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和好友外出时,聊出一些生活用语里的bug。 我们深刻意识到,语言的运用如何影响到我们的思维。趁今天想要分享的热情,把我们觉察到的小 bug整理出来。
失败VS fail
在前往龙泉寺的公交车上当和好友聊到我的考研复试“失败”时,感到自己像失去了一块到嘴的肥肉,心情丧丧的。我开始觉察自己为什么明明对结果较释然却又觉得像失去了什么,很不甘心。忽然想到英文中的fail ,有一种很下落的状态,但没有表示lose something .我笑着对朋友说“失败”这个词里有坑,也许我们看重成功恐惧失败都与这个词语有关。在英文中,”lose “ 和”fail“ 是完全分开的。“败”并不附加“失去”。
后来我们愉快地决定“篡改”词语。把“失败” 修改为“得败” 。以此提醒自己,眼前的事情经历了下滑状态的同时也会一直有新生事物的出现。假设我们习惯用这个新生词语思考,会不会一直能“吸引”来好事呢? 我想就算在体验下滑状态的同时,我们的潜意依旧能搜索那些“得到”的地方。
是 VS be
"我是成功,我是喜悦,我是富足,我是力量。“ 这一串话我想对灵性感兴趣的朋友并不陌生。但,怎样才算‘是“的状态?
在读完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后,我决定用书中特别标注的“be"来代替生活中的“是” 。
因为每当我想到“是”的时候,总会联想起“不是”或”否”。“是”在现代汉语中不仅表现状态,有时候还会用来形容对错,比如:都是你的不是。正因为”是“在语义上承担的含义太多,以前我容易把“是”联想成“对".的。不知你仔细感受下”是“ 或”不是“ 是否也会有同感?
而在英文中,be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本身不能用来形容错(有right wrong 表对错)。be 是一种简单的状态,不管am还是 is。本身都不携带肯定或否定的含义。
我想不管“我是喜悦”抑或“我是悲伤”,不带有评判的态度感知当下的状态,更有助于觉察自身的惯性模式。感受在那儿,它们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存在着。
忽然想起披头士乐队的一句歌词“let it be" (”就让一切如是“,我想这里的”是“ 与”对“ 无关,是未经我们用主观态度评判的事实)
克服VS overcome (到底是“克”还是“服"?)
那天我们还聊到“克服”这个词,好友说在北京一个人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我问她,那你说到底该“克” 还是“服”呢? 我们又笑了,原来这个词语本身就在自我矛盾。我认为词语的运用,是能携带解决问题智慧的。既然“克服”这个词不能帮我们应对"问题"(用“问题” 来简化 “困难” ,我觉得如果讲惯了困难,自己可能又习惯把自己“困”与“难”住了) 。
“克服"这个词语,大概提醒我们有时需与之相克有时需服从。但因为词义校准上太“笼统”些,于是我们商量出用“穿越“ 替代”克服“。无论面对怎样的问题,我们都需要”穿越“它,而“穿越”时的态度和方法在我们自己,并不受“克”或“服”的教导。
起英文中的“克服” 以“overcome".对应。但是词义本身却不同,”overcome" 给我的感受上更像一种翻越,主观上不带有态度色彩,留给人更多思考空间。
谋生 VS make money
相比“谋生”与 “赚钱”,个人更倾向于make money 对财富的词义表达,非earn living . “谋生”或“赚钱”携带一种苦逼或需要索取外物的的感觉。make money (翻译为创造财富) 是否给人感觉在态度上更开放呢? make 意味着创造,方式由你而定,不一定靠“谋”也不一定靠“赚取”。
一直觉得语言影响并塑造我们的意识,因此先从日常用语上给自己来个大解放。当我看到那些携带浓重集体意识的词语在为自己的生活锻造枷锁时,就开始使用自己的语言系统。不受限制地重组的现代汉语甚至混合其他语言,给意识层面自由,往更开阔的方向导航。
如果你也曾对生活中的用语产生过类似意识被束缚的感触,不妨也勇敢地成为一名“拼造词”者吧!我想每个人的系统都可以是不同的,今天由我整理出的bug并不一定百分百适用于你,只要在现阶段开始觉察并运用词语自由服务于自身就很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