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是个老电影了,由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周冬雨、马思纯主演。讲述了两个从13岁开始就相识的女孩七月和安生,心心相惜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机缘巧合之下,七月和安生爱上了同一个叫做“家明”的男生,最终得到各自命运的安排。
看的人心里沉沉的。更感慨一个平衡的关系多重要。七月一直乖巧、阳光、而安生相对而言就显得有些另类,安生的不羁与洒脱是七月向往的,七月的幸福甜蜜又是安生渴求的,两个看似完全不同的人却被深深的吸引在一起。
七月也许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总是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优越者,觉得给予安生了许多的温暖,比如到她家吃饭,睡觉。安生也自觉应该补偿点什么,连吃肉包子也是把馅挑给七月。七月理所应当的享受着,似乎是该有的回报,如果没有其他的冲突凸显,也许这样的状态会一直走下去。可当两个人都爱上了同一个男孩,一直充满了优越感的七月无法容忍男友更喜欢安生的事实,而安生为了成全七月,选择离开,压抑自己的情感。
这种微妙的感觉一旦产生之前的美好便很难再找寻,终于当七月来到北京看男友和安生在一起的一幕,对安生的埋怨和愤怒终于爆发了,两个人产生了激烈的争吵,一向温婉乖巧的七月终于对安生说出心底最想表达的话,而安生一直在默默的付出着却得到如此的对待更是倍感委屈,于是两人越走越远,对关系的破裂两人都感到十分痛苦。
她们所谓爱对方,其实更深的是爱那个心底的那个没能满足的自己。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投射,如果关系出了问题,也许我们都该问问自己,以爱的名义提出种种要求,到底是爱别人还是为了满足自己。总是索取和付出都不是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不平衡的。
这让我想起自己中学时代和一个同学的友谊,现在已经忘记当初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只记得好像是突然间关系就近了,只是临近毕业,没多久我们就分开了。虽然在不同的学校,但并没有影响我们的亲密,我们经常会给彼此写信,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每到节假日都会约着相聚,我们会在彼此的家里小住,吃住在一起,一起嬉闹,一起分享小秘密……她家里当时经济条件不好,我会主动送给她一些学习用品,包括喜欢的衣服之类,她好像一直很感激我对她的好,现在想来,我们的关系中,我一直是付出更多的那一方,也许这种不平衡注定了关系是无法走的更深、更远的。她读大学后,我再一次约她到家中来,她好像很冷漠,问我有事吗?我当时一愣,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自己尴尬的囧了好久,我没什么事,只是想她了想聊聊天,她说自己很忙,以后没事就不来了。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跌入谷底,像是寒冰附体一样,从头冷到脚,我想这段友谊是该走到结束的时候了。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联系,我至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让我们走到了这样的境地。
想来是所有的关系也都有保质期吧,不管是友谊也好,爱情也罢,最初的好感和吸引随着时间和相处褪去,一切归于平淡,越走越远,直到消失在茫茫人海,心里纵有不甘、遗憾,但也要学着接受,人大概就是这样一步步成长的吧!经历种种慢慢悟到,一段真正地亲密关系是我们都能真正地彼此看见,彼此理解,愿意为彼此付出,没有投射、也没有压抑,我们是自由、愉悦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