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人很忌讳谈生死,其实,假使我们自欺欺人的不去谈,不去想,死亡就会远离我们吗?不会的。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父母、或是拥有巨额财富、身居高位,就对我们格外宽容,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双手紧握,想要抓住这世间的一切;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双手一摊,带不走一丝一毫。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活在这个世界的普通人,“普通”并不意味着“无能”。要有甘于普通平凡的勇气。就像这个世界上的花草树木,并不是每一株都是名贵的,有些只是籍籍无名的小花小草,但这并不能妨碍它们长大、开花、结果。就如袁枚的那首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们不知不觉被世俗的观念裹挟着前进,好像只有官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寡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可世界是多样性的,人也是多样性的,并不能按唯一的框架来衡量。
如此一来,在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会有诸多遗憾。有人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研究,采访一些即将离世的人,最大的遗憾是什么?统计出来最多的几条是:没有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没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在工作上倾注了太多时间。
为了尽量减少我们离开时的遗憾,我们可以拿出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认真仔细考虑一下:我们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事是我们最想做的?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这样一来,我们的人生就会有方向。当然,这期间还可以随时调整。有时还会痛苦迷茫,反反复复,但亲爱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不要灰心。随着我们思想的不断成熟完善、不断学习、总结、反思,我们就会逐渐向我们想成为的样子迈进。
这个世界对内向、敏感、不善表达的人不太友好,现代社会因抑郁自杀的人越来越多。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都一紧,阵阵抽痛。因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有深刻的体悟,我们更应该好好关心爱护我们自己,允许自己为人,不要过于苛责自己。
尽管我们都是普通人,不能和圣人相提并论,对生死做不到达观。但我们可以从庄子、孔子、王阳明的生死观和临终遗言受到些许启发,做些深思。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愿我们在这世间都能活出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