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忆七宗“罪”(分享自《心理学》第三版)

记忆七宗“罪”(分享自《心理学》第三版)

作者: 观山观水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23:56 被阅读0次

    一、易逝:随着时间的流逝忘记所发生的的事情。

    记忆的易逝发生在记忆的存储阶段,在经历被编码之后和被提取之前。

    记忆的易逝不仅发生在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里,也发生在长时记忆里,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不仅会丢失记忆,记忆的性质也会改变,涉及从具体记忆到笼统记忆的逐步改变。

    其他记忆的干扰也会扭曲记忆。

    前摄抑制:前面学习的信息损害了对后面获取的信息的记忆。

    后摄抑制:后面学习的信息损害了对前面获取的信息的记忆。

    二、心不在焉:因缺乏注意而导致的记忆失败。

    缺乏注意(注意被分散)可以导致心不在焉。

    分散注意阻止了左下额叶在语义编码中发挥正常作用,降低了海马(对情景记忆作用很大)在编码中的参与程度。

    忘记我们计划在将来要执行的行动(前瞻性记忆失败),也会导致心不在焉。

    前瞻性记忆:记得在将来要做某些事情。

    三、阻滞:即使个体尽力也无法提取记忆中信息。(信息本身并未从记忆中消退,也没有忘记要去提取)

    记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阻滞情况会增多,一些脑损伤患者,有时会一直处于记忆阻滞状态。

    四、记忆错位:将回忆和观点归结到错误的来源上。

    来源记忆:对在何时、何地和以何种方式获取信息的记忆。

    记忆错位是目击者错误识别的主要原因之一。

    似曾相识体验:与过去经历相似的当前情境可能触发一种总体上的熟悉感,导致个体错误地认为自己之前曾经处于同样的情境中。

    错误再认:对于之前从未经历的事情有熟悉感。

    PET和fMRI的脑成像研究证明:错误再认和真实再认激活了很多相同的脑区,包括海马等。

    错误再认可以被减少。

    出现错误再认的部分原因至少是因为相似的新物体是单独呈现的。

    当人们对一个人、物体或事件有强烈的熟悉感但又回忆不出特定细节时,出现记忆错位的条件就具备了。

    五、受暗示性:将来自外部的误导性信息整合到个体回忆中的倾向。

    我们不能将经历的所有细节存储在记忆中,这使得我们易于接受关于可能发生了什么或者应该发生了什么的暗示。

    视觉表象可以增强产生关于事件的错误记忆的可能性。

    被暗示的情况下,想象过去的事件以及催眠对形成错误记忆有促进作用。

    被具有暗示性的治疗技术唤醒的记忆几乎无法得到他人的证实。

    六、偏差:个体目前的知识、信念和感觉对之前经历的回忆的扭曲。

    一致性偏差:重构过去以吻合当前的偏差。

    一致性偏差夸大了过去和现在的相似性,变化偏差夸大了我们现在所感觉或相信的和我们过去所感觉或相信的两者之间的差异。

    自我中心偏差:为了让自己在回顾过去时显得很好而夸大现在和过去的变化的倾向。(人们在按照自己期许的方式而不是事情的本来面目记住自己的过去)

    七、持久性:对我们希望忘记的事情的侵入性回忆。(被动的回忆)

    对情绪性经历的回忆往往要好于对非情绪性经历的回忆。

    情绪唤醒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事件的中心特征上。

    侵入性的记忆是情绪性记忆的不良后果。

    闪光灯记忆:对我们在何时何地听说轰动性事件的详细回忆。

    闪光灯记忆并非总是那么准确,但是通常情况下比同一时间里发生的一般事情的回忆要更好。

    闪光灯记忆可以保持更长久,部分原因是事件引起了情绪唤醒,部分原因是我们倾向于谈论和思考这些经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七宗“罪”(分享自《心理学》第三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bf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