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

作者: 言祎婷 | 来源:发表于2023-02-15 17:29 被阅读0次

战国时的晋国,其大权被智伯瑶、魏桓子、赵襄子和韩康子四位大夫掌握着。后来,四位大夫间发生了矛盾,势力最大的智伯瑶便倚仗自己的势力胁迫其余三家将各自方圆一百里的土地交给他。韩、魏两家自知财势逊于智家,无法与之抗衡,为了绝后患,不得不忍气吞声地交了出来,唯有赵襄子不愿屈服,便以维护祖先的基业为借口,拒绝了智伯瑶的无理要求。

智伯瑶为此恼羞成怒于是联合起交出了土地的韩、魏两家共同发兵攻打赵家。赵家也不示弱,由赵襄子亲自率领自己的兵马坚守在晋阳城内与之抗衡。

晋阳城中有充足的粮草,百姓们十分痛恨智伯瑶恃强凌弱的卑劣行径,为了捍卫自己的领土,几乎是全城皆兵,支持赵襄子。

面对城外智、韩、魏三家的重重围攻,军民们同心协力抵抗,斗志高昂、众志成城,一直坚持了两年多。

晋阳城久攻不下,令智伯瑶头疼不已,凶残狡诈的他又想出一个办法:命士兵们将晋河改道,让河水直冲晋阳城,准备水淹晋阳城。此计实施后,晋水淹没了大半个晋阳城,眼看晋城将毁于一旦,满心欢喜的智伯瑶以为这次一定能让赵襄子投降,攻下晋阳城,并将之据为己有。可惜的是,面对如此险境,晋阳城中的军民依然没有一人肯出城投降,使他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虽然城中军民们仍誓死抵抗,可晋阳城却已是危城一座,破城在即,危在旦夕了。

智伯瑶眼见不免得意忘形起来,肆无忌惮的他无意中便说出了在日后必要时,将用同样的方法消灭韩康子和魏桓子两家的话。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韩康子与魏桓子为此不寒而栗,思之再三,唇亡齿寒的道理终于使韩康子和魏桓子两家下定决心反戈一击。于是他们暗中与被围困在晋阳城中的赵襄子商量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晋水反引入智家的营寨中,里应外合攻打智伯瑶的兵马。

最后,智伯瑶被杀,其所有的财产、土地及户口由赵、韩、魏三家平分了。形同虚设的晋国国君也被赵、韩、魏三家的后代废除,取而代之的则是赵、韩、魏三国。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

相关文章

  • 三家分晋

    今天听了《三家分晋》的故事,有点感触。 三家分晋,讲的是春秋末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

  • 三家分晋的终局:势力最大却被终极反杀,从四家分晋到三家分晋

    春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的典故想必多为世人熟知了。但是三家分晋之前很多年,有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这场战斗奠定了三家分晋...

  • 两个儿子,两种历史——读史札记(四):三家分晋(下)

    上期“穷不过三代,韩魏赵如何发家——读史札记(三):三家分晋(上)”,我们介绍了为什么会出现三家分晋,即三家是怎么...

  • 陪伴营|先秦印象·学习笔记0918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简单点就是赵、魏、韩三家将晋国瓜分了,历史自此由春秋进入战国,开始赵、魏、韩...

  • 解《资治通鉴》| 周纪一•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三家分晋,要从两条线说起,一晋国为何被分,二周王为何要封。从晋献公屠杀公...

  • 三家分晋

    魏文侯变法,强魏。 河西之风。

  • 三家分晋

    春秋后期,晋国大夫智宣子专政,他想让儿子智瑶来继承家业。其族人智果表示反对,因为智果知道智瑶有一致命的缺点,这个缺...

  • 《三家分晋》

    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分别为春秋与战国。划分其具体的时间,大致有三种。一者为《春秋》结束。再者为“三家分晋”后,已形成...

  • 《三家分晋》

    我们通常把先秦时代分为春秋与战国,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史学界究竟是根据哪个节点进行的断代划分。关于这个划分的节点,有几...

  • 三家分晋

    春秋晚期,各诸侯国内部出现“公室”与“私家”的争斗。“公室”指诸侯国国君,代表旧贵族势力;“私家”指诸侯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家分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lu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