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复习,必然认为这是考试前才要做的事情,所以每当考试来临,家长和孩子都忙于该项任务,进行当中发现需要顾及的学识内容太多太乱,那一刻亲子双方被复习搞得焦头烂额的。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此时此刻,会想到如果平时能够总结复习就好了,颇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懊恼。当然日常学习时,大多数爸爸妈妈也不停地唠叨要进行预习、复习,但在作业面前往往就忽略了。
也许,父母知道日常复习很重要,例如,经常向好学生的家长请教,或者从网络上领略学霸的复习策略,但都无法系统地指导孩子该怎么进行有效的复习。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抵御遗忘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首次学习后,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能够记忆的内容与时间成反比,一小时后,一天后,一个月后遗忘多少,都可以查到具体数据。
每每看到这些遗忘的理论,只要一提起复习,家长都觉得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似乎日常复习就是准备考试那样繁重的学业任务。
日常复习的目的是针对遗忘,它的作用在于将不断消失的记忆转化成可运用的内化知识。日常复习不是像考试那种全方位立体化覆盖,要求把所学过的内容都能够背下来,并且可以回答所涉及的任何问题,这般几乎完美的模式,需要耗费时间、精力颇大,对孩子来说又是增加了一项作业,父母也会觉得是一项负担。
这里的复习是对知识的例行检查,它是一种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复习的方式
一、第一次课后
当天学过的内容,晚上时分记忆尚存,所以每天作业前,花费15~20分钟浏览和回顾,很容易就可以把课堂上的知识过一遍,同时还可以唤醒课堂上忽视或遗漏的知识点。然后再通过作业来检查复习的成果。
二、第二次订正作业
然后再通过作业来检查复习的成果。
隔天老师批改作业后,对错题讲解并要求订正,这就要求第二次复习,巩固和加强第一次复习的成果。不论课堂上,或回家后,对出错知识点进行复习,看书并结合老师的讲解,把这部分内容整理一遍,仅仅完成订正作业,无法达到强化效果。这次复习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为下一次课堂学习提供铺垫。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三、第三次周小结
一周后,所学过的知识或成片、成章、成段,阅读课本,查看笔记,通过复习把它们串起来,尝试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讲述这些内容,对比分类让记忆更有条理,这样的纵览复习能够有效地防止遗忘。
四、第四次月总结
这次的复习,很有可能会涉及不是这段时间学过的内容,需要翻一翻、找一找过往的内容和书本。碰到遗忘的、不理解、模糊不清的地方,需要多花一点时间解决掉。如果有月考、月测验,其中丢分的题目,自然是知识薄弱环节,把它补充完整,而不是留到期末考试。
月总结可以绘制学习内容表,帮助整理消化,也便于查阅。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次复习,讲究的是对知识的周期性回顾,以作业为基础,不间断地对知识一次次地重复,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
不管如何日常复习或多或少都相当于增加了一项作业,爸爸妈妈刚开始要领着孩子反复做这项工作。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对期末总复习的作用,逐渐打消孩子对复习任务的对立情绪。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开始不要过多地追求复习的效果,而是形成周期性复习的习惯。所学知识,经过4次或者更多次的重复,掌握起来更轻松也更长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