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578634/e1da7a11a9035c44.jpg)
1、孩子写作业很慢,总要写到晚上12点。这是应该,还是难得?
在平时和家长的接触中,家长会抱怨孩子拖延,写作业时总是拖拖拉拉,一直到很晚。对待这样的孩子,是抱怨他的拖延呢,还是看到他的坚持呢?既然抱怨没有改变孩子拖延的问题,为什么不尝试用点别的?因应问句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2、关注问题,问题变多;关注方法,方法变多;关注变好,越来越好!
3、在因应问句中,可以看到孩子(家长或来访者)的坚持、不放弃、寻找各种方法、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积极的好的想法。
4、许维素教授指出:在孩子还没跟我
谈之前,他的问题已经发生。尽管他的心情低落,但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承受与因应着。所以,在看见孩子困境的同时,我们不妨想想:
孩子究竟看什么力量与方法,让自己可以撑到现在。
如果孩子看见了这些宝贵的资源和力量,他又会有什么不同?
5、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会有孩子突然很爸爸妈妈说:“我觉得上学好辛苦啊!我不想去上学了!”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
大部分的家长会很紧张,急于想办法让孩子尽快回到学校,而忘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
这个时候,需要做到以下几步:
(1)安顿自己,让自己的稳定影响孩子的稳定。也许孩子只是说说而已。给孩子一个倾诉的机会和出口。
(2)用因应问句加以回应。比如:妈妈看到你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真的很辛苦。这么长时间能一直坚持,真的很不容易,也很不简单。能跟妈妈具体说说吗?你是怎么撑下來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78634/63042c8868590b1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