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三家人在椿树沟相会。
因五点后方可进山,便在入口不远处的溪涧边相会,孩子们跑到人家门前去喂羊,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几个大人在村口的一廊长亭下说了会话,想等雨停,结果雨反而大起来,孩子们也嘻嘻哈哈地跑回来,这次四个大人,五个孩子,从大到小。
在雨中进了山,这次是现起意,没有提前预定客房和餐厅,进了山后,冒雨看了几家,喜欢椿舍二层的大平台,于是停车入住。挨着的正好有三个标间,开门见山,真好!
这场雨,始终对我们恋恋不舍相伴,裹挟着寒意直至离开也缠绵未停。
你以为我们会失望吗?不,当然不。
首先是睡得格外香,在滴滴答答的雨声中入眠,不过一秒便会坠入梦乡。
然后,是廊下看雨的情致。二楼平台上的原木长桌被我们挪到廊下,大人们泡一壶茶看山看雨,闲聊或偶尔沉默,在这风景里都是好的。
孩子们不用管,他们开心地挤在一张大床上热热闹闹地打游戏,忽聚忽散的水汽,遮住了远处山巅。雨里的这片山,刚走进夏,正蓬勃盎然的绿意,因为有了云雾加持,我仿佛看见了白娘子的青城山,平添了几分韵味,总让人疑心在云雾散开的刹那,会不会有脚踏祥云,飘然而至的神仙。
第二日上午,依然是看雨、喝茶,近中午时分,去山上生意火爆的农家乐,又拐去煎饼博物馆、舌二拍摄地溜达了一圈,买了几个手编的草篓。
下午,孩子们要做玻璃漂流,我和惠冒雨陪他们无惊无险地滑到山下,顺着木栈道一路上山。我和女儿都是恐高的人,带着小丁子老老实实地走栈道,但惠和她的女儿快乐地行走跳跃在山涧边的一块块大石上,如同灵活的鹿。
女儿又羡又嫉,称呼惠是“野人阿姨”,最小的丁子跑得最快,总得时时叫住她,然后她带着小小得意,快活得意地又跑远了,沿着小路,我摘了几株薰衣草,打算回家倒挂在阳台上,做成干花一束。
第二日的夜晚,雨暂时收住,自坡上农家乐吃了晚饭,散步回去。孩子们先跑远了,我与闺蜜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在山路上缓行。偶尔回首,发现遥遥的山巅处,忽隐忽现的亭台楼阁,在缭绕的雾气间隐隐发光,简直如同阆苑仙葩的所在。
我们猜测那是夜行的车灯闪烁,还是住在山顶的人家。后来,拿了望远镜,方看清是个多层的仿古建筑,廊檐楼角均扯了灯带,挂了灯笼,于是在这雾气中,成了惊艳的所在。
第三日上午离山。车行不到两个钟头,就回了车水马龙的市中心,怅然若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