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主义者必读。
笑来老师的文风依旧是那么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都是一个睿智的人的思考。大脑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你要经常去思考。我觉得笑来老师里面提出来了一些问题或者说思考都是较深刻的,比如:说知识本身很难变现,真正能变现的是知识落差。
人与人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知识落差。知识本身跟变现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甚至,跟绝大多数人想象的恰恰相反,知识是很难变现的。你只要看看市场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就知道了,“歪门邪道”和“歪理邪说”才是更容易变现的东西,很真实,也很讽刺,不是吗?
真正可能变现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落差”。“落差”原本是修饰瀑布上下水流之间的距离的,但,用在这里很形象:
人和人之间常常存在很大很大的“知识落差”。
2.什么是“以自我为中心”?
治疗“以自我为中心”的手段竟然是“在自己身上使劲”——只关注自己的成长,不与他人做无谓的比较。
天天都要反省自己:
我今天表现出了什么“令人讨厌的症状”?
为什么我忘了“不应该与他人乱比较”?
下次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只关注自己的成长”
我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不行并不丢人,不行就学,学到做到为止;
至于别人行还是不行,关我什么事儿?
一个人在一方面作为那样的人却同时在另外一方面无情地鄙视所有那样的人。
尽量不要得罪人”常常并不是因为我们害怕得罪人,而更多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我们自己并不见得靠谱,起码,我们知道自己需要很久的时间、很多的努力才能变得靠谱,才有机会变得更靠谱。所以,遇到不好的人,或者遇到与自己的原则底线相冲突的人,不要去争吵,不要去争辩,不要想着输赢,最好的策略是“能躲就躲”。
刘润老师有一篇公众号文章《一心想赚钱赚不到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是你去找钱,钱自然来找你。所以,有的时候我在想,职场上也是,当你身边的同事都觉得你应该升职的时候,就算你不说,领导都会找到你。就算领导可能对你有偏见,但是听到别人对你的评价都很好的时候,就算有偏见,也会改变的一天。
自己分内的事儿做好,做到极致,至于分外的事儿么——可以是“关我屁事”。
3.专业是一种习惯。
但凡我喜欢的商品,但凡我喜欢的服务,每次购买的时候,我总是会发自内心地,真诚地感谢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给我的人。
记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更“专业”一点——只要养成这个习惯就好。其实,“比大多数人更专业”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不管做什么,养成以下三个好习惯:
开始之前做足准备工作;
过程之中全力以赴;
结束的时候做足收尾工作。
李笑来写书讲课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了实际上是很简单的原则:
我输出的内容一定要对他人真的有用!
与此同时,我还设置了一个底线:
我只写自己已经验证的道理。
4.优秀的人才能吸引优秀的人!
你的认知发生变化,一切都会跟着发生变化,甚至干脆是巨变!那么,如果你整个人发生变化了呢?如果你竟然有可能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呢?
你所存在的世界也会跟着变好。
——你信不信?很多过来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演员黄渤在一次采访中就提到,年轻的时候觉得生活很艰难,遇到的坏人也很多,可是,等有一天,自己已经功成名就的时候才发现,人们对他都挺好的,感觉好人也更多了。这是幻觉吗?并不是,你所身处的世界会随着你的变化而变化的
人脉的实质是价值的交换。首先你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就像那句话:你要找到你的贵人,前提是你自己就是别人的贵人。
任何有效的人脉都不是天然存在的,都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有效的人脉,都只有通过耐心积累、刻意打造、长期经营才可能最终获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7611/43f48c0584e7a66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