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林
女人不想结婚,原因不外乎两个:对婚姻不感兴趣、没找到合适的人。
其中,相当一部分大龄未婚女属于第二种,她们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一边观望,一边“精致单身”。
比如网络上的一则视频——
采访者问一名33岁的大龄女青年:“你多大年龄,做什么工作,想找个什么样的对象?”
女青年回答:“我33岁,餐厅服务员,想找个月入两万的男人当对象。”
女青年的回答,遭到了采访者的嘲讽,说以她的条件,想找个月入两万的简直是痴心妄想,找个工地搬砖的或者保安还差不多。
女青年不以为然,她反驳说,自己的工资虽然不高,但养活自己之外,偶尔还能小小地奢侈一下,做个美甲、吃个大餐啥的。
如果嫁给保安,以他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肯定维持不了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那与其拉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还不如不结婚,就这样一直“精致单身”呢。
“精致单身”等于“愚蠢”?
我们先不讨论女青年的婚姻观正确与否,先来看看采访者的态度,现实生活中,面对大龄未婚的女人,像他这样冷嘲热讽的可不少见:
“这么大年纪了都没人要,好可怜。”
“三十多了,还端着呢,真以为自己小仙女啊。”
“不听父母的话早点结婚,早晚有你后悔的时候。”
“你再拖,好男人都让人家挑完了。”
“别看现在潇洒,老了你就知道了,身边没个人,你死了都没人知道。”
……
总之,不论是谁、也不管他们的婚姻如何一地鸡毛,只要他们“已婚”,就自认为比你高级,有资格对你说三道四、指指点点。
“大龄未婚”这件事,好像是你人生中一个公开的污点一样,莫名其妙地使你“低人一等”。
就,甭管你的生活幸不幸福,只要你是单身未婚,你就没资格觉得自己很幸福。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女人想要幸福,身边必须得有个男人。没有男人的女人,外表再风光,内心也一定是凄凉的、孤寂的。
他们会觉得,你不结婚不是不想结,只是太端着了,以致端过头了。不趁年轻貌美的时候找个合适的老公,你就是在白白浪费资源,太傻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结婚就一定不幸福?“精致单身”的女孩都缺心眼?
当然不是。
婚姻的作用——为爱情“袪魅”
人们在奉劝女人结婚时,常先入为主地预设婚姻能给人加分——你不幸,婚姻会使你幸福;你幸福,婚的会使你更幸福。给出的理由常常不外乎以下两条:
1:找个人照料你,化解孤独。
2:互相照顾,有病时被发现及时就医。
他们会说:“你一个女人家,总要找个人照顾你的呀。”
但有意思的是,在奉劝男人找老婆时,他们也是用的同一套说辞:“家里没个女人,一点儿不像过日子的,快找个老婆来给你收拾收拾吧。”
没错,生活的确不易,每个人都希望有那么一个人,能把自己从烦琐平庸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女人幻想白马王子,男人也会幻想田螺姑娘,这种幻想一般被叫做“爱情”。
但是,两个人带着同样的目的进入婚姻,都想索取,谁来当付出的那一方?带着这种心态进入婚姻,大概率只会互相撕扯,生活一地鸡毛,关于爱情的幻想,也就在这份撕扯拉锯中破灭了。
难怪有人说:“结婚的好处,就是再也不想结婚了。”
所以在很多时候,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实践,而是为爱情“袪魅”。
再说了,感情这种西不稳定的很,人心也难测,即便一开始是你侬我侬、两情相悦地进入婚姻,日子久了,也有可能发生情变。
婚姻并不是直接等于幸福,它更像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投资,你可能会因此而幸福,也可能因此更加不幸。
而比单身更让人难受,是生活在一个痛苦的婚姻里出不来。
面对婚姻,事先搞明白自己的需求、权衡利弊,比单纯相信爱情更加靠谱。
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写了这么多婚姻中可能出现的变数,我并不是在贬低婚姻、鼓吹单身。
事实上我认为,能有个情投意合的人携手一起生活,是一件蛮幸福的事儿。但是,这份幸福通常来得并不容易,在决定是否进入婚姻之前,你得慎重,并不能盲目。
再来说回文章开头那个女青年,对于她的择偶条件,我不去评价,也无权评判。
我虽并不很认同她的观念,但她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从自我出发来决定自己“要”或“不要”,这种主体性很难得。
相比之下,那些想趁着自己年轻貌美,拴住一个男人保证后半生的女人,都是把自己当成了婚姻市场上的“货品”,生怕自己过了保质期,就会缩水贬值。这样一来,即使嫁的老公再好,你也不过是个附属品。
最后,祝大家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