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 爱妈妈和爸爸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23:26 被阅读0次

母亲躺在床上已经九个多月了,因为那次失败的开颅手术。父亲腰不好,还有轻度的糖尿病,但他依然坚持不请护工,日夜照顾着母亲。除了我,他觉得其他人都不可能尽心尽力的照料完全失去意识的母亲。我在市里上班,隔三差五的就去看她们,顺便带点蔬菜水果和生活必需品。

每次去看母亲,我都会坐在她的身边,握着她的一只手,一边轻轻的按摩,一边轻声的喊“妈妈!妈妈……”。没有人可以确定她是否能听到,但即使这样我依然想和她说话,期待着她的一丝丝反映。

母亲偶而会睁眼,但不说话。最近一段时间她的右手常常有一股力量,会小范围移动,有时还会勾着我的手。喊累了我就座在她身边静静的看着她。原来那个开郎乐观、见人熟、爱串门、爱美食、爱唱歌、爱看各种球赛的母亲,现在却这样的安静的躺在床上,像个刚出生的小孩儿,需要父亲和我照顾她吃喝拉撒,感觉就像一次生命的轮回。我常常会担心父亲坚持不了,父亲却总是一本正经的说:她心肠好,一辈子没做过坏事,肯定是上辈子欠她的,现在要还。

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成年后很少有机会象这样和父母待在一起。分别最长的一段时间要属我去上海工作的六年,只有过年一家人才能见上几面。那个时候父母也在武汉打工,我们这一大家人最好的时光,都在各自的奋斗。现在想起来,有一些后悔,如果一直陪在父母身边,能多照顾他们一下,会不会更好一些。又想到了更早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父母年轻时的样子,我孩提时的样子,是不是也曾给他们带去过一些欢乐……越往前想,画面就越模糊。过去那些珍贵的记忆,仿佛被我遗忘在大脑的某一片沟壑里,一定要找回来。

我开始想方设法的努力回忆一些久远的事情……

回忆的起点

我很小的时候,几乎是能记得的最开始的事情,父亲是树脂厂的一名工人……我家住在厂区内的一排平房里,门是螺旋型的铁丝网和铁框做的,外面绑着一层稻草,下面还有一个供鸡进出的小门。小时候隔壁邻居的小孩会在一起疯玩打闹,可惜那个时候的朋友都记不得了。门前有一颗树,据说是生了我就种下的,与我同岁。后来,我去那个地方看过几次,厂还在,但平房早就拆了。现在,树脂厂也没了,变成了新建的住宅小区。老家的一点影子都没有了!只能从家里的老照片上寻的一些线索。

黑白的老照片有几张我特别喜欢的照片,它记录的场景存在于我的记忆之外,又绝对真实。一张是父亲抱着一个半个人大的冬瓜,脸上笑开了花。听父亲说我家原来有个菜园子,里面种了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蔬菜。还有一张是父亲单手托举着我的照片,我站在父亲的手掌心,拍着小手一脸开心的样子。记得父亲好像经常这样和我玩,他当时的身体应该很棒。后来我也这样托举过我的女儿,但可能是手臂力量不足加上女儿的不配合,好像并没有成功过。以前经常去儿童公园玩,就是现在的儿童公园。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匹纸板做的马,可以骑上去拍照,好像连续几年,我都拍了骑马的照片,算是我成长的纪录。

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在宜棉上三班倒,因为早出晚归,母亲带我比父亲少。有一次印象很深刻的事情,那天母亲很早就要上班,顺便把我送到学校,估计是六点多钟的样子,天还是黑的。校门口有一个买汤圆的早点摊,母亲给我点了碗汤圆过早,看我吃完她就上班去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学校门口等着开门。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煮汤圆的炉火发出一些微弱的红光。

妈妈经常会做汤圆给我吃,那时没有什么芝麻馅,就是汤圆面粉拌好后,里面包一些红糖,捏合后用手稍稍搓圆扔到开水里。等汤圆浮上来,就证明熟了。高温把红糖融化了,一咬汤圆红色的糖心就流出来,好看又好吃。那个时候的小孩都比较喜欢吃糖,因为通常情况下,过年的时候家里才会买一些糖吃。

听我父母讲,我从小喜欢吃鱼,很小就很会吃,很少卡到,她们给我起了个外号“猫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确实很喜欢吃鱼,对大部分鱼类的肉、刺分部都了如指掌,知道那里的肉最嫩好吃,而且几乎不会被鱼刺卡到,万一卡到了,顶多吞几口饭就好了。

谈到吃的,现在又回忆起来一些细节的事情。那时中午放学回家吃饭,很多时候都是我和父亲两个人。他一般也会做几个菜,但有时就非常简单。有一次他给我说他的厉害之处,比如两片香肠就可以吃一碗白饭。我开使觉得做不到,但后来我终于做到了。一次只咬一点香肠,再吃一到二口白饭,这样循环往复,两片香肠确实可以吃一碗饭。好吧!有没有被我父亲套路的感觉。对,他就是没有做菜!!还有把红辣椒皮放在煤气灶上烤枯一点,捏碎撒在白饭上面,好像也可以吃一大碗饭。确实,我母亲做饭的手艺很好,家里通常是我母亲负责做饭。但我父亲也有几个拿手菜,最典型的就属回锅肉加冬瓜汤。后来我知道,这是一套班子搞下来的。冬瓜汤为什么这么鲜?那是因为用煮肉的水做的。肉用水煮过后捞起来切片,加上青椒和豆腐干,用大火爆炒,确实是一道经典的美味。父亲时不时就会做这两道菜来我们吃,我非常的喜欢。

父亲后来转到内衣厂销售科做销售员,开始有了一些应酬,有时放学吃午饭会带着我一起去吃吃喝喝。当时白沙路两边有一些小餐馆。那个时候也流行吃火锅,我看着做火锅的师傅把铜制的火锅加上碳火,再把炒好的汤菜肉小心的装进火锅,最后一步是让我终身难忘的情景。师傅会把辣椒面一圈一圈的撒在内容上面,堆成了一个高高耸起的辣椒圈。当时我还在上小学吧!反正现在我挺能吃辣的。

父亲还经常把我带到单位去,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厂里的仓库,他上班时就把我一个人丢在那里。当时觉得好大的房间,里面全部是白色大捆的棉布。你可以在里面随便乱蹦乱跳,丝毫不会受伤,躺在一大堆棉布上就好像躺在云朵上一样舒服又好玩。那里面还散发着一种刚织出来棉布特有的味道,后来在其它一些地方偶而闻到,会有熟悉的感觉,也许这就是童年的味道吧!

童年的老房子

我从小学、中学一直到中专,都住在父亲厂里分配的楼房里。那是一栋六层楼的红砖房子,当时好像还是那一片的标志性建筑。我们家住在二楼走廊的尽头,是一间长方形的套间,从后到前依次是厨房、客厅、卧室和阳台。当时的楼房都是公共卫生间,在每一层上下楼梯的旁边各有一个。小时候胆子小,夜晚就在痰盂里上厕所,后来大了,半夜会迷迷糊糊的打开大门去上厕所。厕所没有水冲的,就自然的堆在哪,实在太多就自己用盆子打水去冲。记得小时候还用棍子挑里的白色蠕动的蛆虫玩。现在就想想,都快要吐出来。卫生间的旁边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方洞,有一个可以翻动的铁门,每层楼的垃圾就从这个洞落到一楼的垃圾间。

厨房里有扇单窗,木头的窗框刷着红色的油漆,透明的玻璃用一种白色的泥巴一样的东西固定在窗框上。窗户的左下角就有一个水池,其实是用水泥直接在地下砌了一个方框,上面一个铁灰色的老式水龙头。水池用来洗菜、做卫生,时间长了里面和边框都是黑亮黑亮的。记得有几次偷偷喝过生水,通常都是拧着头把嘴含着出水口,再拧开水龙头。正对着窗户是烧菜用的煤气灶,一个生铁架子左右两边一个灶眼,下面一根管子连着煤气坛子。突然想到煤气坛子这么多年来竟然完全没有进化过。印象中小时候父母没有让我动手做过菜,还是到了二十四岁只身到上海去才学会的做饭菜。墙上镶嵌着木质的碗柜,时间长了变成了油黑油黑的。有两扇装着塑料纱窗布的门,这样就即通风又不会进去蚊虫。可能厨房待得少,也就记得这么多了。

客厅和卧室就是两个相通的正方形房间,好像差不多大。以前装饰都超级简单,几乎是统一的粉白墙后,沿着墙壁用绿色的油漆刷一米高左右的墙群。地面则很原生态,水泥地面,有时候也会刷上红色的油漆。客厅里放着当时标配的五屉柜、方桌,还有转角沙发和茶几。卧室是父母的双人床、一个组合的电视柜,还有只能看8个台的采电。依稀记得之前还有过带镜子的老式高柜子,母亲把一条红色的手巾贴在透明的玻璃上,因为上面印着一个当时很漂亮的小姐姐。因为住了很多年,所以里面的东西也一直在更新,变化也挺大。而且父母隔一段时间就会改变一下室内的格局,估计应该和我的成长有关。比如以前父母在卧室里面用布帘分隔出一个狭长的区域,放学回家我就在这里做作业,相对比较安静。

当时我没有独立的房间,晚上就在客厅铺一张折叠的弹簧床,早上又收起来。后来父亲想了一个办法,在客厅上方的角落,用几根铁管和木板给我搭了一个空中小床。晚上我就顺着绳梯爬上去睡觉。起初她们还是有些担心我会翻身掉下来,因为朝外就是二十多厘米高的薄木板档着。其实我也有点怕,但又觉得好玩,睡觉时直直的睡不太敢翻身。以致后来,我可以一或二个姿势纹丝不动的睡到天亮。小时候我挺喜欢这个小阁楼的,虽然在上面只能座着,但至少也是我的秘密基地。

各种洗澡模式

老房子的阳台正对着街边的马路,可以看街上的风景。那时家里有阳台,好像算不错的房型。父亲自己做了木框,又不知在哪里找来半透明的薄膜,把阳台封了起来。还做了一个窗子,也是一样的材料。这样做的目地可能会干净一些。时间久了,半透明的薄膜很容易破,就用黄色的宽胶带反复的固定、修补。现在想起来感觉是破破烂烂的样子。阳台的防水性不错,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家里没有什么厕所洗浴间。所以特别是夏天,我们就会在阳台上洗澡。正是因为阳台封着,所以不会被人看到。母亲会烧一大壶水,把冷热水倒在一个大桶里面,然后就自己提到阳台。把阳台的门关好后,自己浇在身上洗,最后没用完的水,会从肩头一冲而下。阳台上的水会通过排水孔排到一楼,所以不会积水。

那冬天呢?一种是兴师动众在家烧开水,再倒到一个大盆里,上盆上面罩上一个用塑料薄膜围成的浴罩。人就站在盆子里洗,因为罩子除了侧面有一条进出的缝,基本上把盆里热水气都笼罩了起来,所以一直有水蒸汽还真的很暖和。不过要快点洗,不然盆里的水冷了就没有气了。

第二种方式就是去父亲厂里的澡堂洗大澡。内衣厂的职工澡堂分男女两间,从小一直跟着父亲去男澡堂,所以女澡堂没有去过。每间澡堂又有三四间房,有不同的功能。从大门交了洗澡的票进去后就是更衣间,靠墙全是水泥砌成的格子,没有门。就把脱下的衣服放里面,鞋子放在地下,当时也没有什么贵重物品。脱光之后进去第二间房就是淋浴间,除了走道,其它三方墙都有装了很多淋浴头,但好多都没有莲蓬头,就是一个弯管子,下面是冷热混水的旋转开关。淋浴之间没有任何隔断,随便看。肥皂掉了怎么办?捡起来呗,安全得很。

再往里一间也是淋浴间,因为厂里人多,有时两间都会爆满,那时就得机灵一些排队或者见缝插针的洗。这种时候还会有空位的情况,100%是淋浴头坏掉了,但刚进来的人仍然不甘心的去试一试。往里第三间就是一个大水池子,也就是泡澡的地方。小孩子喜欢在这里玩水。我每次也是先和父亲在池子里泡上一会,等泡热乎了,就去旁边冲沐浴。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好奇,好想去女澡堂看看是什么样子!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女澡堂关掉了,大家合用男澡堂这边。但约定好一三五由男的洗、二四六是女的洗。

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洗澡的事情到现在都一直都记得。父亲教会我走路,也教会我如何洗澡,别看是小事,但现在没有澡堂,小孩也没有很多机会和大人一起洗过澡,说不定也没有太多关于洗澡的交流。父亲说洗澡先洗头,再洗身体。以前没有洗发水沐浴露什么的,从头到身上都是一块香皂搞定,三四岁的时候洗完还要打一点亲爽的痱子粉。头洗完了再洗前胸和胳膊,都要用毛巾打湿了使用擦洗。关键是洗后背,有时我要父亲帮忙,但父亲让我自己学会洗。先把毛巾弄整齐成长条状,用一只手抓住其中一头从肩头甩到后背,然后用另一支手从腰部伸到后背抓住另一头。两头拉紧后就贴着后背像拉锯一样的上下左右拉,可以从脖子一直拉到脚跟。如此往复。也可以先打肥皂,再这样搓洗后背。另一个细节就是脚丫子要打肥皂后用手指一个一个搓洗。洗完脚丫再洗脚后跟。父亲还要检查,确保我洗干净。

这些小时候发生的点点滴滴,最终成为现在的我的一部分。

好吃的夏天

到了夏天的晚上,即使睡在家里的床上,也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蛙叫声,那才叫夏天。

印象特别深刻就的一件事就是我的父亲每到夏天就会消失几天,等他回来的时候,会带着一个麻袋或者蛇皮口袋,里面装着一些活蹦乱跳呱呱叫的绿皮东西——青蛙。那个时代,很少有人说不能吃青蛙。父亲回来的第二天,就是血腥的开始。走廊上放着一条特别的长板凳,座板的一头露出长约二三厘米的钉尖。父亲从口袋里抓出一只青蛙,肚皮朝上把它的头劲处往钉尖上使劲一按,青蛙头就被钉子钉穿了。固定住头部后,用小刀把脖子切个口子,在切口处用手使劲往后一拉,整张青蛙皮就拨下来了,露出湿漉漉、粉红色、半透明的青蛙身体。再用刀划开肚皮,拉出内脏扔掉。最后用刀切掉钉在长凳上的青蛙头以及手指脚指,一只青蛙就处理完了。说了这么多,其实过程最多就是一二分钟的事。杀完后的任务就交给母亲了,最通常的做法是红烧,实在是很美味。

有时父亲带回来的不仅是青蛙,还有乌龟和鳝鱼。乌龟炖汤最好喝,去壳切块,放清水和几片生姜。熬几个小时后,就变成了奶白奶白的汤汁,肉嫩味鲜,想起来就口水直流。可惜,长大一些后,就很少吃到这些东西了。以前伍家岗就是个农村,到处都是池塘,后来都慢慢的填了土地盖房子了。现在的夏天再也没有听过那种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的蛙叫声了。

提到夏天就不能不提到宵夜。在夏天最热时候,大概是晚上六七点钟吃完饭后,男女老少都会出门到开阔的地方乘凉。到处都可以见到打赤吧的男人、穿花背心的女人、拿蒲扇的老人、到处乱跑的小屁孩。各种竹制的凉席、竹床、靠椅沿着马路两边浩浩荡荡的排列着。

通常晚上乘凉到九十点的话就会有宵夜。那时晚上没有什么餐馆,就是自己跑回家端碗饭菜到外面,一家人分享。那时特别喜欢吃的就是放凉的稀饭或者用零星茶水泡饭,加上一点榨菜肉丝或虎皮青椒,简单是人间美味。

再晚一些,大多数人扛着避暑装备打道回府了,也有一部分人会在外面过夜。回到家,就在客厅的地上铺上凉席,一家三口睡地上。还会把木头大门打开着,这样更通风,反正还有自制的防盗铁栅栏门锁着。夏天家里蚊子多,床上会挂蚊帐,但千万不要贴着蚊帐睡,不然会送你一排奇痒无比的红包。地上睡就得点蚊香,把一盘绿色的线圈样子的蚊香分成两个可真是一个高难度技术活儿。蚊香点着,吊扇、台伞呼呼的开一晚上,其实还是很热,有时半夜会被热醒,哪里像现在开空调、盖被子。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我的父亲、母亲

    (一)我的母亲第一次婚姻失败了。那是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她和她的前夫是自由恋爱,在那个时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 我的父亲@母亲

    文/里爱 父亲节到来之际,我想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 伴随着我的感受,会因为感动而哭,又因为他倍感幸福。如果写起父...

  • 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离开我们28年了,为了避免母亲难过,伤感,我们姐妹很少在母亲跟前提起父亲,只是,偶尔也会在母亲自己说起父亲的时...

  • 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姐弟四个排行老三,在男丁中排行老二。据说年轻时被国民党抓丁去台湾,是爷爷极尽所能凑了两担芝麻换回来的,否...

  • 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突然去世了,我是昨天晚上知道的,村长给我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当时我真不敢相信,我的家在山区一个不大的村子,叫三合...

  • 我的母亲,父亲

    我的母亲是家中幼女,家虽在农村 可是从小过的逍遥自在,两个哥哥又比较宠她,自小就有些无法无天。不喜欢学习,喜欢看连...

  • 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 父亲是个老实人,不懂什么投机取巧的事,对人也总是以诚相待,他也是个沉默的人,总是没有太多的话。 小的时候父亲...

  • 我的母亲,父亲

    ————亲情是条柔软的绳索 据说,父亲与母亲的婚姻是包办制的。母亲说,如果下辈子再做选择,我绝不...

  • 我的母亲,父亲

    只要有耐心,时间就是你的朋友 (一) 我的母亲,一位50好几岁的农村妇人 。在乡下的时候,特别是在农忙的时候,晒得...

  • 我的父亲、母亲

    很久就想写一篇这样的文了,关于我的父亲母亲。 1、父亲、母亲、我、老弟 那年母亲25岁,经人介绍认识了父亲,而父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父亲母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fw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