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先重养心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心”与四季中的“夏”相应,心主火,与夏季炎热之气候相对应。
中医理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阳气,恶热;心主喜;心主血脉、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夏季除了有热邪外,湿邪亦不可忽视(有研究指出,人生活在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中感觉最舒适,也最健康。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后感觉嗓子和鼻子发干,就说明该给室内空气加湿了。),湿热相互夹杂最易伤及心脾,使心、小肠、脾、胃的功能失职。养心、护心能增强心脏功能,促使心脏搏动有力,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心脏生存的整体内环境;分解心脏内累积的毒素,并通过人体新陈代谢系统排除,彻底解决毒素对心脏的侵蚀;使疲劳感和晕眩感消失,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缓解。因此,夏季养心对于整个神经系统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的调节都非常重要。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后要做好自我调节、笑口常开。
1.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专家指出,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功效。
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如补充维生素,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新鲜果蔬;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2.冰箱内取出食品别急吃
随着天气转热,人们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等。有些人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在吃后半小时左右最易发生剧烈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和全身冷战等症状。
专家指出,这种痉挛性腹痛是由于吃了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引起的。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⁰C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⁰C~8⁰C,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导致生理功能失调。预防的方法是,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注意。
3.晚睡早起加午休
由于“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夏季正午1~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血液供应量增多,大脑血液供应量相对减少,所以,中午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对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来说,午间时分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50分钟。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让人感觉没有精神。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4.养心阳
夏天属阳,阳主外泄,所以汗多。心阳虚的人出汗多就会加重病情。心阳虚是心气虚的发展,心气虚会导致心脏功能减弱,主要特点是心慌心跳、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自汗。如不注重保养,发展为心阳虚就会出现心慌、气喘加重,而且畏寒肢冷、胸痛憋气、舌淡胖、苔白滑、脉弱无力。心阳虚者如有因汗多而出现心慌气短,可用西洋参(3~5克)泡水饮,或服生脉饮(由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等药物组成)。
5.养心阴
夏天阳亢,心阴最易被耗,所以要注意养心阴。心阴虚是指心阴血不足,不能濡养心脏而出现的病证。其主要特点是阴虚阳亢,表现为五心(胸心、两手心、两足心)烦热、咽干失眠、心慌心跳、舌红、脉细数。心阴虚者需要注意少劳累、少出汗、多吃养心阴之品。如取麦冬3~5克,酸枣5~10个泡水喝;还可食用冰糖大枣小米粥、百合藕粉或银耳莲子羹。
6.养心血
心血虚主要是指心血不足,使人的脑髓及五脏失于濡养而出现头昏脑涨、乏力疲倦、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脉细而弱。可适当食用鸡血、鸭血、猪血及大枣、阿胶、当归炖肉等。
二、肝一食谱

参考文献:
1.《老友导报》2015年5月9日养生版。
2.《家庭医生报》2015年6月22日中医大观版。
3.《养肝就是养命》2021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白家祥于安天 2022.5.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