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她15岁当兵,30多岁赴美留学获政治学博士,写了本书叫《中国纽约

她15岁当兵,30多岁赴美留学获政治学博士,写了本书叫《中国纽约

作者: 4b2beda060ba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5:48 被阅读104次

1

20多年前看《北京人在纽约》,印象最深的是每一集开篇的那段话: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20多年过去,电视剧的故事情节都已经遗忘,只记得主演是姜文,还有“千万里,千万里,我追随着你……”的流行歌曲。

拿到《中国“纽约客”》这本书,关于纽约的这段话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可见文字是有力量的,带有好奇心和情感的文字更是有时空的穿透力。

《中国“纽约客”》的作者玛雅1992-2002年在美国留学。她生在南京,长在北京,15岁当兵,做过公务员,后赴澳大利亚学英文,又到美国留学,从本科念起,读了硕士,后来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玛雅出国时已过而立之年,一个土生土长的、思想成熟的知识女人到了美国,所记录的都是她“目所亲视、手所亲接、耳所亲聆的寻常人事景物。”

社会学家、剧作家黄纪苏在序言里说,这本书“对于在美国生活过的读者,会有贴身衣裤般的亲切。”对没有亲历过美国的读者,最大的印象也会是真实吧,不论是“家庭写真”,还是“社会绘本”和作者眼里的“政治影像”,跟随玛雅既细腻又理智、既温情又豪爽的文字,对美国、对纽约在多了一份感性的认知之外,更多了些理性的思考。

《中国“纽约客”》是《亲历美利坚:家庭写真、社会绘本、政治影像》的增订本,改版后叫了现在的书名。毕竟“纽约”(NewYork)是国人最熟悉的城市之一,白先勇在60年代创作的小说系列也叫《纽约客》,或许他的小说和玛雅的这部纪实作品的名称,都借用了美国最著名的知识、文艺类综合杂志《纽约客》(The New Yorker,也译作《纽约人》。

2

玛雅“三十多岁高龄、英文零基础”出国留学本身就很励志。这部厚达450页的作品,更是一个政治学者对美国社会、人情、文化、制度、历史、国家、民主等话题的独立思考;她2002年回国后加盟凤凰卫视集团,曾任《凤凰周刊》执行主编,出版和翻译的作品等身。

这本书有几处刷新了我的认知。

“美式爱国主义教育”很到位。

开门见山第一篇就是《星条旗下》,文中讲,美国人喜欢挂国旗,挂国旗的意义远不止是民族性的体现,那是一种无声的,也是无所不在的爱国主义教育。“虽然没有口舌生烟的说教和灌输,美国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其实比谁都到位。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一种寓教于乐的感染,他们的“革命”传统教育是以音乐来感召,以卡通故事来启迪,以好莱坞大片来煽情。”作为政治学学者,玛雅透过种种的现象和仪式,看到本质——爱国主义在美国近乎宗教,爱国主义是灌输的。而美国人在全世界展现出的“民族自信心”、强权,正是出自“他们对自己国家的骄傲。”

作者早在2011年就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环球时报》,用了个非常给力的标题《像美国那样灌输爱国主义》。作者觉得我们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应该向美国学习,理直气壮地宣扬爱国主义,激发民族自信心。

尽管大权在握,但白宫主人的日子不好过。

作者在课堂上曾听一位教授总结过美国总统的特征:白人(1995年前),男性,新教教徒,长子,高个头,军旅出身,例如华盛顿、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尼克松、卡特、里根、布什等等。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第一强人,总统权力很大,头衔也很多,他是:国家元首、三军统帅、首席立法人、国家经济经理人、首席外交官、本党领袖、公众领袖和代表,等等。

总统日子不好过,因为“CNN的摄像机一年365天对准白宫;脱口秀主持人不遗余力地抨击挖苦他们;老百姓不得惹自己的老板,但敢骂总统……”总统的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文中公布的数字说,“特朗普之前的44位总统中,有一半要么遇害身亡,要么幸免于难。”克林顿曾遭4次暗杀,奥巴马5次。

作者披露的很多资料,在校学生可以作为知识了解,赋闲的读者可当作趣闻和谈资,专业人士可以看出门道,比如“美国的总统、议员、部长、州长卸任后,出书的,演讲的,经商的,游说的,当智囊的,做广告的,一个比一个活得充实,没有谁需要被养起来。”甚至最惊世骇俗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政客鲍勃·多尔,居然接了壮阳药的广告……这在中国人看来,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中国人现在能读到《圣经》,有宗教信仰自由,跟卡特总统的“个人要求”有关。

1980年卡特大选失败,告别白宫不久,邓小平邀请他到中国。他问卡特有什么个人要求,卡特坦率地提出:希望修改宪法,保证宗教自由,希望允许《圣经》的传入 ……邓小平向他承诺,宪法将会修改,以保证宗教自由,解除对《圣经》的一切限制。但拒绝了卡特“允许传教士进入中国”的建议。一年后,中国修改了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在这本书里,第一次知道了一个“对中国充满‘爱恨情仇’的美国农学家”韩丁和他的女儿卡玛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作者总结了美国人的六个基本价值观:个人自由,自我依靠,机会均衡,参与竞争,物质财富,努力工作。

就像一个人有优缺点一样,一个国家也有优劣势。书中对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过度执法、种族歧视、枪支泛滥、黑幕重重的大选、福利病社会等问题,也多有涉猎。

站在一个政治学者的立场,有更宽泛的国际视野,“观过了世界”,她的世界观,看问题的角度,比普通人更独到、客观、深刻和精准。同时,她说多年的政治学训练让她学会了,不以个人好恶所左右,客观地看待美国政治和中美关系。

……

美国十年,中国人在纽约,玛雅用文字勾勒出了一个更真实的美国。

3

作为学者,玛雅的文字也是雅俗共赏的。写2016年的美国大选,特朗普战胜希拉里当选总统,她说:

美国人真的很悲摧,摊上这么一对雄心爆棚的大爷大妈,为了当总统而当总统,哪怕豁出一张老脸、一条老命也要登上大位。糟糕的是,雄心一旦失德就成了野心,而野心经常和阴谋在一起,这就难怪政治有时候会如此肮脏。

看到用“大爷大妈”来称呼川普和希拉里,难免会心一笑。

书中收录的文章跨越了近20年时间,有的修订过一两次,也有最新的文字。字里行间,看到一位学者的严谨态度,也能读出她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拥有美国国籍的人和去过美国的人,从没到过美国的人,对美国、对纽约客都会有自己的主观印象和认识,这部《中国“纽约客”》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美国。当年《北京人在纽约》中刘欢演唱的主题曲流行在国内的大街小巷,反反复复的一句歌词:

Time and time again

You ask me

问我到底恨不恨你

Time and time again

I ask myself

问自己到底好在哪里

……

现在回味起来,才意识到这个你,指的是“纽约”。中国的“纽约客”们,对纽约、对美国到底是爱还是恨,大概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15岁当兵,30多岁赴美留学获政治学博士,写了本书叫《中国纽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jx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