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9日起至今,五个月期间我已换了四份工作。下周一,即将开启我的第五份工作。这四份工作带给了我很多感悟。
第一份:在一家婚纱界知名的公司,本应聘的是策划岗位,却觉得我的经历更适合运营,想着尝试一下吧。这是我初入职场,一天说不了十句话的压抑氛围,面对着和老板同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作为整个公司最核心的运营团队,做着我毫无兴致的社群运营和文案输出,且被老板看不起的工作岗位。终于,时隔四日,我接受不了这个环境和氛围,以身体不适的理由离开了这家公司。
第二份:在我对我的专业抱有强烈热爱和热情之际,恰巧找到一份写着“乡村振兴项目助理”的工作,初入社工界,渐渐了解了这个行业的情况。然而,不巧的是,我努力工作,却遇上了个不大合眼缘的主管(或许是因为下班后我们同睡一张床的缘故),从活动结束后我就能感受到她对我的冷眼相待。慢慢地,我也感觉到我同事对我的不尊重,动不动就对我发脾气。最后一个月试用结束,我主管以我的兴趣点不在这为由告知hr,并以此为辞退我的理由。
第三份:把“活动策划执行”作为找工作的执着点的我,欣然选择了一家园林公司,恰巧公司的老板是我本科的学姐。她希望我能做品宣,她以为我能做到,我也以为我能做到。后来,她总布置给我一些设计的工作,我却是个设计白痴。一星期后,她问我对公司品牌宣传的想法,我却哑口无言。她说国庆给我时间,让我想一想,却在国庆前告知我离职。
第四份:对杭州市中心的工作氛围失去兴致的我,逃离到了临平小城镇,以为可以放缓工作步调,却不慎入了坑。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原来是个接政府项目的外包公司(加上我及之后新来的同事共五人)。在工作了十五天后,老板及上司开始了每周一的工作小会,事后又单独找我们谈话。本就想辞职的我,却又从主动权转为了被动。他们辞退我的理由是做事效率低,我花的精力大于他们所需要的,像是公众号排版。剩下的就是在不断挑刺,我做得越多做得越努力越认真,反倒暴露的缺点越多。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不像一开始说得那样愿意培养我后并向政府输送人才。
第五份:我开始总结自己的工作行为,发现上述的这些公司可能并不适合我,工作内容不适合、特定化的工作模式不适合。我明白自己心底真的想做什么,喜欢什么,会因为什么而感到无比兴奋。我最后选择了这条曾经不愿意考虑的路,因为看不到未来的前景,只是当前的我或许会很快乐。我特意找了家在民宿界知名度较高的公司,虽然工资低得可怜,但环境氛围却让我无比期待。这周日,便去那里报道。
作为一名初级社畜,我明白了以下几点:①尽量拒绝加班,不着急的活找恰当的理由推辞,身体是你的,公司不会为你的身体买单,只会在你看病请假的时候摆臭脸。②关于工资问题,一定要调查清楚,除非特别想做的事,否则低于市场价的工作就别考虑了,养不了老。③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和态度,不爽时一定要diss,否则就会像我第二份工作那样被人乱踩,虽然我现在也在努力改变。④家人永远比工作重要,就在我为公司加班之时,我爸动了场小手术却因为我加班没有告诉我,这是我离职后看到爸爸的伤口才知道的,我为公司拼命人家却仍然辞退我,公司是冷血的。⑤如果可以尽可能去大公司,找了这么多份工作,我明白了小公司更希望你是全能型员工,不仅要会写文,还要会设计,还要对外交流沟通,却给你低到尘埃的工资薪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