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袭人让湘云帮忙给宝玉做鞋,湘云心里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湘云气愤自己给宝玉绣的扇套被宝玉“炫”手艺后,却被恼怒的黛玉铰成两半。有如此前奏,湘云怎肯再为宝玉做鞋呢!
宝玉袭人湘云三人说着话,有人来请,贾雨村来了,要会宝玉。
宝玉一面穿着袭人拿来的衣服鞋子,一面嘟囔:有老爷见他就是了,见我做什么!
“主雅客来勤。”湘云接口道。意思是你对贾雨村来说,总有一些好处、总有结交的必要,他才肯经常会你。显然的,湘云这话有抬举宝玉的意思。
“我就一个俗人,并不愿跟官场的人来往。”宝玉讨厌官场仕途。
湘云看宝玉心不甘情不愿的,忍不住劝道:
“还是这个性儿,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会会这些做官做宦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将来也好应酬事务,日后有个正经朋友。成天呆在我们队里,能搅出什么来!
湘云一番话,让我对她刮目相看。论年龄,她小于宝玉,却知道常混于脂粉堆里,终归无益宝玉的成长。宝玉虽为贾家团宠,但团宠也会长大,贾母王夫人终有老去的一天,她们庇护不了宝玉一辈子。作为贾家的男丁,他不能总像个婴儿般地被保护起来,他得成长,他得能够“自立”门户,强大起来,把贾家发扬光大。在湘云眼里,这才是长大的二哥哥该负的责任。
“姑娘去别的屋里坐吧,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
我们听着很在理的话,在宝玉听来,是剌耳,是混帐话,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他毫不留情地用政老爷骂他的“腌臜”二字来讽刺湘云,丝毫不留面子!
书读到这里,我也涌出一句“说教”的话:古人云,为人的话不好听!再生出一句“烂泥巴扶不上墙”的感叹!
“姑娘快别说了,上次宝姑娘说过一回,他抬脚就走,羞得宝姑娘脸色通红!幸好是宝姑娘,若是林姑娘,不知赔多少不是才哄得回来!”袭人赶紧劝湘云。
“林姑娘说过这样的混账话吗?要她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就和她生分了!”宝玉反驳。
袭人湘云相视一笑:这些都是混帐话。
读后语:现在的孩子,一面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一面又嫌弃父母的约束与哆嗦。宝玉也一样,即使仗着先辈的仕途与经济享受着奢华的生活,他依然鄙视仕途和经济,这些是宝玉的死穴,任何人不得提起,这下总算明白政老爷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冷眉冷对的样子吧!从前面的章节来看,袭人、宝钗、湘云在宝玉的前途方面,她们希望宝玉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能顺顺利利地走上仕途,这观点符合政老爷、王夫人作为家长的心理,会被家长视为“懂事”的表现。但“家长”的另一个代名词叫“说教”,是哆嗦,没有哪一个孩子是愿意被说教被哆嗦的。如此一来,宝玉的心离袭人、宝钗、湘云越来越远,他对她们的观点是不服的、是抗拒的、是排斥的!反观之,黛玉从不说那些“混账话”,与他才是同道中人。从内心,黛玉是他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知己,除了天仙的姿容,更有灵魂的共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