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这将近两个月来,家长们都辛苦了。在家里我们又要照顾家庭里每个人,还要当老师辅导我们的孩子,甚至有些家庭里面两到三个孩子的更加是辛苦啦!
疫情这么长,每天面对孩子,又足不出户,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多少会有一点摩擦。我们都希望孩子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优秀,为将来打下夯实的基础,我也不例外。
我和大家一样烦恼着你们同样的烦恼,很多家庭也一样。
我有三个孩子,大的今年是初三,面临的是中考,儿子初一。小女儿四岁半。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为人父母种下一个“标准”。
什么是标准?就能不能做的事你心里有个底线,能不能做,触及那块你是不允许的。比如:安全,家里的电、开水、窗台等危险的地方;过马路,乘车等,我们教孩子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严历对待。如果孩子不以为然是不是心中就会恼火,因为生命最重要,不得马虎。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这句话大家都听过,用在教育孩子上呢就是培养孩子习惯最好的时间是学龄前,其次就是现在。为什么这样说,孩子成长我们暂分为五个阶段:三岁前、六岁前、小学、初中、高中,这说明什么呢?就是不同年龄段教育方法和手段是截然不同。
三岁前吃好,细心照料。
六岁前树立规矩,培养习惯,学着做不会的、主动做力所能及的。
小学时学习习惯,大量阅读,树立时间观念,兴趣、品德。
初中就要会合理规划学习,能刻苦学习,不沉迷游戏,帮助少年立志,平等尊重交流。
高中时孩子的性格品德几乎奠定了基础,做好孩子的朋友和榜样,多以交心关怀为主。
这个当中太多注意事项不展开来讲。我们主要交流下五六岁这个年龄段吧!
五六岁的宝贝主要是以培养习惯为主,我们怎样培养习惯呢?好习惯有很多:读书、运动、生活上的刷牙,少吃甜食,不挑食,有礼貌等。我们谈谈学习,每天都坚持阅读,是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可是孩子并不会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会愿意或者主动的去学习,有时候甚至父母逼迫吼叫,他才会不情不愿的去学习和阅读。这时候我们要去理解、理解孩子,因为就像我们大人也不能每天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做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之前还没有完全把良好的习惯养成,即使养成了也要经常滋养好习惯才能保持(他天天读,你天天变着法表扬鼓励了吗?用什么方式嘉许他了。好比大人天天做的这么好,也希望有人时不时给点阳光和赞许,对吧!)
培养孩子读书最好的方法就是兴趣,其次是你定的标准。
主动学习的有几种,家里环境,互相带动,耳濡目染,最是省心当然是互相带动。被动的就要树立规矩标准,可干不可干,要干必须干的事你心里可要有数,有立场,坚定,不因个人喜好和心情来决定,这样会影响结果。好比企业规章制度能随便改吗。(当然也会有特殊情况,要记住特殊情况自己定。)
我小女儿在阅读中,兴趣高,只要大人陪就愿意,后来大了一点就翘屁股了,总往后推,我下午读,到了下午就晚上读,然后不了了之。 后来我们定好时间,陪她坐在那里读,如果他反抗可能会受到点小惩罚。小嘛就好管些,家长们你们说对不对。一般十分钟左右,但是要做到二不一表扬,不批评不指责,只表扬。根据年龄情况,小些的或实在不愿开口读,也不着急发脾气,你读给他听就好了嘛,读完了同样轻松地表扬,不宜再说不中听的话了。(要特别说下,大人因素也不少,比如:今天工作忙了,心情不好了,偷懒了,总想下次吧,下次我再好好陪他读……)我也常犯这些毛病。
先培养学习的习惯嘛,其次再讲质量,再说专业的事情,后面不是有老师会指导吗。将心比心,如果叫你做一件事,你还在旁边指指点点,甚至还要挨打挨骂或者河东狮吼,你乐意么。会吓着人家宝贝的哦!
注意,一定要注意!!方法不当那是适得其反,两败俱伤。挑简单方法做,孩子不同个性不同,注意调细节。
说到这里不知大家是否有一丁点同感呢?以下说一点万能药方。
静待花开
这个词耳熟能详,怎样静待花开?花期有长短,有的往年开花,今年天气不好就不开花,你就砍树吗?今年开了满城樱花你就一定看到了么?不是呆在家里,武汉的樱花都说来年去看吗?那算不算开花?昙花一现不也开了吗?
问问自己开花的定义是什么?孩子不听话时,我常拿这四个字来问自己,静待了么,真的看清了事情的本相么,大圣人孔子还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去判断一个人都要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何况我们对待子女呢?今天孩子心情不好了,能不能先解决这个问题,再耐心点,逗下孩子,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了解行动背后的心思。
不要只顾着自己的面子,我们要给孩子多一点的时间。孩子受教育的时间那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辈子。
亲子关系也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下次再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