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4-21

2018-04-21

作者: 阿路_2170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12:05 被阅读0次

    4月19日周四,英盛企管董事长兼总经理纪传盛分享:

    第一部分:2003年英盛网的业务是劳务派遣服务,主打超市终端拦截。由于需要对促销员团队进行培训,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纪总邀请了三位台湾老师,想邀请老师到汕头授课,并组织员工参加《金牌促销员训练营》课程培训。如果单纯是公司自己出钱办这场内训课,预算相当高,可能需要几万元。于是,纪总说,Money just idea, 纪总想把课程提供给更多人一起学,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公司的培训支出,一方面可以把台湾的好课程带到汕头,用利他的心做更大的事。于是纪总把这个课程包装成一个公开课,课程的广告宣传不久被振业汽贸的老板看到(纪总的原话是,有一份传真,在当时很偶然地飘到了振业汽贸老总的桌上),吸引了20多人参加报名。最终这个课程有120多人报名,这样一来,英盛公司里的员工免费得到了培训,同时公司还有利润,同时汕头的其他同行的销售员群体也有机会得到来自台湾销售名师的传授,对汕头也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这个事件让纪总意识到:好的课程肯定会有人买单,这个业务的市场在当时是个蓝海,前景非常广阔。于是在一次出差广州的偶然机会下,看到宣传后自告奋勇申请成为《赢周刊》的粤东地区代理,代理的结果就是得到了3800个高价值的种子用户——爱学习的企业高管或小企业主。

    《赢周刊》的报纸分销,虽然本身是不赚钱的,但正因为这个高净值的客户群体作为公司的用户群体,对之后的论坛经济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在服务过程中,纪总再次有了利他心,想给3800个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于是通过《赢周刊》联系上王志刚老师,王志刚老师在当年对城市经济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在邀请王志刚老师到汕头讲课的过程,也是纪总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困难,那么纪总是如何越过这个障碍呢?

    王志刚老师一开始不同意,原因是当时的汕头形象经历了偷漏税和制假贩假等事件后,在国内的印象非常差。纪总总结了当时的汕头人心中的四把尖刀(心中的痛),王志刚教授对当时的汕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但是他发自内心是想帮助汕头脱离这个困境的,于是纪总处于利他的心,想给汕头的企业家和企业高管带来一场震撼人心的演讲。也就是举办我们现在每年都看到的企业高峰论坛,让王老师对汕头和潮汕人发出十问,痛斥当时还没有醒悟的潮汕人,并提供两2万五的出场费,承诺组织2000人到场聆听,最终王志刚老师同意来参加这个峰会。

    峰会的总支出大概在12万左右,如果由当时的英盛公司自己来出这笔费用,那么公司的现金流将会非常紧张。对于一个初创企业,遇到一个机会时,是要名声还是要利润,往往是摆在创业者面前的一道两难选择。纪总发动当时全公司员工进行集思广益,头脑风暴之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把主办权让出去。于是,拿到这场峰会的主办权后,纪传盛首先以五万元的价格说服了当时的一家股份制银行作为冠名活动的主办方,并把协办权说服了蓝凌科技等八家企业参与,获得了11.4万元费用,加上做会刊后售卖的费用和VIP座位(跟王志刚共进晚餐)的费用,举办峰会的费用已收回并有部分盈余。这次峰会也让英盛公司一炮而红,在汕头区域立下一个旗杆。

    领军社群总结起来,有几个观点:

    1  一件表面上亏钱的生意,只要用心做,服务好用户,并动脑筋去提供增值服务给这些用户,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利润,并获得良好的声誉,还在项目进行的同时,锤炼了自己的员工团队。

    2  有一个利他的心,服务大众的心,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利润,给企业提供现金流,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  遇到一个好机会时,要善于抓住机会,发动团队集思广益,争取把项目做到极致,就可以名利双收。

    第二部分:

    2008年4月份,英盛网在跟北大洽谈合作,准备在汕头举办《北大EMBA总裁班》 ,接触的过程中得知北大百家讲坛节目邀请了很多各地的商人,唯独没有邀请潮商上台演讲。得到这个机会后,纪总联合当时的黄赞发(地方官员)等人,大胆举荐当时的正大集团副总裁李闻海先生,用潮商所特有的“感恩”这个点进行演讲,演讲稿十易其稿,不断修改力求完善,最终才上百家讲坛栏目演讲。同时,在李闻海先生提议下,纪传盛组了一个当年非常有实力的一个企业家群体(天际电器的老总等),一起参加这场演讲。

    这个事情纪总的总结是:集思广益定方向,精益求精做产品,抓住机会广传播。我再加一句,千方百计炼团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4-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xx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