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模式?
答:课堂的背后是两种支撑:一是教育教学思想,二是对学生学习、成长方式的认知。教师要遵循“学规律”去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在这个基本原则之下,课堂可以只需要两步,比如 25+20,即学生自主学习25 分钟,教师解决学习困惑20 分钟;而三步,则应该是 20+10+15,即自学 20分钟,展示 10分钟,反馈 15分钟;四步:10+10+10+15,即自学 10分钟,展示 10 分钟,点评 10 分钟,联系 15 分钟;五步或者六步也没什么。总之,教师要遵循“先学”。当然,时间的划分不需要过分僵化,可以视“学情”而定,而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例如,全国课改名校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是10+35模式,山东省昌乐二中是271模式等等,不一而足。
任何事情没有绝对,只有适合才是最高好,这里面就需要根据实际,量身定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任何脱离实际的理论都是行不通的,甚至与初心背道而驰,最终会得不偿失,适得其反。
我们需要静等花开,面向大海,给一个时间,让其自由舒展发展,却不能想当然,强加命令,因为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不能流水线作业,通过机床生产处统一的标准件,而是根据个性,量身定做,显示出不一样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