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学
世界线收束理论,我们可以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吗?

世界线收束理论,我们可以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吗?

作者: 极客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6-02 18:12 被阅读23次

    在《命运石之门》中提到过一种世界线收束理论。

    世界线

    世界线(World line):

    世界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其1905年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及的概念。他将时间和空间合称为四维时空,粒子在四维时空中的运动轨迹即为世界线。一切物体都由粒子构成,如果我们能够描述粒子在任何时刻的位置,我们就描述了物体的全部“历史”。想象一个由空间的三维加上时间的一维共同构成的四维空间。由于一个粒子在任何时刻只能处于一个特定的位置,它的全部“历史”在这个四维空间中是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世界线”。一个物体的世界线是构成它的所有粒子的世界线的集合。

    世界线(World line)的扩展:

    不仅粒子的历史可以构成世界线,后来人们把这个定义的“粒子”扩大化,任何东西的历史也可以构成世界线,比如光斑和一个茶杯。这些点虽然不是真正的粒子,但它们是由真实的粒子构成的,既然那些粒子可以构成时间线,因此它们的“历史”也构成世界线。所以从传统理论上讲,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世界线。后来这个概念被进一步的扩大,扩大到整个宇宙。

    世界线收束理论

    如上图所示,从A到B称为“一段历史”,c1、c2......cn代表着不同的时间线,比如从2018年6月1日20:00(A点)到2018年6月1日21:00(B点),它们中间就有无数条世界线,而我们选择的只是其中一条,比如c1,当我们通过时间机器回到过去(A点),前提是保持之前的记忆,想要改变历史也不是不可能,当我们选择与c1完全不同的“历史”时,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及对周围事物做出不同的影响时,我们就进入了不同的时间线,比如c2。不管是c1、c2还是cn,最终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只是会影响过去的历史(世界线的收束会有解释)。

    但有一点这些世界线并不是平行关系,每一条时间线所构成的并非平行宇宙,因为“观测者”(穿越时空并保持记忆的人)的存在,导致原本的世界(最开始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中的不同世界线处于构建-坍塌-再构建的状态。这更符合一般认知和因果律。

    再说一下世界线的收束理论:

    即世界线通向共同的结果。最后仅仅只有一个世界,无数个可能性分支(世界线),在命运石之门中的世界系统可以看做量子系统的量子纠缠态,这里以世界线纠缠态来指代,无数的可能性世界线纠缠在一起构成了世界线收束范围,无数的世界线收束范围构成了更大的世界线收束范围,类似于1-2-4-8-16-32-16-8-4-2-1这样的纺锤形结构。而具体到纠缠态中的世界的表现状态,这是由观测者决定的事情。

    下面是关于世界线收束理论的概括:

    首先,收束是在已经完成某个重要的分歧点之后,为了达到必须的未来,才会发动。
    其次,世界会阻碍一切影响结果的行为,这就是世界线的收束。身为“结果”的事件一定会发生。
    第三,因果律决定收束的优先级。
    最后,收束的表现形式不限,这是自然的法则,一切法则内的触发事件都会干涉收束。

    一开始由科幻小说家威尔斯的著作《时间机器》曾给我们带来关于时间旅行的大胆猜想,就像启蒙,后来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发表(1905年),则从科学上把这些幻想变的更加靠近现实。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首次提出:时间是相对的。并推断:如果人以接近光速旅行,那么时间对他来说就会停滞。

    狭义相对论的理论是可以飞越未来,但是不能回到过去。因为当在物体接近或等于光速的时候,时间有可能只很慢或者是静止的,不可能使时光倒流。又过了10年也就是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第一次将时间与空间合并在一起了,并首次把引力场解释成时空的弯曲(关于引力场和时空弯曲我之前回答的一个问题有详细的解释)。

    此外广义相对论还提出了虫洞也称为爱因斯坦罗森桥的概念。即时空隧道是在一个在引力场下能变化的一个东西,当空间折叠之后,空间折叠的两点中间打开一个洞相通的话,就可能走一个空间的捷径——虫洞,这样如果说爱因斯坦只是在理论上证明飞越未来是可行的。

    霍金在一个1992年的文件中提及时序保护猜想:“似乎有一个时序保护机制,防止闭合类时曲线的生成,从历史学家手上保护了宇宙的安全。”

    In a 1992 paper, Hawking uses the metaphorical device of a "Chronology Protection Agency" as a personification of the aspects of physics which make time travel impossible at macroscopic scales, thus apparently preventing time paradoxes. He says:
    It seems that there is a Chronology Protection Agency which prevents the appearance of closed timelike curves and so makes the universe safe for historians.
    The idea of the Chronology Protection Agency appears to be drawn playfully from the Time Patrol or Time Police concept present in works of science fiction such as Isaac Asimov's novel The End of Eternity.

    关于时序保护猜想(Closed Timelike Curve, CTC),在一洛伦兹流形中,一条封闭类时曲线(closed timelike curve, CTC)是一物质粒子于时空中的一种世界线,其为“封闭”,亦即会返回起始点。这种可能性是由Willem Jacob van Stockum于1937年以及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于1949年开启研究风潮。若CTC存在,则似乎隐射时间机器理论上可行,如此也引出了外祖母悖论(grandfather paradox)的梦靥。CTC与参考系拖曳(frame dragging)以及提普勒柱体(Tipler Cylinder)有关。这是广义相对论带来的众多有趣的“副作用”其中一个。

    “外祖母悖论”:如果一个人“回到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跨时间旅行者本人还会不会存在呢?

    然而有许多物理学家并不是这么认为。因为在这个悖论中提过出这样一个概念:闭合时间线的存在使人们可以改变过去(改变历史),从而带来因果性的严重疑难。因果悖论只是人们想象的一个非自洽过程,它的成因是没有考虑到“未来”对“过去”同样会产生影响。

    事实上,闭合类时曲线上任何两点中之一点都可以认为另一点在自己的未来,因而可以影响对方。许多物理学家相信任何物理过程在逻辑上一定是自洽的,相信所有过程都遵守如下原理:自洽性原理(Principal of self-Consistency):闭合类时曲线上的任意两个事件都以自洽的方式相互影响(一定能调整到这种方式):每个事件只发生一次,而且不会被改变。如果接受这一观点似乎就变得可理解。

    再回到世界线收束理论,因为观测者的存在,一个事件只有一个确定性结果,但结果取决于观测结果。同一事件叠加的可能性有无数种,但形成确定结果的只有一种。对于观测者,世界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因为他观测到它是这个样子。在观测作用过程中,发生了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变。

    现实中我们描述世界,或者至少描述世界的某些部分时,是不用牵涉到我们自己的。我们知道某件事物的存在,不管看到它与否。可以说,经典物理学正是那种理想化情形,在这种理想化情形中我们才能够谈论世界的某些部分,而丝毫不涉及我们自己,它的成功把对世界的客观描述引导到普遍的理想化。

    然而,几率函数中的不连续变化是与记录的行为一同发生的,因为正是在记录的一瞬间我们知识的不连续变化在几率函数的不连续变化中有了它的映象。在量子缠结中进行量子测量的即时变化出现了广域关联性,似乎相距极远的缠结粒子之间有超光速的“沟通”。

    在微观世界中,“发生”一词只能应用于观测,而不能应用于两次观测之间的事态。它只适用于观测的物理行为(结果),而不适用于观测的心理行为(过程)。在命运石之门的世界架构中,只有当对象与测量仪器与世界的其余部分发生了相互作用时,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变才会发生,而它与观测者用心智来记录结果的行为是没有联系的。

    所以由上可知到目前为止,世界线收束理论虽然无法被证明是正确的,但也无法说它就一定错误,关于时间是如此的奇妙,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geeknet,懂更多的科学小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界线收束理论,我们可以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gr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