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别让拖延转成空 ——说说拖拖拉拉那些事儿

5、别让拖延转成空 ——说说拖拖拉拉那些事儿

作者: 舒天 | 来源:发表于2017-01-20 08:11 被阅读0次

    (文/舒 天)《齐鲁晚报》青未了·心理版2014年12月14日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节奏,拖延症却相当普遍。有调查发现,80% 以上大学生和 86% 的职场人士声称自己“有”拖延症。其中,半数表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会开始动手工作”。17% 会拖“1 天左右”,13% 的人“不拖到领导再催,绝不完成”。此外,43% 的职场人“患”拖延症的频率是“经常”,31% 则表示“一直都爱拖拉”。

    拖延症你有我有全都有

    先来看看这些场景是否熟悉:凌乱的工作桌面、迟迟没整理的杂乱文件、邮箱里堆砌的邮件,每天都想过要清理,却莫名其妙地一拖再拖;明明有一大堆事务等着处理,眼瞅着一天天溜过去了却总是该干的没干;戒烟戒酒、运动减肥甚至恋爱婚姻等,从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到人生中的大事要事,由着各种理由、各种借口耽搁在那儿。春去秋来花谢花开 ,“时间都去哪儿了?”看来,拖拖拉拉才是偷走时间的窃贼。

    庞大的“拖拉机”群体就“活跃”在你我中间,像我们这个版面介绍过的“熬夜达人”、“手机奴”、“微信控”们都是成员之一。现实中的事例信手拈来。先现身说法一下,确定稿件选题十几天了,煞有其事盯着电脑的本尊,貌似酝酿创作,实则思绪飘摇,一会浏览新闻,一会关心娱乐,再不就是去“某宝”逛逛,好不容易挪开了视线,拿起手机在微信上找点灵感,却“刷刷”沉浸到了朋友动态中,再回首,空落落的标题与我默默相望,空悲切啊。

    前几天和朋友相约参加一个婚宴,话说天气转冷气温骤降,只见这位亲身着单薄飘逸的夏装,瑟瑟发抖地声明,“早就想收拾换季的衣服了,整天不是这事儿就那事儿”。我心领神会,“一星半点的时间也整理不完,得等着抽出个大点的空暇时间不是”。“对对对,理解万岁,听说过两天气温回升,还不如再等等吧”。原来“忘穿秋裤”的背后不是“动人”的调调,竟是拖沓着没把换季的衣服更替出来。

    有位文秘先生伏案多年,写得一手好材料,后来不知傲骄还是江郎才尽还是懒惰啥的,工作中总是磨磨唧唧且愈演愈烈,终有一次单位年终总结在他手中迟迟难产,一晃到了来年年中,领导咬着牙将上年度和本年度半年总结会合并召开后,忍无可忍,请他走路了。

    拖延症可不是咱老百姓的专利。音乐人高晓松曾在微博上这样写道“每次打开跑步机决心锻炼减肥,就觉得应该先弹会儿琴,打开琴又觉得光弹琴不写歌浪费,于是打开电脑;然后上网乱看个把小时;脑子被搅乱了,无法写作,便上楼吃饭,吃完饭脑袋缺血,必须睡一觉,临睡前安慰自己,虽然吃完了睡觉就会长肉,但是睡醒了会去跑步机上锻炼减肥……”至今,高晓松君的减肥计划尚未成功。

    是什么让我们在拖延

    拖延很泛泛,但首先要区分真假拖延,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是否为拖延感到痛苦?虚假拖延的人尚能自得其乐或自我解嘲,真的拖延者却往往承受着痛苦和煎熬,并深深自责。也有很多人误认为拖延症就等于懒。其实不然,如果拖延仅仅表现为懒,那就是一种坏习惯或坏毛病,改正起来并非难事,或者不需要改。还有些人是喜欢慢节奏的,或等到最后一刻再去做,这或许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个 80 后做文案的朋友,每次交稿都要期期艾艾挨到“大限”前夜,疯狂极致地搞突击,交稿时布满血丝的眼睛难掩内心的得意,他说只有冲刺时才能才思泉涌,很喜欢这种刺激的“过山车”感觉。这也不能称拖延症患者,因为他选择的也是他喜欢的并且不想改变。

    很多资料显示,拖延症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也就是说,拖延并不是所谓的“病”,但其影响除了外在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还伴随着一些负面情绪,焦虑、自责、内疚、痛苦、无奈等等,也是一些不同的深层心理问题的表现。

    应用心理学博士“动机在杭州”(网名)曾分析导致拖延的五方面原因:一是诱惑导致的分心。在现代社会重重诱惑之下,意志力节节败退。其中网络成了拖延的绝佳伴侣。它无端消耗着我们的时间,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很难投入专注地做事。但网络的诱惑也许只是表象,它所反映的是人们的需求和诱惑的屈从。二是对压力的逃避。压力能创造动力激发潜能,但超过一定的限度后,会产生更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三是对失败的恐惧。宁愿在自我批评中拖延,也不愿意去面对费力挣扎却仍然失败的风险。拖延,成了逃避失败风险的无奈选择。四是弱者反抗的工具。这类的生活实例我们身边不乏其数,比如有的孩子做作业推三阻四,实际上是对家长呵斥的抵制和抗议,有的员工总是磨洋工,实际上是对领导安排的不满和“回报”。五是对未来的错估。人们会低估未来任务的难度,忽略很多恼人的细节,人们还会高估未来自己的能力和专注度以及可用的时间资源,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把任务放到明天。

    各方支招克服拖延增强战斗力

    “不拖延的人总是相似的,拖延的人各有各的原因。”“拖延症”专题互助组织“战拖心理成长会”创办人高地清风曾这样说。基于人性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每个人在事务的执行和实施上都会差异,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但凡认为自己拖延的人都热切地希望有所改善。高地清风认为要有“悦纳”的心态,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高兴地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战拖不是成为一个永远不迟到永远不拖拉的人,而是成为一个让自己更喜欢的人。先悦纳,再摆脱拖延,也就指日可待。

    当被问到有没有拖延症时,被誉为“国民媳妇”的女演员海清这样回答:“有,怎么没有!但我是摩羯座啊,就像时时刻刻有把匕首抵着我的腰,即便拖延症犯了也不容许后退。但拖延症都是针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我想,但凡是人,面对自己感兴趣的都会抢着先干完吧。”撇开星座的问题,海清告诉了我们两点重要的解决之道:一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所向披靡勇猛向前。像古代的“头悬梁锥刺股”,像法国大文豪维克托 • 雨果为了克制自己不参加社交活动,把头发和胡须各剃去一边。即便愿景美好、计划科学、措施有效,都免不了一番自我的较量与斗争,意志力非一朝一夕,而且必然是长久、反复的甚至非常规的。二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试着变通一下喜欢上正在做的事情。一旦真正喜欢,莫说拖延,不让做都不行!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林红认为,千百个人,千百种拖延习惯,但归根结底还是有两个原则来遵循。首先是认识你的拖延,如果它没有对你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你也总能在最后关头前完成任务,那么就要学会适应你的拖延,漠不关心不可取,杞人忧天也要不得。她认为,与其与拖延行为较劲,不如用心思考拖延这个表面现象背后的意义。很多人拖延的是自己内心抗拒的事情,对于自己内心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却并不拖延。可见,找寻兴趣所在,从事一份能让你感受到价值的工作,内心的驱动力自然会推动你把事情做完。

    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中国好声音选手帕哈尔提,被问及“有没有梦想”的时候,他的回答非常简单:“我没有什么梦想,就是很认真地做自己的事情。我一直在弹、一直在唱,是梦想自己找我,不是我去找这个梦想。”“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少年时代诵读的诗句言犹在耳,只要拖延不辗转成空,有所建树有所作为便指日可待。在这个碎片思维盛行的时代,学会化零为整,量变必然引发质变,悦纳自己,马上行动吧,让我们一起挥挥手,向“拖延症”说 Bye-bye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别让拖延转成空 ——说说拖拖拉拉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ji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