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同事聊天提及他的孩子班上转来了一个山西的小朋友,小学二年级,英语完全零基础,单词不会拼,不会读,班上的老师和家长们都惊呆了。同事问我,你们山西小学一年级不学英语的吗?我说对,我们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上海由于跟国际接轨,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比别的地方要领先一些,偏向文科,可是长此以往,小城镇里的孩子要拿什么跟上海的孩子拼呢?
贰
在年后来上海的火车上,我们对铺上来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来上海三个月,住在青年旅社里,因为女朋友在江南,他选择了上海,而他目前的担忧最主要的是爱情。一路上,他跟我们聊天,聊他的女朋友,聊他的家庭,言语之间表露出对现状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我羡慕他可以为爱情焦虑的年龄,也感叹他对未来竟没有任何的规划。我跟他说,你还年轻,人生才刚刚拉开帷幕,以后什么都会有的,他说不知道,不太可能。我很想告诉他未来无限的可能性,我很想告诉他上海这座城市你要做什么样的准备才能为你的未来赢得一个拥抱,可是他会懂吗?他不会的。所有人对别人的建议和对人生的感悟都是基于自身的经历和发展,小城镇的成长经历限制了这些孩子的想象力,蹲在井底,以为属于我的只有那四四方方的天空,以外的世界,我得不到,也不配,于是甚至放弃了尝试跳到井外的努力。
叁
之前有一次跟小草去东方绿舟,遇到几个参观航母和战机的小朋友,七八岁的样子,对所有机型如数家珍,甚至根据飞机的特点可以推论出它的生产年代。我感叹小朋友见识的同时也为家乡的孩子们捏了一把汗。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苦读书,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做题能手,考试可以拿高分,可是当跟城市里的孩子坐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人家何止于成绩好,眼界,见识,这些东西才是我们人生拉开距离的真正原因,而这些都是课堂里学不到的。这也是我拼命努力想让艾偶留在上海的原因,人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看世界的角度,你见过了大海的辽阔,阳光的绚烂,然后选择了守着潺潺的溪水,微弱的星光,这叫选择。可是如果你只见过溪水细流,星光闪烁,就以为自己喜欢的全部就是天地不过如此之大,这叫自欺欺人。
伍
曾经有一篇特别火的文章叫《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听起来很心酸,我们出身不公,教育不公,别人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要奋斗很多年。可是我想说,我奋斗了十八年,不是为了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啊,这十八年的奋斗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的世界,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无数种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为什么不能与我有关呢?人的努力从来只关乎自己。电视剧《山海情》里有句台词“未来是什么嘛,未来就是还没有来嘛”,可是未来会来的前提是你首先要相信未来会来。生活要务实,情怀要落地,可是在这纷扰忙碌的生活里我希望保留一点理想主义,那是我对未来的憧憬,是既能拥抱太阳,也可仰望星空,是既能穿梭于菜场厨房洗手作羹汤,又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最后想对我的小艾偶说,如果对你以后的人生方向,妈妈忍不住有任何的建议,你要记住的是,不要听我的,那是你的人生,不要因为任何人的建议定义了你的未来,哪怕是来自妈妈的建议。那是你的未来,与我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