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道》里写到:
“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意思是说,清净而成为玄圣,行动而成为帝王,无为方才能取得尊尚的地位,保持淳厚素朴的天性,天下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他媲美。
在庄子看来,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朴素。
散文大家林清玄也在《人间有味是清欢》里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静水流深,这看似深邃的天地万物,其实简约朴素,平凡安然。”
朴素,是极致的美,也是深刻的道。
素雅白莲,胜过万紫千红;浮华三千,终归平凡朴素。
朴素之美,方为大美;朴素之人,才是高贵。
01
朴素之美,淡雅深邃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
年少时不懂这句话,只觉繁花锦簇的明艳是人间至美;随着年龄渐长,却越来越明白,朴素之美,才是最恒久,最不易凋零的美。园林建筑,美在浑然天成;水墨书画,美在大气古朴;高原雪峰,美在不染尘埃。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朴素淡雅,静静绽放,却比牡丹更让人觉得谦和而高贵。
所以古人说:“淡极始知花更艳,花到无艳始称绝。”花是如此,人亦如此。金庸小说里有无数风华绝代的美人,俏丽的黄蓉,英气的赵敏,冷艳的东方不败,但最让人难忘的,却是素净如雪的小龙女。一袭白裙,一条素色发带,无需多余装饰,就已倾国倾城。美人在骨不在皮。真正的美人,不必靠涂脂抹粉来妆点自己,也不必靠珠光宝气来炫耀自己。朴素的打扮和简洁的装束,也掩盖不住身上清雅洁净的气质。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每次出场都是穿金戴银盛装亮相,初看惊艳,时间长了却觉得庸俗市侩;邢岫烟虽然钗荆裙布,却为人雅重,气度超然,更让人欣赏。
林清玄也说:“越是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
大繁若简,大美若素。只有敢于洗净铅华的人,才是真正的美人。也只有朴素之美,才足够淡雅深邃,让人久久不忘。
02
朴素之情,平淡长久
古语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活在这个世上,人人都会有朋友。而真正的友情,是一种纯洁高尚、朴素平凡的感情。
它如清水一般朴素,不热烈,不张扬,默默陪伴,让人感觉虽不是十分依赖,却又不能离开。唐代传奇名将薛仁贵,驰骋沙场40年,战功卓著。但在参军之前,他却是穷困潦倒。与妻子二人住在一个破窑洞中,经常靠好友王茂生夫妇接济。后来,薛仁贵跟随唐李世民御驾东征,被封“平辽王”。在前来祝贺的人中,唯一收下了好友王世茂送来的“美酒两坛”,并当众饮下了三碗这坛中名为“美酒”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厚礼不收,偏偏要收下这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心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真正的友谊如水之清素平淡,没有利用算计,不掺一丝杂质,让你甘之如饴。他们可能与你友缘于品,相敬于德,惺惺相惜,无须言语亦会相知相融。也可能只是默默关心长久陪伴,朴素淳真不图回报,平平淡淡又长长久久。
03
朴素之人,纯洁高贵《菜根谭》中有句话:“做人,要存一点素心。”意思是做人,要一直抱有纯真的赤子之心,不虚伪,不圆滑,以真面目示人,以真诚、淳朴的心待人,不要随波逐流、失掉初心。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袁隆平40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为了14亿人的温饱而努力。去年,袁隆平更是成功实现了“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种植水稻”!如今,快90岁的他,依旧每天风尘仆仆,每天去稻田“打卡”,观察杂交水稻的长势。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不求名,不求权,不求利。凭着他一腔为国的热血,以及坚持相信自己、甘于挑战的精神,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袁老身上我们看到,那些永葆初心,追寻素与简的人,往往更能沉下心来专注做事。保持一颗朴素的心,心灵没有负累,身体才不会感到疲惫,才能打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正如钢琴家霍洛维茨说的:
“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原来朴素最有力量。”
朴素,能够让你节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一件事中;让你领悟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不是挥霍和享受,而是创造;让你明白人的一生,并不在于争名夺利,而是尽可能地去实现自我的价值。
04
人活到极致,是朴素
而真正的朴素,不是远离生活,而是能在柴米油盐的细碎生活里,收获心灵的慰藉,修得一颗本真心。想起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这么一句话:“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人活到极致,是朴素。
圣人之道,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不追求奢华,不需要太多物质,只希望过简单的生活。一块土地,几畦菜圃,听虫鸣,看花开,品一盏清茶,望一方蓝天,从从容容地过余生。
亦如延参法师所说:
“生活应该是朴素的存在,朴素的智慧,朴素的态度。”
人生因为返璞所以归真,越朴素的东西,才是越恒久、越美丽的。
余生,愿我们都能活成一个朴素的人,一个真正高贵的人。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