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家长在家庭中的华丽转身,变身为教练,时刻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P

家长在家庭中的华丽转身,变身为教练,时刻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P

作者: 啊无形啊 | 来源:发表于2020-10-15 02:12 被阅读0次

            引起我写这篇文章兴趣的是在阅读师北宸《让写作成为自我精进的武器》一书中提到的一个案例。

            朋友约师北宸、伊娃教练一起吃饭。席间,一位知名投行的人力资源负责人邀请伊娃教练给公司高管培训,并聘任其为长期教练。

            伊娃教练对那位负责人说:

            教练的目的是让人变得越来越好。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比如你们公司最强的销售人员认为自己已经是最强的了。公司也觉得他已经做到最好。那他是不是可以带一带其他销售人员?我觉得其实更应该开发这位顶级销售人员做教练。激发他的潜能。

            在下午的课程中。师北宸又听伊娃老师介绍做教练的方法。其中有三个“不”:不评价,不分析,不建议。核心方法只有一个——发问。

            他当时在笔记本里记录了这样几行字:

            目的:让人变得越来越好。

            案例:顶级销售人员。

            三不:不评价,不分析,不建议。

            方法:发问。

            正是“不评价,不分析,不建议——发问”,让我想起之前在阅读[美]托马斯.戈登《P.E.T父母效能训练》一书时的一些困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我是一个正经历着青春叛逆期孩子的父亲。我对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理解和认同是基于《与原生家庭和解》一书的认知。书中探讨的是原生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童年时期的影响。没有哪种论述能够对抗没有满足父母的期望而产生的负罪感。因为它的源头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在那里获得了极大的强度和顽固性。形成一种无意识思想和行为的源泉。而无意识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只有当他再次变成有意识的,才会发生改变。

            所以,但凡看到育儿,家庭教育类的书籍。作者以此为所有内容的前提理论认知。我认为是严谨的。比如我推荐的上一本书。杰弗里.伯恩斯坦《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在译者序中就提出:孩子有病,家长吃药。家庭教育病因在父母而不在孩子。只是爱的不够,方法不当。而今天介绍的这本《P.E.T父母效能训练》更是开篇名义:在家庭中,父母创造了家庭中的情绪氛围。想要实现孩子心智、情绪健康成长。父母需要创造一种互相尊重的气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面就回到我在阅读本书的困惑中。书中提出了12种让我们反思而我们一直在犯的和孩子沟通的错误方法。其中有四种困惑着我的认知。它们是:

            和孩子沟通的错误方法。

            1.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为他提供答案或解决方案。)

            例如:“我建议你跟老师谈谈这件事。”

            2.赞扬,赞同。

            例如:“你有能力把它做好。”

            3.安慰,同情,安抚,支持。(尽力使孩子好受,说服他摆脱不良情绪。)

            例如:“别担心,事情会解决的!”

            4.调查,质问,审问。(试图找出理由,动机,寻找更多信息帮助他解决问题。)

            例如:“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不上学,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出以上四点困惑,也许是我的愚知。但我想找到答案。

            书中对其中的两个问题作出了详尽的解释。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家长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①孩子讨厌别人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的。而且有可能不喜欢你的解决方案。在任何情况下,孩子被告知“必须”“应该”或“最好”改变他们的行为时,他们会产生抗拒心理。

            ②解决方案同时传达出另一种信息:我不信任你自己选择的解决方案“或”我不认为你有能力找到解决的办法。

            ③送出解决方案等于告诉孩子。你的需求比他的需求重要。他必须做你认为应该的事,而不管自己的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称赞?

            称赞常常出于这样一种意图:即父母想让孩子去做自己认为对孩子好的事情。或相反地,称赞是抱着希望。希望孩子不要做他们认为不应该做的事。“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去做那些得到父母赞赏的“好”的行为。

            要搞明白最后的两个问题。回到当初让我产生兴趣的地方。

            三不:不评价,不分析,不建议。

            方法:发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次思考本书作者的主旨好像似曾相识。突然豁然开朗。回到沟通的本质就是听和问。关于怎么听我在上一篇“青春期,叛逆之伤,之痛,甚至是毁灭的灵丹妙药。《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一文中有详细的阐述。下面具体探讨一下怎么问。

            问,传达的是接纳和尊重。运用开启法或发出谈话邀请。鼓励孩子打开话匣子。孩子会感受到鼓励而敞开心扉。而问的话,是对孩子情绪的充分理解的反馈。没有发出本人的任何信息——不多不少。可以鼓励孩子的心理宣泄。在这种高度共情的过程中,孩子会自发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能弄清他们真正的情绪。通过宣泄,情绪会转移,淡忘而奇迹般的消失。同时让孩子学习到情绪是友好的。

            就像治水一样,围堵还是疏导大家都心照不宣。情绪更是如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展心理学。从孩子的层面,协助孩子欣赏自己,肯定自己,促进孩子的发展。发挥自己的潜能,成长为独立自主,掌握自己生活方向的人。帮助孩子学会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力量,建设性的处理失望及成长之痛。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不管是家庭的原罪还是其他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认真的反思。我们爱孩子,为什么表现的专制;孩子爱我们,为什么表现的叛逆?最后成了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在身体,认知,情感以及社交范畴等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为了跟上孩子的步伐,也许是时候在家庭中做一次华丽的转身了。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把握原则,适当放手。用价值观而非情绪来管理孩子。成为一位好的教练,帮助他们成长。

            请记住好教练的特质:

            三不:不评价,不分析,不建议。

            方法:积极的听,感同身受的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长在家庭中的华丽转身,变身为教练,时刻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P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tn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