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谈写作人物
你以为她只写过《七月与安生》吗?

你以为她只写过《七月与安生》吗?

作者: 笔茧 | 来源:发表于2017-12-28 13:13 被阅读127次

    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

                                    ——《七月与安生》 ​​​​

    《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诞生了两位金马奖影后“周冬雨”与“马思纯”,而它的创作者,安妮宝贝。她所搭建的世界却不仅止于此,她笔下的人物个个都让人印象深刻。

    在《告别薇安》里几乎每一段故事,都有一个并不完美的结局。所有的故事,都有单纯的美好的爱情,最后的结局却往往不尽人意,大多悲凉。

    每个小故事充斥着淡漠,压抑。矫情敏感孤独又多情的人,还是别读了吧!把伤口揭开流泪,然后又自我安慰自愈的感觉不好受。而这些也不被主流文学接受,觉得无病呻吟,带坏风气。

    我想我羡慕那样有骨血的女子,爱恨洒脱。也许我们都活得太过小心翼翼,那个与自己不同的人才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因为我们最终还是会选择安全,平淡的生活,那种流浪,颓废不羁,阴郁黑暗,特立独行,不修边幅。也只是想想,但决不会轻易去尝试去放纵。

    二十四岁的安妮宝贝在《告别薇安》里满是真实的情绪宣泄 ,正如在前言中所说“单纯混沌中有美 ,剧烈偏执中有美 ,百无禁忌中有美 ,谦卑克制中也有美 ,种种存在都是合理”。

    安妮宝贝火的时候,是2000年左右,那时候都流行写意识流,以自我为中心,重感受的分享,全是句号。

    因此她的作品也倍受争议,她的文学的姿态被认为呈现的是对现实的逃避,是自我意识的虚无,是没有内涵和温度的。因为她是一个边缘作家,她书写的是边缘人,由于时代巧合的关系,她被大众阅读。

    被大众阅读的后果是被广泛地误读。评论她小资、浪漫、空虚、非主流、孤僻自恋。一个被无数谩骂、诋毁、嘲笑包围的女作家,这么多年来,从没有一次站出来为自己辩解过一句。微博中没有一次吵架、广告、炒作……从这点上来说,我觉得她比大部分人都低调,有修养,够隐忍。

    这个世界允许有不一样的存在,这是这个时代的美妙之处。我们鼓励有多样的思考方式,不纠结,不沉溺,就已足够。文字是一杯清水,饮者冷暖自知。我们可以去看书评,但一定要自己亲自去看了,去想了,才知道这本书的对于你的意义在哪里。“不依别人所说去判断一个人。靠自己判断别人,将较少犯错。

    一本书不在于作者在于个人,也许青春期时的你看过后会受书中主人公影响,不会和人交流,逃避现实。渐渐长大后的我们却会在其中看到洒脱和超然。不同年纪,不同心境对同样的事物都会有南辕北辙的感受。

    不要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作者上。

    写作只是一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谈,作者年轻时会很极端,也许会刺痛读者,甚至让读者沉醉其中。但是作者慢慢成长起来时,其言语则会变得收敛,渐渐地有着自我的思考的,由外而内。


    自始至终,她都只是一个忠实于自己,忠实于文字的人,一个写了十几年也没搁下笔的人。

    她说,多年后回顾之前的写作,为诸多表达的单薄和缺陷而不满,也为某种年轻而真诚的情感所触动。很多第一次都不是完美和荣耀,但却是出发和实践的象征。

    作者已不是那个写《告别薇安》的二十四岁的年轻女子了,文字有着淡然的处世之道。但她始终秉持着相同的写作宗旨:对爱的探询,出发的勇气,以及对自身存在的反复试炼。

    而看到很多人安妮的书还停留在早期的作品印象中,我只觉得稍许遗憾。

    这些年安妮信仰宗教,学习佛法,哲学,她的书越来越理性,开放,实质,圆满。我在反复读《眠空》的时候像是得到一种治愈,细数岁月留下的智慧,它让人平静,学习消融,承担,接受。

    写作的唯一压力,只在于它让你对自己有要求,它不停止,使你的内心总是被一团火焰胁迫和驱动。书写本身需要作者不断攀爬山峰,他总是需要提供新的旅程。

    有时候写着写着就迷茫,停滞,会怀疑自己写的不够好,我们花费许多精力写的文章没人看,没人点赞,初期挺关注阅读量的,首页的各路大神的文章像石头般沉重,也已经许久没动笔了,可后来觉得这不应该是限制写作的理由。当你有一定的追求但却暂时无法企及的时候,也许会懊恼,难过,甚至想要就此停住脚步。后来我看到这样一段话~~

    他说,不必要求过高,只要保持能够以一种方式展现独特的自己。艺术创作要得到的不是认同,只是表达,发乎本心做完一件事情,即是完尽。

    如果不写作,心无法在这个世间找到一个停栖之处,事实也是如此。文字原本属于人对自身生命的处理和完善。在表达,理解,哀悯,释放中得到清洗。世间越浮躁,越需冷静。

    而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可以反映读者的知见与感受,自身独立清明。一些书默默有力的改变着阅读者的内心,改变他的价值观,思想方式,人生模式。这是一本书对人所发生的作用,是阅读带来的馈赠。

    长久不写字,脑袋会生涩;长期写,也未必精彩。写作是一件兼具弹性,灵性且艺术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耗费精力,可不只是耗费精力便可轻松获得的。艺术是需要牺牲的,需要经历,思考,时间。

    用余生的速度,慢慢用手和笔,写下整沓稿纸的文字给你,留下拙实的字迹和记忆给你。纸会发黄,墨迹会损淡,但它是一个物证。

    外表倔强,内心赤诚,宁折不弯,是不讨巧的脾气。她在意人存在的体验,关注人的内心,感受,情绪,心理,人性的真实幽微之意,客观冷静的观察和拆分,进行切割。

    一个人决定是否要阅读一本书,与它是否畅销无关,重要的是在最初翻动的四五页里,有无迅速的达成某种共识。在有所感应的作品里面,看到的虽是别人的故事,照见却仿佛是自己的生命。读她的书,你会有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狂喜感。等待与一本书认同与相知有时甚至会花费多年的时间。

    “如果自己恰如其分,万事万物也会恰如其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以为她只写过《七月与安生》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wm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