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三毕业生撕书之再反思

高三毕业生撕书之再反思

作者: 白彦军 | 来源:发表于2017-12-15 22:49 被阅读0次
    高三毕业生撕书之再反思

    去年6月份的时候,我写了一篇短文,赞扬兰州市一所高中的学生在毕业之际,以集体跳华尔兹舞这种优雅的方式告别母校,给自己的中学生涯留下了一份美好的青春记忆。当初写作的出发点是批评某些毕业生的不文明表现。

    但是在读了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老师的《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之后,开始再次反思毕业生撕书发泄的现象。我们反对、反感学生撕书,原因很简单,这样做很不文明,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应该爱护书籍,怎么可以毁坏书籍呢?这些都是我们成年人的想法,几乎没有人站在那些学生的视角、处境去思考和体会。

    这些孩子们都经历了些什么呢?目前的教育状况下,他们从小学,甚至是从幼儿园,或者更早的时候开始就在为高考的“成功”做着各种可能的准备,学习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高考;生活的目标也变得极为简单——为了高考;人生的意义似乎也只有高考的成功。为了高考,中国的很多家庭和孩子,当然还有老师,逐渐懂得了“取舍”,一切为了高考,放弃的是休息、闲暇和娱乐;也可以放弃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可以舍去对正义、理性和人类有价值的事物的追求。总而言之,一切事物在高考指挥棒之下都变得纯粹简单,在这种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的教育对象被剥离的好像只剩下躯干,像一架机器,没有了人文的气息。这种教育目的被异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对象被异化的过程。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参与者,是主体之一;教育是要调动学生的向学之心,激发他们内在的智慧。正因为如此,教育者要有学生立场,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教育问题、体会学生的处境,为他们着想。“迷恋学生的成长,也就是无时无刻不朝向学生,对他们充满着注视与期待,并随时回应他们的内在的需求,注视、期待、回应他们身上看不见的生命成长之内在精神。”(刘铁芳)作为教师,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学生的现实情景,“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断替代了对学生现实性的考量”。作为教育者,我们对学生毕业撕书的行为第一反应是反感的。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十几年的生涯中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就能体会和理解他们同样对这种教育环境、模式的反感,对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的怀疑和反感。

    如果我们对学生所经历的这些遭遇不抱有必要的同情和理解,就没有办法接近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就不可能有所期待的效果。

    反思学生毕业季的各种行为,我们既可以对毕业生以优美的华尔兹舞蹈告别母校赞许有加,也要对有的孩子撕书发泄予以理解和同情。

    高三毕业生撕书之再反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三毕业生撕书之再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jj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