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EOS在春节期间表现差强人意,但它在主网发布之前注定自带光环属性。
有众多的区块链自媒体、币圈IP、投资大佬等都给与EOS很高的评价,也有一些持观望态度,但是很少有人敢明确表态不看好它。这在币圈非常罕见,无论是币王BTC,还是开智能合约之先河的ETH,都没有这个待遇。
EOS的优势明显,不管是从团队组成、技术实力、顾问团队、合作伙伴,还是项目和社区的运营和推广,再到公募资金和VC投资、专项孵化资金等等,都堪称完美。
综合EOS的上述优势,EOS项目大概率会成功的,但是,鉴于大家对它如此高的期望值,那么它不能满足大家的预期是不是也算一种失败呢?下面就来分析三个阻碍EOS to the moon 的可能方面。
技术实现壁垒
前段时间,BM宣布,在6月EOS主网上线时,只能提供单线程版本,支持每秒处理上千笔交易,多线程版本要到2018年底才能实现。可能你会说,这个相比现在的BTC、ETH和NEO等平台已经高出很多了。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白皮书的话(背景第二段),这个性能水平就是BitShares(2014年)和Steem(2016年)的处理性能。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EOS在提升性能这个阶段,遇到了技术瓶颈,从而在已经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并没有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才不得不推迟支持每秒百万级交易的多线程版本的上线。
现在外界对EOS最大的诟病就在于,它牺牲了部分的去中心化去满足TPS性能。如果EOS不能如期实现每秒百万级的TPS性能,不能满足大家的预期,这算不算是一种失败呢?
来自强劲对手的竞争
致力于底层公链的项目层出不穷,不仅包括已经开始布局生态的ETH、NEO、QTUM等,还有很多号称区块链3.0版本的竞争公链(ADA、AE等)要上线自己的主网。
比如AE,由“以太坊教父” yanislav malahov 领衔的德国科学家团队,技术实力强劲且做事严谨,聚集诸多颠覆性创新于一身,旨在重树当今智能合约的底层协议。主网将在2018年第二季度上线,差不多跟EOS同期。
EOS想从这些强大的竞争公链中杀出重围并非一路坦途,如若失去先机,后续的追赶就会非常被动。就像现在一些项目选择以太坊为底层公链,那么就不会轻易转换到新的公链上,除非你能满足“十倍好”体验(如果一个新的技术没有比现有技术超过10倍的体验,那么用户很难形成习惯迁移),这对主网还没上线的公链要求很高。
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由于区块链的发展还处于建设基础设施的初级阶段,交互未来的Dapp需要什么样的底层公链,现在都还处于试错阶段。就像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这对不可调和的矛盾,EOS在去中心化和扩展性之间做的取舍,会不会不能满足区块链应用项目的实际需求呢?未来的诸多公链一定是要跨链通信,那么EOS的跨链通信友好性能达到什么性能呢?
。。。
当然,我还是希望EOS能成功的,毕竟它给了大家太多的幻想和希望。
EOS,2018,看你黄袍加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