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生物都在不断地进化,人类也是由最初的南方古猿进化而成,也就是说,我们其实也是动物。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进化成了地球食物链的最顶端,所以往往会忘了这一点,觉得自己是超越动物之上的一个存在,并且感到非常的自豪,自己很强大。这个世界上除了人类,还有很多其他的生物。
这个学期,我们学完了蒲松龄的《狼》,人与动物的关系是对立的;郑振铎的《猫》,人与动物是主人与宠物的关系;而另外一篇《动物笑谈》却是科学家诙谐的角度展现了人与动物更亲密且理性的关系。这让我们针对人与动物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热烈的讨论。人与动物是的关系是怎样发展的?当下,人类与动物有着怎样的关系?未来,我们又应该和他们保持怎样的关系呢?
在原始的时候,人们认为万物是有灵性的,人们为了解决生理需求不断地和动物竞争,同时也是为了可以吃饱活下来。随着人们发明了石器等工具,几个人协作就可以捕捉一头猎物,就这样动物被人们慢慢征服。等动物越来越多,捕捉到猎物越来越多,人类将动物蓄养起来,之后,人类还将动物的皮毛拨下来,做成衣服保持温暖,这也是本能层面的需求。到了现在,动物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的可能与人类抗争,人类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动物,人们与动物的关系变成为了强者与弱者。当人们在解决了本能生理的需求时,并没有就此罢手,人们还想通过动物获得更多的利益,比如获取他们的兽皮等等很珍贵的部位,于是又开始大量的捕杀动物屠杀动物,很多动物也在濒临灭绝。可是,动物本初与人们抗争并不是为了利益,只是站在本能的角度上解决生理需求而已。人类与动物最初的那种关系已经被打破,人们不再认为自己与动物是平等,认为自己比动物高级。
人类与动物还有一种关系,就是宠物。人们圈养大量动物后,动物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的一种工具,而有某种动物可以给人带来除物质外精神上的娱乐,这其实就是宠物。人们出于对宠物的喜爱,或者一个人感到孤寂选择去养一些宠物。就比如狗的数量品种的增多,也是因为狗可以和人更好的互动,人们喜爱狗,所以才对他有很强的需求。我们在挑选宠物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喜欢那些长相非常好看,并且习性也比较活泼,和人互动比较多的类型,这也符合人们的需求,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正常的,因为每一个人肯定都希望这个宠物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做法不是正确的,因为每一个宠物都是一条生命,他们都同等的应该受到人的尊敬,不能因为他的长相,习性不符合人们的需求,就去虐待它,区别对待。
人们还会用一些动物来做实验,推进人们的科技发展。就比如科学家经常用的小白鼠来做实验。那么这样的行为是否正当?从很大的程度来说,其实这是非常有价值,因为虽然牺牲了生命,但是却为人们的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做,其实也是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这些小白鼠他们难道就应该应当被人们这样随便杀死,随便解剖吗?不,他们没有义务。这就是很多保护动物主义者与科学家的冲突,他们会反对用小白鼠来做实验。对于小白鼠来说,最主要的首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安危,自己是否可以活着,但是人们却直接剥夺了他的这种权利。可我认为即使是选择了依然要做实验,对这只小白鼠也有敬畏之心,因为他的死是人们强求的。在理性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德性,德性是可以控制人类的理性的,我们还可以反思。杀死动物的同时确实可以得到科技的进步,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他们的感受?虽然让我们想完全和动物平等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本身就更高级,可是我们可否以一种更加人性的方式实验吗?减轻他们的痛苦?难道我们不想让自己的关系和动物更加和谐,达到共存吗?我想肯定是想的。人类只有理性,确实可以活着,但是有了德行人类的生活可以更好。这也是人类独有的高贵与尊严。
人与动物的关系有很多种,但我们也要正确地看待各种关系,他是否是正当的,我们虽然站在动物之上,比他们高级。但是我们也同时要记住,人类和动物都是一条生命,每一个动物也都值得我们敬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