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51岁时担任了鲁国的中都宰,52岁即升职为司空,在54岁的时候又升职为大司寇。为何他升职如此之快?
其实孔子以前并不是什么大司寇,他只是一个卑微的士,孔子不被人看重,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因为士只是当时一个卑微的身份。但是他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升职到如此高的位置呢?因为在鲁君与三桓意识到家臣即将要作乱,自己的地位不保,但是他们相信孔子能帮自己保住自己的地位,推行仁政,推行礼乐制度。这样的话,他们就能保住地位了。而孔子也没有让人失望,在一年之内把四方都管理的井井有条。后来他一步一步往上走,不断接近成功。
有一次,齐国觉得鲁国任用孔子,会危及到齐国,于是邀请鲁国举办一场好会,鲁国接受了齐国对他们的邀请。在去往夹谷的路上(夹谷是他们举办好会的地点),孔子说:“我听说有武就要有文备,有文则需要武备,让鲁君具左右司马,说明孔子有先见之明,礼乐制度已经深入他的心中,这是很重要的外交礼仪。作为一个君主的基础他也心知肚明,可说是一个明理者。
但是鲁国弱小,他们生怕在孔子的管理下,鲁国会因为强大而危及到自己,所以他们想乘机劫持鲁君,他们也觉得孔子一个文绉绉的人是不会制止的。总的来说这场好会并不是想要和鲁国讲和,而是一场阴谋,一场鸿门宴。但是智慧的孔子一眼就识破了齐国的阴谋。于是他快步登上土阶,制止了齐国。当时齐国比鲁国强大的多,势力可以征服不少人,但是孔子并没有因为齐国的强大而退缩,反而他冲上去制止了阴谋,保护了他的国君。这里我们不仅能体会到孔子的智慧,还能感受到他很勇敢。
还有就是孔子堕三都的故事。孔子意识到家臣即将要反叛,于是他决定拆了他们的围墙,这里也能体现出他的智慧与冷静,以及对事情的预判。面对即将反叛的家臣,他既不慌张也不害怕,而是沉着地面对。解决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他也十分有策略。
但是这个故事没有那么简单:孔子拆毁了叔孙氏和季孙氏的都城之后,孟孙氏也决定拆了自己的都城。但是他的家臣劝告他不要拆,如果拆了,那么齐国必定会从北门攻进来。所以孟孙氏的都城没拆,孔子本来快要成功,马上就要成功摧毁三都,但是……
为什么他最后没有成功呢?
鲁国已经在孔子的带领之下,拆毁了季孙氏与叔孙氏。但是他们并没有成功拆毁孟孙氏。其实当初三桓启用孔子并不是对孔子的信任,而是想利用他来保持自己的权威,这样才能让自己把持朝政,说明,他内心是不信任孔子的。后来他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没有拆掉自己的都城,所以当时人们心中真的没有礼存在了,完全是礼崩乐坏的场面。也正是因为他轻信小人的谗言,孔子才功败垂成。
那孔子为何要离开鲁国呢?表面上可能是因为一些外在现象,但这都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恢复礼乐制度,让国家不再处于的礼崩乐坏的状态,现在鲁国正需要恢复礼乐制度,但是孔子为什么要离开鲁国,去其他国家呢?正是因为鲁国已经毫无礼可言,想要恢复礼乐制度更是难上加难。曾经齐国为了政治目的,用马和女子来贿赂鲁国。鲁国还真接受了,在祭祀活动上,大夫们并没有分到肉,他们已经不信任那些人了,心中也没有礼的存在了。系,桓子之所以不理政事,不是因为他要享受那些礼物,而是他已经懈怠于政事,想要避开孔子了。孔子认为这并不是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地方,所以他还是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尝试到各种地方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这就是孔子功败垂成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