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988】棍棒底下抗压强?

【1988】棍棒底下抗压强?

作者: 登登一君 | 来源:发表于2024-07-31 22:13 被阅读0次

我的写作不只是在记录,而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美丽的心。昭君: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988天。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打也打得,骂也骂得简单粗暴,培养出很多国家栋梁。而现在的孩子是打也不能打,骂也不能骂,用各种心理学教育学方法,还培养出很多心理有问题的孩子。

其实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就很简单的把过去与现在孩子心理问题多的表现结果归结为了是打骂造成的,只看到了这一单一的变化。而时代的变化一定是综合性的,不是某一方面因素就决定了这一结果。

过去的年代叫短缺的年代,尤其60后家长,缺食物、缺信息、缺资源......在短缺的年代简单粗暴是有用的,可能那就是对孩子的支持。在学校也没说家长得辅导作业,经常开家长会之类的。

而现在是丰富的时代。我们有太多的信息、食物、关爱。现在在学校大部分作业都得家长打卡签字、监督检查。

这只是时代变化的一角,从硬管理到软管理的转型是必经之路,为什么过去可以简单粗暴,现在的教育得温柔沟通?

从脑科学的角度已经验证过,打骂对孩子的大脑伤害是致命的,可总有人能找出棍棒对孩子的好处。说孩子不挨打长大后经不起事,而棍棒底下的孩子抗压力才强,将来才能经得起大风大浪。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用讽刺挖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美名其曰磨炼孩子,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觉得孩子得先吃点苦遭点罪,以后才不会因为一点点挫折就要死要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打骂后立刻就能看到效果。

其实,小孩子并不会因为小时候被多骂一点,长大以后遇到的挫折就会少一些。也不会说多打几次,就会让他变得更加坚强。相反,这样的打骂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脆弱胆小,害怕犯错不敢去尝试新的东西,办起事来畏手畏脚。

现在很多的小孩表现出极度脆弱,并不是说他们生活的太优越了,而是他们心里遭遇了很多的打击和压抑。一个锦衣玉食的孩子,并不代表他内心是富足的。

孩子在家里拥有足够的爱,他才会有更强的抗压能力。一个从小生活的幸福快乐的小孩,他是有足够的抗打击能力。反而受过苦难的更容易一生在弥补自己缺失的东西。

当然,不打骂孩子不等于娇生惯养或溺爱。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性和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将来同样能经得起风雨。

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是不一样的,要因材施教。

相关文章

  • 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孝子?

    昨日是一好友20岁生日,我们事先商议为她订个包厢来为她庆生,当所有客人到齐时桌上的菜也都摆满了,在场有俩位小朋友,...

  • 棍棒底下出逆子

    引言 每个人都想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人群中,但是想要让我们所处的人群保持美好,就得从小事开始改变。 孩子在学校里因为考...

  • 棍棒底下立规矩

    偶尔听一位妈妈说:“我从未打过我的孩子。” 自从自己做了母亲后,我深深的体会到:做一位从不打孩子的母亲,是需要多大...

  • 棍棒底下出庸才

    我小的时候,父母挂在嘴边的教育法则是棍棒底下出人才!不打不骂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形式。所幸我敏而好学,属于“别人家的...

  • 棍棒底下出逆子

    昨天参加了即兴演讲比赛,抽到的题目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是逆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农村人的俗语,用在现实生活中往...

  • 棍棒底下出孝子

    昨天写《羞辱教育何时休》一文后,有不少读者和我互动。 有一个曾经在日本留学过的朋友说,对比他在日本多年的观察,在对...

  • 棍棒底下出孝子?

    无数的中国家长,都会不约而同地为一个问题烦恼:孩子犯错,究竟该如何教育?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我的父母,从小到大我因为...

  • 棍棒底下出孝子

    周五的地铁上,列车在飞驰,我回家的心已经早于列车到站了,甚至都已经坐在了餐桌上,和亲人把酒言欢了。 可是地...

  • 棍棒底下出孝子

    最近一直在思考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尤其是男孩,因为我们家这两个小家伙确实让人头疼的很。 古语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

  • 棍棒底下出孝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种在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比较普遍和被认可的教育方式。反映的是棍棒式家教,是采用暴力体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88】棍棒底下抗压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an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