识货的商人啊。

那么孔子等到那个识货之人了吗?

孔子51岁的时候,被鲁国朝廷任命为中都宰。

其实在鲁国任命之前,阳虎就曾经希望孔子出仕。但是孔子口头上答应,并没有行动的意思。

到了阳虎出逃齐国,此时阳虎的同党,公山不纽占据费邑,希望孔子出山。

此时,孔子竟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史记》含蓄地记载说,孔子得道已久,却无法施展。

他说:费邑虽小,也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

子路非常不高兴。因为子路脾气耿直,公然顶撞孔子是常有的事情。

孔子说:那些用我的人,难道都是坏人?事在人为,我也可以创造一番事业的。

然后孔子就打算收拾行装前往,但是后来左思右想,又放弃了。

孔子的放弃是正确的,因为没多久阳虎的势力全部被赶出鲁国。

而孔子由于没有参加阳虎一党,故而被鲁国提升为中都宰。

据说,孔子在任上一年,中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中都的成绩,有目共睹。所以鲁国又提升他为小司空。

所谓司空,就是主管水土工程的官员。随后又升任大司寇。

大司寇,就是鲁国最高司法长官。可以想见历史的一个玩笑。

孔子主张仁和礼,对于法家当然是嗤之以鼻,但是竟然自己是司法部长。

但是鲁定公和三桓对孔子很信任,对于三桓来说,孔子没有站到阳虎那里,他们以为孔子和他是一条心的。

但是孔子本身地位不高,升任大司寇,就位列卿大夫。就激起了鲁国的一些贵族的不满。

他们暗地里嘲讽说:

麛裘而韠,投之无戾,韠而麛裘,投之无邮。

就是嘲讽孔子地位和权力的不平等。

孔子在当司法部长的时候,不采用严刑峻法的方式治理民众。他会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慎重地下达判决。

后来他对子路说: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意思是,只听取一方的论点,就能下判决,也就是子路你了。

对于孔子而言,他认为教化要比严刑峻法更有用。如果国家不去教化百姓,而百姓犯错,错误归属方应该是国家,而非民众。

孔子说过一句很值得思考的话:

今之听狱者,求所以杀之。古之听狱者,求所以生之

意思是说,古代的圣王去判决的时候,往往找人哪里可以赦免的地方。而现在的人判决,总是找他哪里可以犯错的地方。

这一句话我们至少有两层理解

其一、古代的人判决,以赦免人为宗旨。说明古代的社会稳定,而现在的人以找寻他人的错误为宗旨。恰恰说明,社会动荡,不得不依靠严刑峻法去压制。但是用严刑峻法去压制的国家,必然不能长久。

其二、有所谓无罪推定和有罪推定原则。一个健全、文明的社会,应该采取前者而非后者。冤枉一个好人要比放过一个坏人社会影响力要重得多。

其实更重要的是,一个思维的差异。因为任何人,无论他是不是犯罪分子,他都不是敌人。不能用对待敌人的方式对待任何一个公民。而用有罪推定原则很容易造成先入为主,忽视证据。

但是为什么这一点在中国很难做到呢?因为中国是效率型社会,一切讲究效率,可以无视规定。中国的效率型社会的起源就来自于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战争的长时间持续,那种礼仪关系被视为教条,对于战争而言,核心目的就是歼灭敌人,而不是礼仪和规则。

恰恰是这种战争思维套用在社会治理上,必然会出问题。正所谓,江山逆取而顺守之。

我们更要明白一个观念,就是现代国家是谈出来的,是妥协的产物。而不是靠武力征服。

一个靠武力征服的国家,他必然残留战争思维,所以国家必然进入个人的私产。所以中国自古,懂得怎么抢天下,不懂怎么妥协?

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就没有妥协的成分,那是万世而为君。而西方的封建制度下,由于宗教势力,资本势力强大,几大政治势力必须进行妥协。最终妥协出来的就是西方的政治架构。

根源还在于这种思维问题,而不仅仅是某个法令的问题。

孔子在鲁国任上,此时齐国抓了阳虎。这使得齐景公和鲁国的关系改善。所以齐国想要召开毁灭,拉拢鲁国,以便于对抗晋国。这些前面我们都已经讲过。

但是在会盟的时候,齐国君臣想出一个很损的主意。

齐国大夫梨弥对齐景公说:孔丘这个人,只不过是个读书人,怕是不懂得军事,如果两国会盟的时候,叫旁边的莱国的人用武力劫持鲁侯,我们就可以达成目的。

结果在会盟的时候,齐景公和鲁定公会盟。此时莱国人就手持武器,劫持了鲁定公。

孔子看到以后,大喝一声。孔子身高非常高,身体素质很棒,莱国人一下子吓蒙了。

然后孔子大喊鲁国卫队,让他们保护鲁国国君。

接着怒斥齐景公说:两国友好,而君侯你让外族用武力威逼,按照《周礼》外族不允许侵犯中原,而您却勾结蛮夷。这对神灵是不详,并且德行有亏啊。

齐景公心中有亏,于是让莱人离开。两国继续会盟。

在盟书上,齐国就想占鲁国便宜,就强迫鲁国签订说:

齐国出师,鲁国必须派出三百辆战车,否则天打雷劈。

孔子说:好啊,那你们必须归还汶阳之地,否则也天打雷劈。

这个汶阳之地,几度易手,是齐鲁的火药桶。阳虎离开鲁国的时候,就把这块地送给了齐国。

齐国为了尽快拉拢鲁国,很快就把汶阳归还给鲁国。

夹谷之会,是孔子一人的独角戏,孔子在外交上可谓光芒万丈。

此后,在鲁国声望也是节节攀升。于是第二年,鲁国命孔子为“行摄相事”。

而孔子的官位的提升,孔子要一展自己的抱负,他准备削弱三桓的势力。那么情况如何呢?

上面说到孔子当上了鲁国的大司寇,于是孔子着手对三桓下手了。

孔子之所以对三桓下手,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实践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被归结为四个字,克己复礼。他想重新创造一个周朝。

所以过去评价这件事情,说孔子是反动奴隶主阶级对先进的地主阶级的反动之举。这当然是完全无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把斯大林模式下的历史观套用于中国历史的怪胎。

孔子怎么下手呢?

这就需要一个契机。在夹谷之会以后,这个契机就出现了。

季孙氏是三桓中最强的,他握有足够的兵力,所以阳虎乱政却能主导鲁国朝政。

此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叔孙氏家臣叛乱。

起因是,叔孙氏第七代宗族长叔孙不敢在世的时候,希望立其子州仇为继承人。

本来这件事情是叔孙氏的家事,但是其封地郈邑的长官,公若藐对此有意见。

等到叔孙州仇继承父亲的位置,想起当年的事情,就很生气。

于是他就命家臣侯犯杀掉公若藐。侯犯人高马大,是叔孙氏的马正。

侯犯心中犹豫,但是他手底下的人觉得这是一个极佳的政治机会。

所以,他们就去找侯犯,说:这件事情您就交给我吧。我们打算,拿着剑经过公若旁边。公若必定会问,然后我就借机杀死他,您看如何?

侯犯一想,反正不是我动手,于是就答应了。

他们就依计而行,果然公若就好奇而问。

他们就借机把剑尖对着公若。

公若心想不对,大声喊道:你们是把我当成吴王吗?

但是此时已经晚了,于是就刺死了公若。

等到这件事情结束后,万万没想到,侯犯想要学阳虎,扯旗造反了。

于是州仇就发兵攻打郈邑,但是郈邑本来是叔孙氏的封邑,城高池深,不好打。

于是州仇去请求齐国,于是齐军和他联合,还是没有攻下。

州仇这个急啊,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吗?

于是他跑过去责怪管理工程的驷赤,驷赤说:下臣的回答全在《扬之水》里。

什么意思呢?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意思就是这件事情绝不敢告诉别人。

驷赤回过头就告诉侯犯,说:现在你孤立无援,而郈邑位处于齐鲁交界,如果没有依靠,那么谁都不会帮助你。你不如请求侍奉齐国,让齐国做你的靠山。

于是,侯犯就向齐国请求。

等到齐国使者来商讨此事的时候,驷赤又散布谣言说:侯犯准备用郈邑来和齐国交换,齐国人准备迁移此地的人。

于是人们就惶恐不安。等到这个舆论工作做完以后。

他又和侯犯说:现在大家不愿意和齐国交换。为今之计,就是赶紧和齐国交涉完成,与其是死,也可以得到和郈邑一样的土地,何必死抱这里不放么?并且齐国一定会以此逼迫鲁国,可能给你的土地更多,你不如在门里准备一些皮甲,防止意外。

侯犯就傻乎乎地听从他的建议。

等到齐国人来了,于是驷赤就急忙宣传说:现在齐国人来了,你们愿意背井离乡吗?

大家都说:不愿意。

于是大家就吵吵闹闹前往侯犯那里讨个说法。正好,侯犯门口就是皮甲。

于是大家就把皮甲穿上,把侯犯包围起来。

驷赤就假装射杀这些人,侯犯制止了他。

对他说:您不如代替我向他们解释一下,让他们放我出去。

于是大家答应让侯犯出去。

于是侯犯在大家的包围下徐徐出去,每出一道门,大家就关上一扇门。

然后最后,侯犯逃出去,逃奔齐国。齐国随后把郈邑还给了鲁国。

但是这件事情被孔子抓住了,孔子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良机啊。

于是他就决定堕三都。什么是堕三都呢?

在春秋时期,由于分封制,所以导致诸侯架空天子,卿大夫架空诸侯。而理论推导下去,家臣一定会架空卿大夫。(但是由于封地不可能无限制分封下去,所以到了二级封建就无法支持下去了)

而阳虎、侯犯的叛乱,使得三桓意识到,家臣很有可能架空自己。

所以孔子意思就是,把你们的封邑的城墙拆了。否则城墙过高,过厚,等到家臣叛乱,后悔可就晚了。

三桓一听,孔子所说有道理啊。但是孔子暗地里的意思是,把三桓势力削弱,达到巩固公室的目的。

所以虽然这次堕三都很明显是削弱三桓势力,但是经过阳虎和侯犯的叛乱,三桓反对不大。

此时,子路做季孙氏的家臣,他就开始着手堕三都。

子路决定先从软柿子捏,叔孙氏刚刚经历侯犯之乱,所以他们反对最低。于是先从堕郈邑开始。由于两年前侯犯叛乱,叔孙氏心有余悸,很轻松就把堕了郈邑。

接下来就是季孙氏的费邑。

阳虎的同党公山不狃,叔孙辄发动政变,抵抗堕三都行动。当然这早在孔子的预料之内,很快就被孔子评定了。

费邑也拿下来。

最后就是孟孙氏了。孟孙氏的族长是孟懿子,是孔子的学生。按道理没有问题吧。

恰恰相反,老师就在学生这里折了腰了。

孟孙氏的封邑是成邑,公敛处父(成邑的长官)对孟懿子说:成邑北靠齐国,如果成邑势力削弱,一定导致齐国蠢蠢欲动。再说了,没有成邑,您还有什么势力啊?

孟懿子本来就不同意,但是季孙氏都答应了,再说他是孔子的学生,所以不好拒绝。

现在既然上升到国防,就可以名正言顺提出抗议。

于是孟懿子就采取装作不知道。

孔子一看,这学生有意思了啊。于是率领大军攻打成邑。

但是成邑如果不是心甘情愿拿出来,无法攻陷。

所以折腾了半天,成邑始终没有解决。于是堕三都任务,只是完成了三分之二。

而这件事情完成以后,孔子也达到了他仕途的最高点。

正所谓,盛极转衰,物极必反。孔子堕三都的行为,三桓最后是明白了孔子的目的,自然就开始排斥孔子。

在孔子执政以后,孔子曾经干出一件被后世反复争论的事情,就是杀少正卯。

据说,孔子成为鲁国大司寇,听朝七天以后诛杀少正卯(据说,还令曝尸三天)。

他的弟子就问孔子说:少正卯可是鲁国的知名人物,您怎么能这么诛杀他呢?

孔子说:天底下有五种罪过难以宽恕。

其一、内心险恶却深藏不露

其二、行为乖张而意志坚定

其三、言论偏颇却辩才无碍

其四、认知邪恶而学识广博

其五、对作恶的人广施恩泽

这五项罪行,只要一项就足以诛杀。少正卯五项俱全,难道不该杀吗?

那么这个少正卯是谁呢?

据《论衡》记载,少正卯和孔子一样都是办私学的,但是他的规模和孔子形成了竞争关系,孔子的弟子都跑到了少正卯那里。

那么这件事情真伪如何?

首先,在原始材料,包括《左传》(包括其他两传)、《国语》都是不见记载。

最早记录在《荀子》、《尹文子》。那么荀子什么时候人?已经是战国晚期。而尹文子也已经进入战国中期。

相当于一百多年以后,言之凿凿说一百多年有过这件事情,这不是很奇怪吗?

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很多都是后人添加,虽然有历史价值,但是很需要去辨别史料。

就如同《吴越春秋》、《越绝书》记录吴越争霸历史的书中,各种志怪之事只多不少,可信度有多少,心知肚明。

其次,对于一个卿大夫(少正卯,其氏为少正,为官职,可以想见是一个贵族之后),孔子是没有资格诛杀的。

虽然孔子是“相”,但是这个“相”不是后来的宰相,只是外事交流的主持人,根本没有那么大权力。

但是支持者认为,《荀子》是儒家著作,包括司马迁都是尊孔之人,对于这件事情对孔子形象非常不利的史料,两人都采用,可见有其根据。但是先秦史料本身很少,战国时期各家的著述有大多是寓言故事,包括荀子已经偏向于法家思想了。

而文革时候,大多认为,少正卯是法家代言人,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而孔子借机清除异己。

但是少正卯也是孔子一个晴雨表,凡是政权要排斥孔子的时候,就拿出少正卯这面大旗,凡是政权要尊崇孔子的时候,就为尊者讳。

从这个角度看,少正卯的意义不在于被诛杀,而是代表孔子被利用。

相关文章

  • 【老秦人的故事】94、天命之年

    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事业逐渐发展。此时他很有理想,毕竟这时的他还是个年轻人。 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往往会束缚在他某个...

  • 老陈其人

    老陈是个有故事的人。 认识老陈的时候,他已是一个50多岁的半大老头,是我父亲的同龄人。老陈虽已是天命之年,但...

  • 天命之年

    天命之年 文/上善若水 时光穿梭 似水流年 木刻的年轮 从起点很难回到终点 三十而立已经 成了遥远 四十不惑 也渐...

  • 天命之年

    在我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身体健康,小的懂得上进。自己工作身体均正常运转。是多少同龄人所羡慕的事儿。每每想到...

  • 天命之年

    一路走来五十秋, 苦多乐少佛作舟! 你梦人生有我否? 缘起性空来又走!

  • 天命之年

    爷爷牵着我的手, 送我去上学, 长大成才耀家门, 那一年, 爷爷五十岁。 给你建了新房, 给你娶了娇妻, 快让我们...

  • 天命之年

    日子总是在不经意中悄然离去,季节的变换,白昼的交替,都无声无息的成为过去。国庆小长假一结束,转眼就会...

  • 天命之年

    他走了,他走时只有四十五岁,而他留给妻子的又是什么?一个空壳厂子和一屁股银行贷款,还有高高矮矮五个正在读书的孩子。...

  • 天命之年

    要说天命其实早有预兆。 就像电影还有加演一样,2019年冬,我就已经明显感到。只是表面上看来像是工作的繁忙和琐碎令...

  • 天命之年

    天命的大门已打开 不管你愿不愿意 季节到了 霜降,已然来临 推开岁月厚重的大门 风霜染白了两鬓 不要嫌弃满地的落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秦人的故事】94、天命之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qi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