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日子,一日三餐不能少,民以食为天;茶水常喝也必须,水是生命之源。
回想起我的喝茶 ,应该是从喝冷水开始的。记得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太好。一天三顿两稀一干,咸小菜很少。早晚的粥薄得照见人脸,我曾把映在碗里的鼻子当作麦疙瘩,要一饱口福的笑话。常听老人说,吃茶饭要有规矩,也许有既是饭又像茶这一层意思。一年四季,只有到了夏天太热了才喝点儿水。简单方便,就是用水缸上挂的瓢儿,舀两口喝喝。
长大后,伏天跟着父母到田里干活,外头骄阳似火,汗流浃背,喉咙冒烟。他们让我到农家屋后水塘里捧水喝。久旱逢甘霖,我一口气把肚子灌得像个皮球。
其间,还有一段有趣的情景呢。灌水时,我忽然发现河面上冒出一串串小泡泡,游来一群鱼。他们可能是以为水响了,一定是主人淘米洗菜什么的,有吃的了。一双双圆圆的眼睛看着我,小嘴一张一张的。见我只顾呼噜呼噜地喝水,没带一点儿吃的,便失望地游走了。有条大一点的还回头望望,嘴巴一噗一噗的,好像在说:“你总不会把塘里的水喝干吧,我们还要在这里过日子呢。”
我喝过焦香可口,清热汰凉,消炎避暑的大麦茶,比冷水好喝得多。那是我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
真正的喝白开水,还是我当了老师以后。那时候上下午都有食堂师傅送茶到办公室。大家下课后,喝点儿润润喉咙。老同志告诉我,泡胖大海喝对嗓子有好处,我试过。放一个,慢慢地胀开,像绒球。摇一摇满杯飘逸,黄褐色,淡淡的,比较好喝,效果也有点。不过,还是白茶喝得多。后来,妻子每天煮早饭时也带瓶茶,下班回家喝喝。
最为正常的喝茶,也就是每天必喝,嘴巴不干也喝,数量增多,还是 在社会发展,收入提高之后。自己家里有了这个机那个机的。饮水机电源一通,不多一会儿,绿灯亮了。杯子往水嘴下一靠,热茶下来了。嫌烫,还能在另一个嘴子下等冷水掺,真是太方便了。茶喝得勤泛了,想喝就喝,一天喝几次。出门都要带杯茶,旅游更不谈,手拎肩挎的。人的理念改变了,喝茶不只是解渴,更是为了保健。多喝水,润五脏,通血管,壮精骨,缓衰老……
听说喝茶叶茶好处更多。儿子告诉我们,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长期坚持对健康很有帮助。他们保证茶叶茶具。
这么多年来,我发现喝茶还能增添良好的情趣,提高生活的质量。每天饭余午休后,我都喜欢泡杯花茶,坐着或半躺着,打开手机听听轻音乐,有时候还兴奋得情不自禁地晃起二郎腿。我先轻轻地扭开杯盖,看着热雾的冉冉升腾,闻着茶花的阵阵馨香;欣赏着叶片的慢慢舒展,享受着泡茶的悠悠时光,小口慢饮,心爽情怡,试问这和天庭的神仙有何区别呢?
家里有好几种茶杯,像超市有专柜:有嘴没嘴的,保温不保温的,紫砂的,玻璃的……然而我最喜爱的,还是在学生聚会时,送给我的那只印有湖光山色图纹的玻璃杯。并不是茶的味道与众不同,而是在沏冲泡煮时,那种美的享受和思考。
杯身通体透明,胸怀敞亮。内泡香茶,外观其形。茶叶先在水中上下翻转,而后一律浮在水面,再徐徐下沉,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透过杯身看去,茶自山来,叶落西湖。我被眼前这一幅生动的情景深深地迷住了!
都说人生如茶,有起有落,淡雅而醇厚,有繁华有沉寂。它让人清晰地体会到,只有经过许多的磨难和历练,才能逐渐地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它又让人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苦涩与美好;它更能让人深刻地懂得,只有把自己的所有奉献给别人,才是最圆满最幸福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