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35界美洲杯上,新西兰酋长队以8:1的压倒性优势战胜卫冕冠军美国甲骨文队,第三次捧得了美洲杯(之前是1995年和2000年)。作为一个南太平洋的小小岛国,何以能战胜全球最强的美国?這其中,创新的力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西兰队秉承了KIWI的“8号铁丝”精神,在使用新技术方面一向大胆。1995年夺取美洲杯的时候,新西兰队是最早使用了3Di帆面技术(高分子纤维立体交织)的队伍之一,他们在奥克兰大学的风洞中进行了模拟,最终5:0干净利索的战胜了美国队。接下来的2000年,新西兰队采用了创新的碳纤维X索具,截杀意大利成功卫冕。
美洲杯相当于航海界的F1,想要取得胜利不仅仅需要体力和勇气,更需要高科技的加持。其中涉及到了高分子复合材料,激光烧结,3D打印,流体力学仿真,高精度传感器,人体工程学,大数据分析等各个方面的黑科技。
一艘美洲杯帆船通常包括15米长,容纳6名船员的双体船身,水下托起船身的水翼,和高达24米的风帆。
目前参加美洲杯的帆船普遍采用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并且使用水翼(Foils)结构,使得航行时阻力最小,所以从电视上看,船体是“飞行”在水面之上的。
水翼结构通俗的说就是把飞机的翅膀放进水里,从而在高速航行中把帆船的船身抬出水面。也是新西兰队在2013年把水翼技术率先应用到帆船竞赛中。
由于超低的阻力,美洲杯帆船赛的帆船速度可以70多公里/小时,远远超出了一般水面船只的速度。只有大马力的喷射艇(JetBoat)可以与之抗衡。
由于资金有限(新西兰没有举国体制),酋长队一度都要拖欠队员的工资,当然更不可能建造大量实体船进行实验。
为了取得最佳的水翼形状,船体,风帆的设计,新西兰队大量使用了高科技仿真技术。他们和Ansys(著名仿真分析软件厂商)合作,通过流体动力学分析风帆和船体在空气和水中的表现,从而优化了风帆和船体的设计。
美洲杯帆船赛的控制系统采用了液压传动,但液压系统的动力完全来自于人力,传统式的人力是由Ginder(绞盘手)用双臂去转动绞盘。
奥克兰航海博物馆有个模拟绞盘,当时好奇,和儿子一起去摇了一把,发现這东西看起来简单,摇起来很费力气。
這次新西兰队的另外一个创新就是采用了自行车绞盘。用腿部力量来驱动。据说驱动力要比双臂强15%。所谓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那张漫画是说:“前头那个家伙是谁?自行车运动员阿姆斯特朗!”(多届环法自行车赛总冠军,抗癌明星以及卷入兴奋剂丑闻的著名美国自行车运动员)
即便是这样,也对参赛队员的体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网上有张酋长队训练的照片,据说旁边放的那个绿色垃圾桶是呕吐桶,蹬完车吐啊吐,然后回来接着蹬。
当然美国队也不是吃素的,除了赞助商Oracle本来就是高科技公司,美国队还找了宝马来给他们设计反应更加灵敏的舵(利用宝马的转向传动系统的设计能力)。从最终比赛的结果来看,领先都在毫微之间。说是险胜其实也不过分。
不过美国队的失利,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一个美国人,他协助新西兰队战胜了美国队。不过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我们下次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