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知道,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他读得书越多,尤其是理科的书越多,他越不容易满意职场的环境。
你也许时常会听见他抱怨,这些人怎么这么不理智。要是他说到兴致上了,还能翻开书,聊聊各种前人的理论与案例。案例中的人,大都能理智比较各种方案,看清各种利弊,选出最优方案,然后执行下去。
可到现实生活中,明知道像书里说的那样更好,可怎么就实行不了呢?究竟是我们错了,还是书错了?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在读经济学硕士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他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在有关金钱的事情上,经常做出匪夷所思的选择,根本不能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更别提预测了。
例如,朋友在买45美元的收音机时,店员告诉她离这里10分钟车程的地方开了一家新店,正在开业酬宾,在那里,这款收音机仅售35美元,她就欣然开车前往了。可当这位朋友在买一台495美元的电视机时,店员告诉她离这里10分钟车程的店里,同款电视机售价为485美元,她却懒得跑了。都是10分钟,节约10美元,同一个人的选择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例如,你的伴侣在结婚纪念日更愿意收到礼物而不是金钱。尽管,金钱可以买任何ta想要的礼物,拥有更多的选择不应该更好吗?
例如,李先生看上一件很贵的羊绒衫,但是没舍得买。等到圣诞节的时候,他的妻子送了他这件羊绒衫,他却很开心。尽管,李先生和他妻子的钱是放在一起管理的,李先生花钱和他妻子花钱并没有区别。
上面的例子,你可能都觉得是人之常情,但在赛勒教授读研的1970年代,经济学原理却无法解释。
因为,那时经济学的精确预测模型有个假设,消费者是“理性人”(也被称为“经济人”)。意思是人都会理智的选择对自己最好的事情,而这种最优选项是可以通过公式推导出来的。(理性人,哪有感受的权力。)
你可以想象,这样模型预测出来的选择,会多么的偏离实际。同时,你也可以了解,远离预测的我们,是多么的不理智。
好在后来,赛勒教授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了两位心理学家(巴鲁赫·菲施霍夫和保罗·斯洛维奇),准确的说,是研究人们如何决策的心理学家。他觉得自己就像发现了新物种。
他的大开眼界,可能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有点奇怪,毕竟现在聊心理的书和讲人类不理智决定的书,一抓一大把。但四十年前,心理学可没有今天的地位。(就连十年前,人们还说,学心理的人精神都容易不正常。)
巴鲁赫向赛勒推荐了他导师的论文,主论点是人们会使用过去的经验做出判断,而这种判断方法会犯下“可预测的错误”。换句话说,就是人的一些非理性可以用理性预测。
这改变了赛勒看经济学的方式,他希望建立能够准确描述人类行为的经济模型。在他的各种理论里,人的理智有限,但结合心理学却可被预测。这些能更准确估计普通人经济行为的理论,使他成为行为经济学的开创者之一。
二
说了他的初心,聊一个他的理论实践吧。
养老一直是个社会难题,尽管美国有退休金计划,鼓励人们提前存养老金,并出台了各种有利的政策,但加入的人还是少得可怜。1994年,赛勒教授为解决这个难题,从行为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三个建议。最后一个,就是将加入退休金计划设为默认选项,不愿意加入的人可以办理退出。
举个美国退休金计划的例子,401K。员工每个月可以把薪水的3%存到退休账户里,而公司匹配这3%存到同一账户里。也就是说你的退休金是你的一美金+公司的一美金。公司的匹配比例和上限各不同。
尽管当时,经济学家对这条建议做出了明确评价,即”没有任何用处“。赛勒教授和他的伙伴还是积极推广着这项建议。
5年后,有一家公司参加了实验,实验前该公司只有49%的员工加入了退休金计划,默认自动加入后,数值变成了86%。
赛勒教授解释说,人们难存退休金的原因是人的本性更注重当前的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远见,是一件需要自控力,且缺乏快感的事情。所以很难有人能抵挡当下的诱惑,把目光放到长期。今天的蛋糕,和40年以后的蛋糕相比,当然是今天的蛋糕更甜美呀,哪怕40年后是两个蛋糕。(人类简史里讲过,人是到农业社会才开始学着关心明天,距今不到一万年。而在此之前的漫长岁月里,我们都是看见新鲜果子就立刻吃掉的族群。)
这时,如果还要员工填写一堆表格,才能加入退休金计划。那员工的拖延症就会让加入该计划变得遥遥无期。
如果将加入退休金计划变成默认选项,顺应人的惰性,就让拖延症成了助力。
以此类推,为了防止人们不顾长远的利益,最好的做法是把长远的目标设为默认选项。
赛勒教授为这个理论起了个名字,叫“自由家长主义”。讲的就是,让家长提出建议,但选择权留给本人。后来,他在这套理论的基础上,出了一本书,编辑将书命名为《助推》。
(当然,在美国这个追求自由民族的国家,在公共政策领域使用这种引导性方式,是冒着政治不正确的风险的。而且,也确实收到很多批评,像是谁来选择这个默认选项以及为什么是这个默认选项等等。虽然,不管有没有人设置,默认选项就在那里。)
好在,在赛勒教授和团队的积极推动下,截止2011年,美国有56%的雇主采用了“自动加入”计划。
三
有不少人说,这是心理学啊。没错,如果没有传统经济学的支撑,就只会有心理学,不会有行为经济学。赛勒教授说,行为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的分支,它结合了其他社会学科,特别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模拟一下,它们俩相处的样子是这样的。
传统经济学说:你们这群凡人,理智点,看看这样才是最优选择。而行为经济学,撑着下巴在那看着传统经济学,说:看看你这过分理想化的傻样。
这对话适用于好多学科。有时,学术和现实生活有条鸿沟,叫理想条件。理想化,既可以用来调侃毕业生,又可以用来形容学科研究。
如果,全世界都是理智的人,我们的经济肯定更好,金融危机也不可能发生。站在这个角度,当然希望大家都理智些。
可惜,理智的人远比想象的少,每个人理智的时刻也比自己以为的少。这时,接受他人和自己的不理智,才是理智的行为。
就像赛勒教授在电影《大空头》里说的:“疯了才会觉得人总能理智做事。”(“The crazy thing is thinking humans act logically all the time.”)
说了那么多,容我点一下题:当你身边的人不理智,无论是“不理智”还是“过分理智的不理智”,请接受他们,再用理智引导他们。
当然,赛勒教授会以更严谨科学的方式做总结。他在回顾行为经济学发展的全过程时,总结了三个经验:细心观察,收集数据和直言不讳。
1
赛勒的著名理论还有:
心理账户- 在人的心里,不同类型的消费,归属于不同类型的账户,各有预算。当汽油价格降低时,人们倾向于加更好的汽油,而不是把这个钱花在其他事情上。并且,不同账户里的1块钱并不相等,有的人更舍得吃,有的人更舍得穿,有的人赞同穷家富路。人们在重要日子,也会更大方,所以商家才不断的制造出各种节日。
禀赋效应- 人们倾向认为自己拥有过的物品更值钱。这和“拥有了就不珍惜”相反,是因为这个效应发生在“将失去”时。失去的痛苦会影响人们对物品价值的判断,而且,失去的痛苦感比得到同等价值物品的快乐感要高。
所以,人们卖掉自己的东西时,总觉得价格低了,但你要让他用同样价格买,他也未必觉得划算。这也是为什么离开一段不那么好的恋情,依然十分痛苦。虽然理智告诉你,过去已经覆水难收,关键要向前看,可感受并不那么觉得。
等等,有空的时候,如果你们有兴趣,还可以再细聊。
2
今天聊的内容,主要来自《“错误”的行为》,是一本半自传半行为经济学的书。赛勒教授喜欢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经济学理论。一开始,我特别开心的看了两个小时,然后感觉到大脑罢工。有趣的故事背后,还是有点烧脑的理论。读他的书,你就会发现他是一个亦正亦邪的老顽童,还有点geek。
他还有很多好书,像是文章中提到的《助推》;在书单上等了好久,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跟大家聊到的《思考,快与慢》。还有《行为金融学新进展》、《赢家的诅咒》等等。
1.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刻意翻查了发生的时间。主要是因为他的很多理论在现在看来就跟常识一样。好的理论往往这样,在当时被人忽略,一旦被人重视就会被迅速推广,和生活融合的十分自然。而越是自然,越是显得不重要,就像空气。
2. 我们可以就理想条件存在的必要性讲一大堆,也可以大聊特聊贴近现实的实用性。他们都很重要,真的。(来自生怕自己观点没讲明白,非要在后面再补充一句的唠叨岛主)
3. 一点趣事:赛勒教授获奖后,说自己要怎么不理智怎么花这笔钱,也调侃颁奖词里居然没有提到他的好莱坞经历(他在电影《大空头》中的客串出演)。
1993年,他和另一名教授拉塞尔•福勒创办了Fuller & Thaler Asset Management的基金公司,专门利用其它投资者的非理性买卖赚钱。旗下的基金FTHSX,在过去的五年,投资收益率是16.63%,比同类型(小型股)的罗素2000指数,高2.84%。不知道这次得诺贝尔奖以后,会不会也遭受投资者的非理性购买。
4. 本来,今天是想借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的新发现,聊聊睡眠。没聊成,那你们想看有关睡眠的话题吗?
— 先到这里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