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小海豚的话:
最近因着疫情无法外出,很多人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加入线上学习社群,进行自我学习、促进自我成长。加入了一个个微信群、参与了一次次社群打卡,这就是“社群学习”了吗?
今天的文章里,作者通过对 “社” 、 “群” 、 “学” 、 “习” 四个字的拆解,清晰阐述了群岛对“社群学习”本质的理解,以及学习社群创建者所承担的角色。
Enjoy reading~
你真的是“在社群中学” 吗?还是仅仅 “在一起各自学”?
BY 周贤
社群学习/学习社群是一个最近一两年非常火的词。而且,人们有意无意的会把社群等同为互联网社群,或者通过社交媒体发生的学习行为认为是社群学习。微信+微课,高级一点都会有自己的 app, 貌似是所有社群学习的标配。
为什么社群学习这么火?尤其是在成人里面那么火?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在物理地点和碎片时间上更加自由,组建一个社群或加入一个社群都变得异常容易。另一方面,尤其是作为成人的我们,正面临一个巨大的转折期。每个人都隐约觉得以前的东西不太适用了,未来如此的不确定,学习焦虑几乎蔓延到每一个人。同时,信息过载、决策无力更加剧了这种焦虑。无论是对新世界的无力感,还是信息爆炸中期待有人帮自己决策和筛选,种种并非完全出于学习好奇心的 “需求” ,几乎让所有的人都动了起来。有个朋友和我开玩笑说:“ 以前是攒书,光攒不看;现在是攒学习社群,进了无数个学习社群,光进不学...... " 。与此同时,无论是商业性的社群学习平台,或者几个小伙伴自己组建的学习小组,或者从企业到学校一声令下在组织内部的员工社群学习 .... 让社群学习一下子热了起来。
那么,社群学习真的是一个新鲜事物吗?
这是前年我和同事们去参观一家印第安博物馆时发现的的一句箴言:
“学习无处不在,在风中,在河流,在食物里,在传统仪式上,在家庭和朋友的爱之中”。
很明显,这是典型的在社群中学习的行为。
有人知道这是哪里吗?
这是著名的法国哲学咖啡馆。全法国大概有二百多家类似的咖啡馆。各个哲学咖啡馆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在活动方式上又大致相仿。这是其中很著名的一家:鲜花咖啡馆。
每到周末,人们便聚集在这里一起讨论哲学和生活,每次参加讨论的咖啡客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人们的背景不一,学识不同,无论是大学生、职员、还是家庭主妇都可以参加;主持人的作用则主要是穿针引线。例如,每次讨论开始之前,主持人会首先征求参加者的意见,确定一个共同的讨论题目。题目可大可小,有虚有实,比如 “我们愉快吗?”、“你认识自己吗?”、“人们必须永远说真话吗?” “寂静是否是灵魂的音乐?” 等等。
然后,客人们将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选定的题目自由发表看法。讨论到兴致勃勃之处,客人们往往不是叫一杯咖啡,而是大声招呼侍者赶快 “快拿纸笔来!”,以便记下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 看来,这也是一种学习的社群。
杜威说过:“学习并不是为了生活做准备,学习就是生活本身”。社群学习本身并不新鲜,自古有之,从未断过,只不过被大工业时代的机械教育模式所淹没。
我们再来看一个宇宙第一厉害的地方:著名的衡水中学。六千人的衡水中学,学生每天学习在一起,吃住在一起,度过漫漫的三年时光,是不是就天然地形成了社群,是在社群中学习? 我相信在场的朋友一定会摇头。
那么,究竟什么是社群学习呢?我们可以把这个词拆解一下。
“群” 很好理解,一群人在一起就是群,可能只是Group。但是,什么是 “社” 呢?社交的社?那我们需要彼此交流,这是不是就够了呢?可能不够。春节回家,我们的家族群里也会有很多人互相说话,可我们不会把它认为是一个社群。
这个 “社” 必然还带有一定社会性的意思。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成群结对,却很难组成一个好的社会。
人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常常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或者公司就是一个小社会,或者居住小区也是一个小社会.....
那么,什么是一个好的社会?
我非常喜欢的管理思想家德鲁克,有过一个非常精准的定义:一个好的社会,是「自由而机能健全的社會」(Free & Functioning Society) 。
其实,德鲁克并不喜欢被称为管理学家,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社会生态学家。在阐述社群、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时,他认为:一个好的社会,必须首先把人放在第一位,建立在 “人的基本诉求” 基础之上;社群又是组成社会的组织之一。而为了有效的达到这一点,在一个社群里,每个人必须有明确的社会性角色,拥有正当的社会性权利,并能够在其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性功能。从而,形成个人与群体之间彼此自由又彼此负责的动态关系。
所以,当我们谈到一个社群,而不是一堆人群的时候,首先要看看:在这个社群里,是不是每一个成员都能有相对明确的角色,能拥有一定自我决策、自我治理和自主合作的权利?同时,这个社群是否有通过系统设计来帮助社群里的每一个个体,更好的掌握与实践与之相关的能力?还是说,看起来很热闹很庞大,但是只是一大群完全不相干,互相不了解,只不过仅仅围绕在某个权威或者大V 身边的听众?
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动机是自主、胜任和与他人的联络。当这种动机得以释放时,人们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才能享受到更充实而丰富的学习体验。如果没有 “社” ,只有 “群” ,那众多的学习者们不过是聚集 “在一起各自学习” 罢了。
讲完了 “社” 和 “群” 两个字,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学习的 “学” 。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马上面临巨大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很惶恐,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知道过去的那些可能不再适用。
这句话也是德鲁克说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代。教育应该帮助人们为那些目前尚不存在、也无法被清楚定义的未来工作而做好准备。”
正因为我们无法预设未来,所以教育更应该提供的,是 “创造未来、应对变化” 的能力,而不是机械的信息或者套装的知识。在传统的学校教育系统中被忽略的很多的 “软技能” :如创新创造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协同合作的能力等等,才是真正应该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而学习和掌握这些能力最好的方式无疑是在社群中,在与学习伙伴共同参与进行的真实实践中。
大家知道这张图上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吗?
是的,这是藏传佛教的辩经。在佛教里,当和尚其实就是去全职学习佛理的过程。辩经就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同学们互相辩论疑难问题。既有一对一的答辩,又有一人立在当中,众人质疑的辩论;既有同一级别同学之间的互辩,又有本级对其他层级的辩论。辩经有一定的原则和逻辑,而不是愤怒之下的争执。它要求辩论双方语言流畅,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言之有据,符合逻辑,从而通过反复辩论,达到深刻理解佛教义理、并构建起自己的理解框架的目的。所以,辩经并不是要争出个你输我赢,而是经由辩论过程,厘清思考上的犹疑。这就充分显示了社群学习中 “互相学” 的场景。
第四个字就剩下学习的 “习” 了。小时候,我的班主任常常和我说:“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所以学了以后要反复复习,天天温习” 。长大了我才知道这句话很可能还有另外的意思,孔子的意思是:“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在实践中练习,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看来,孔夫子的七十二弟子在“社群学习” 上 一定搞得很不错,而且他的思想也恰恰印证了现代教育学中的很多理念。著名教育家布鲁姆在2001年发布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的新版本里,明确提出了学习的六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在过去,很多老师或者教育工作者会说,我也知道只让人记忆不好,但是要达到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实在太难太费功夫成本太高时间太久,我们做不到啊。在这个新的互联时代,各种教育实践层出不穷。那么,是不是可以更好的结合新技术,探索更有效的学习模式呢? 这里有几张有趣的图,可以对教育1.0,教育2.0,教育3.0 有更直观的感受。
很明显,这是最常见教育1.0 的方式。老师是全知全能的输出者,而学生们就像一个个被动的信息接收器,主要的动作就是 “接收、回应、反刍”。有意思的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很多老师看似也用上了微信群、直播、在线讨论论坛等等科技手段,但是其中的机械内核并没有变。
这是教育2.0 的探索,包括很多 PBL、STEAM 教学模式等等,都应用了类似的逻辑。老师的角色更像一个交响乐团指挥,Ta 来设定相应的学习框架、节奏和方向,并鼓励学习者们进行更多彼此之间的沟通、联络与合作,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探究知识结构。
这已经很棒了,那么还有更高层面的吗?
创新永远都有。教育3.0的方式是社会化学习,“社会化学习”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
但是,并不是做几场到学校之外的活动,或者邀请几位专家给学习者讲课,或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纳一些互联网上的内容就叫做社会化学习。
真正的"社会化学习"是这样的:
在教育3.0 的结构中,老师就像一个社群里的导游;学习者自己是自己学习网络的连接者、学习内容的创造者、学习体系的建构者。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在社群中创造自己独特的学习体系和节拍;同时,又通过自己的智能、合作和产出,丰富和扩展了学习社群本身。
所以,一个3.0 的学习社群中,所用来学习的资料、经验、信息、知识 .... 应该是共同构建,综合形成,不断反馈,持续更新的。教育者的创新维度或者创业切角,可以不仅仅局限在 “自己开发新的课程内容”, 或者“自己设计新的上课模式” 上;而是进一步拓展为 “我们该如何为学习者搭建一个社会化学习的支撑体系或者服务体系”。这就对社群创建者,或者新时代的教育模式创建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恰恰也是更大的机会。
从这些视角看去,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学习社群,特别是一些成功的商业性学习社群,人数众多,名气甚佳,却未必是一个真正的学习社群。这些社群在组织结构上看似中心化,其实是各自不相干的原子化;在学习内容上,仍然是高度权威中心式的;在学习方式上,仍然是被动接受式的。此时,互联网方便把人们组织起来,省去了赶到一个物理空间去听大V 讲课的成本,而并没有改变“你说我听”、“你写我读” 的单向传播和无效学习的本质。
讲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我们可以在社群中探究和实践具体的某个知识主题,同时也在其中去学习和实践如何共建一个 “好的社会” 。
我眼中的社群学习,不仅仅是一群人的联结,也不仅仅是在其中获取信息或者知识。社群学习应该让我们获得更多对某个知识领域思考、实践和改变的机会,也应该帮助我们提升组建社群和协作创造的能力,也就是:“智能的联结” 。
我这里总结了一个模型。大家可以对照一下,我们平时所在的学习社群,究竟落在哪个位置?那些被媒体所热炒的学习社群,又落在什么位置?
技术的发展,确实便捷了人们的参与门槛;由此,也能够让一个社群的人数和广度,远超过去。然而,当我们从教育创新的视角来讨论社群学习的时候,我们的视角完全可以看得更高。
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来提高参与者的数量;更应该思考,如何通过科技、设计和系统来深化社群学习的本质。
社群学习并不会因为一群人聚集在了一起,或者设置了某个学习主题,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它需要发起者精心的设计,也需要参与者的有效输出;它需要对于人性的理解,更需要一定社会性的动态结构;它需要对于学习和认知过程本身的理解,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共同构建。 而要做到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也是更值得的。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