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怨无悔,从容面对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她们怀揣梦想眼神坚定
她们携青年热忱步履铿锵
她们就是——
了不起的山师女排!
2005年,山东师大女排组建,建队13年,共获得八个全国冠军。2014年,小比分败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取得亚军。时隔四年,师大女排重回四强,勇夺亚军。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郎平教练的话在山师女排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2018年4月27日,重庆,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赛场,山东师范大学对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对老对手,我校女排姑娘们积极调整心态,丢掉思想包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一分的争夺上,发挥出了比赛的最佳水平,最终以3:0的成绩战胜对手,闯入冠亚军决赛,在非专业性队伍中拔得头筹,最终勇夺亚军。
激动,一路高歌勇夺亚军
开赛以来,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女排的姑娘们以3:0、3:1、3:0、3:2、3:0的战绩分别战胜中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以五战全胜小组第一的战绩进入八强。比赛的整体氛围轻松愉快,在八进四对战中山大学时,些许的紧张感也都在刘东辉老师的谈笑声中烟消云散。中山大学队是本次比赛中南方赛区的一匹黑马,其教练员是郎导之前的助手李铁明老师,所以大家都很重视这场比赛。我校的女排姑娘们从容不迫,敢打敢拼,稳定出色地以3:0的成绩战胜对手,顺利晋级四强。之后又以3:0的成绩战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挺进冠亚决赛。赛场上姑娘们拼尽全力,用汗水和智慧,迈过一道道关卡,不负众望,奋勇向前。
“很多大四的队员都红了眼眶,因为她们从大一进队时就一直没能战胜北航队,在毕业前最后一次比赛终于赢了回来!”看到女排姑娘们完成了心愿,赵水涵老师也由衷为她们高兴。姑娘们用实力让对手震撼,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坚韧不拔,用事实书写着付出必定会有收获的箴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没有磨灭她们对排球的热爱,反而让她们更加坚定。
在总决赛中面对北京体育大学由各专业队退役球员组成的专业队伍时,女排姑娘们也不畏惧不退缩,发挥出她们最好的实力。“能和实力强劲的她们比赛,虽然输了但并不可惜!很多赛区的教练和裁判员都说我们已经是无冕之王!”虽然距离比赛结束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赵老师的语气仍然激动,带着藏不住的骄傲与自豪。
并肩,砥砺前行全面进步
与经费充足的重点高校相比,山东师大在场地、饮食、宣传等方面有着一些不足,训练环境也并不能拔得头筹,但自2005年建队以来,我校队伍的成绩一直处于上游。“我们从来没有觉得哪里不如他们。”队长曲萌骄傲地说。比起过去的木头茬子和破窗户,现在的训练场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翻新的场地可以更好地满足训练需求,为队员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山师女排精神的激励下,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取得了全面进步。
副攻曲萌现任山师女排队长,国家一级运动员,曾代表北京青年队征战全运会,素有“小钢炮”之称的她在场上霸气十足,是队伍的主要得分手之一。接应张艺馨现任场上队长,同是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她进攻猛,拦网能力强,曾一场斩获33分,“得分王”的称号实至名归。主攻高小璇是原山东女排队员,进攻极快,赛场上的她能撑起后排的半壁江山。副攻董蕾在场上是拦网的保障,在场下是队里的开心果。主攻王荣婧的比赛经验充足,是后排保障的重要一员。二传韩梦婷,赛场上传球隐蔽性强,善于给攻手创造有利的进攻条件。自由人邵雅娟也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一传和防守能力尤为出色,是后排保障的核心队员。训练战术跑动配合上失误多,大家多跑多配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一人落后,全员帮助,七人携手共进,缺一不可!
姑娘们从来都是团体协作,互帮互助,不让任何一个人落单,“有一段时间在训练战术的跑动配合问题上总是失误很多,大家就一起多跑多配合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就这样慢慢克服了”,张艺馨想起那些一起天天泡在排球场上的日子,嘴角上扬。一人落后,全员帮助;而那些并肩奋斗的时光,也会成为每个队员生命里闪烁着灿烂阳光的日子。
山师女排的姑娘们都秉持着“为集体荣誉而奋进”的态度,与身边的队员一起,做好每一件事。奋战的英雄从不孤单,伴着彼此的关心和温暖,她们携手走向胜利的彼岸。
幸福,山师女排精神传承永不断
“山师女排的精神是一种传承,是在骨子深处的烙印,平时就算是教练不在,队员们还是会自觉地开始训练,能看得出来那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好这件事。”赵水涵老师如是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山师女排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教练“七分管理,三分训练”的思想,其精髓就是:要打“好”球,先做好“人”。女排的队员们骨子里镌刻的都是“我要打球”,而非“要我打球”!有志于此,如何不成!
历年山师女排的优良传统代代延续,女排的队伍一直都是积极开朗、阳光向上。教练和师姐的带头作用更是对增强队伍的凝聚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位教练,刘东辉、赵水涵都曾是山师女排的一份子,留校的她们更好地传承和坚守着山师女排精神。
“训练的时候很暖心,教练经常自掏腰包来买营养品奖励队员。”这是女排姑娘们最深的感触。日常训练比赛前,刘老师常会拿来一箱酸奶或者是一些香蕉、巧克力,说:“今天胜利方有奖励,失败方接受惩罚。”这种做法既提高了队员们的积极性和斗志,又在训练的同时补充了营养,还温暖了每一位队员的心。刘老师常说:“打球是给你们自己打的,我们走了这条路,吃了这个饭,其实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女排精神的传承,离不开前辈的带头作用,更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对队长曲萌来说,“以身作则”已经成为生活的习惯,只有这样,队员才能信服,队伍才更有凝聚力。难过的时候一起哭,开心的时候一起笑——这才是集体,这才是家庭。对女排取得的成绩,她有自己的体会:一是学校领导、老师对女排的关心与支持,二是教练员对队伍以及队员的指导和管理,三是队员对本身的要求和对胜利的渴望。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精神的传承,刻苦的训练,拼搏的劲头,特点鲜明、优势突出的山师女排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活力,姑娘们一路上团结协作,不畏挑战,把汗水变成最闪亮的星辰,把泪水变成最晶莹的珍珠,肩并着肩,一步步坚实地走在属于她们的女排路上。
山东师大党委宣传部 大学生通讯社
图片由赵水涵老师提供
文字:胡鑫 姜晓琳 彭颖斐 郭莹
编辑:李凌志
责编:张雪敏 张蕊蕊
审编:崔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