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读《三国演义》,前几天读到“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时十分诧异,当接着读,发现此人正是蔡邕时,更是惘然:蔡邕是东汉旧臣,博古通经,且颇有名望,怎么会为董卓这一豺狼虎豹而痛哭呢?从他的回答中,我找到了答案:“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提取关键词,便是由于“知遇之恩”。知遇之恩,就是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虽然明白了原因,但联想董卓劫掠民女,遍辱宫女,杀人随性狂妄的恶事,我还是难以理解“知遇之恩”的重大,一个恶贯满盈的人重用了你,你就会因此感恩戴德,而暂且无视他的邪恶,而为他哭丧吗?也难怪王允不顾群臣劝阻,将其缢死了。自此,“知遇之恩”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在我心中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今天,赵云的经历则让我对这个四个字有了新的认识。在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章节中,讲到了赵云终于投奔刘备。赵云此前占了一山头,误伤周仓旧部,刘备一行人正欲前来征讨,此前两人并不知双方音讯。当双方会面时,赵云立刻认出了刘备,书中写道:“那将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伏道旁。”“滚鞍下马”,就是指赵云迅速地离开鞍子跳到马下,由此可见他内心激动。“拜伏道旁”则是说他趴伏在地上,足见对刘备的敬重。而后他对刘备说道:“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所言不多,但每个字都重若千钧,说出了赵云终仕刘备的不易,令人唏嘘。
细细想来,赵云这一路走来确实坎坷。他虽为一猛将,初露锋芒时便得到太守公孙瓒的赏识,为其重用,但遇到了刘备,他方知道刘备才是自己可效劳一生的贤主。然公孙瓒并无不义,且公孙瓒对刘备有恩,赵云若抛弃他去投刘备,则陷自己于不义,所以心有憾恨。而后,公孙瓒兵败自焚,赵云没了用武之地。当时袁绍多次招用他,他知道这非良主,因此不去。他想投奔刘备,却发现刘备徐州失守,等知刘备在袁绍处,想去投奔时,又担心袁绍起疑,只能四海飘零,居无定所,遂有了“天下之大,无安身之地”的感叹。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知遇之恩”的贵重与不易。赵云能被被人赏识,是他的本事与福气,但乱世之中,如果不能跟随贤主,就会有政权倾覆,再次飘零的结局。对比来看,能初次择主,就得贤主的人是何其幸运!比如关羽、张飞二人,竟能在玄德布衣之时相识,因相互赏识,同有报国之志,桃园结义,情同手足。刘备很爱惜二人,张飞饮酒误事,丢掉了徐州,后悔不及,拔刀欲自刎谢罪时,他急忙制止,还留下了“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言论。对待关羽,刘备也信任有加,当听得关羽投身曹营,得封汉寿亭侯时,并不妄起杀心,而是速写信联络,兄弟二人才得团圆。我在想,如果赵云也能在刘备布衣时相识,必也能结为兄弟,情感坚固。但造化弄人,英雄不愿长久等待,英雄也想早有用武之地,只可惜不能一次就择得贤主。
韩愈在《马说》中说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赵云身上,则是“我为千里马,幸得人用,却不是伯乐。”和张、关相比,赵云颇多曲折,可若和陈宫相比,他又算幸运了,陈宫跟随了吕布,但奈何吕布有勇无谋,且很多关键大事上竟听妻妾言,而不听劝谏,最终身死白门楼,陈宫也因此而主动赴死,断了仕途。推而广之,国家之大,势力割据,群雄并起,千里马必有,但能让千里马敬重,甘心追随的伯乐,却是少之又少。都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似乎,人才有极大的选择权,但在战火硝烟的动荡时期,跟随谁的选择却重若千钧,选择对了,可建功立业,封官赐爵,光耀门楣,可选择错了,则仕途无望,或身首异处,严重的还可能株连九族。
千里马为什么想要伯乐呢?简言之,就是能选贤任能,能让人才发挥出他的用处。这也就是为什么曹操当初向贾诩递出橄榄枝,而他却拒绝曹操的原因了,贾诩说:张绣对我言听计从,我不愿离去。贾诩是什么身份?谋士,就是给上级出谋划策的职务,张绣对他言听计从,就是充分信任他,给他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可以让他大展拳脚。反之,如果去了曹营,那里人才济济,反而不够自由,计谋也未必会被全部采纳。所以,实现自身价值才是人才的第一诉求,有远见的贤主才是第一首选,这大概就是赵云经历一番波折,终于见到刘备时,他心中辛酸与庆幸的原因了。
想到这里,才明白蔡邕口中的“知遇之恩”真不是一句托辞,而是一把心酸泪了。其实,知遇之恩,在乱世之中可贵,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亦是如此。才惊绝艳的人对伯乐有多渴慕我不清楚,但从我平庸之辈的视角出发,成长过程中,总是有过做过某件事,想要得到肯定的时刻,千里马是不是就是希望得到肯定呢?那种希望得到肯定而不得的感觉,多少就像千里马求遇伯乐而不得的感觉吧?如此想来,我从赵云的身上得到了一点新的启发:未来身边人如果做出了一件不错的时,有值得夸赞的地方,我一定不吝赞美,不让其太伤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