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封建社会的终结---中国史纲读书笔记003

封建社会的终结---中国史纲读书笔记003

作者: 适彼乐土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00:47 被阅读41次

    社会变革的一个缝隙

    今天我们习惯将中国从秦以后到清朝的这段历史叫做封建社会,然而这种叫法是有问题的,只有那种封土建邦、分封割据的状态才能叫封建,而秦朝之后的朝廷会在帝国范围内建立很多郡县,这段时间的中国更应该是郡县制社会。封建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最高统治者没有权力干涉诸侯国内部事务,诸侯们确实是统治者的封臣,但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合伙人,有较强的独立性。
    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合伙人,而且各诸侯也有较强的独立性,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那么谁也无法保证当诸侯国力量超过周天子之后,依然能乖乖听话。历史的背后,总是力量在说话。封建社会制度在这一点上确实留下了安全隐患,而这个安全隐患,也正社会变革留下了可能性。

    隐患成疾,列王的纷争。

    周天子与各诸侯国各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诸侯的力量就超过了周天子,进而也就不太把周天子当回事了。各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

    西周贵族的战争表演

    贵族作为征服者,有很强的等级、秩序意识。左传中有一句话“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当时的贵族眼中,祭祀和战争都是很高贵的事情,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参加,而且战争的逻辑是比谁更符合“战争礼”的标准,而不是比哪一方砍的人头多。西周时期贵族之间的战争更像是一场表演,决定其成败的也就不完全是力量了,其礼仪性远超过实用性。

    抡刀就砍,战争逻辑的改变。

    当所有人都按照礼仪的形式进行战争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出来破坏规矩,抡刀就砍的话,那么就没法按照原来的套路打下去了。春秋时期的楚国就是一个没受过“礼仪教育”的土生蛮夷政权,当楚国开始在战争中抡刀就砍时,那些墨守成规的“礼仪之邦”就毫无胜算了。在楚国的带领下,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逻辑也就越来越不守“礼仪”,开始向实用性发展。

    力量才是历史的主人,谁赢谁输,它说了算。

    和周天子分封诸侯一样,诸侯们也会把领地分封给自己的亲信,形成次级诸侯。当次级诸侯的力量强大的时候,周天子的历史也就重演了。然而不同的是,战国时期的技术变革,使得诸侯扩大力量成为可能,改变了诸侯国之间的力量格局。

    农业生产技术变革,改变诸侯国财力格局。

    铁器牛耕的出现,提升了平民的劳动效率。过去,平民的耕种效率很低,他们只能在贵族的井田上劳作,而劳动效率的提高,让平民有了开垦自己的私田的能,于是越来越多的平民逃离贵族的井田,开始耕作自己的私田。此时,诸侯就可以向开垦私田的平民征税并为他们提供保护了。这样,原本流向贵族的税收就流到了诸侯手里,诸侯也就获得了相对于贵族更强大的力量。

    文字传播技术的变革,改变了诸侯国依赖大贵族管理国家的格局。

    周朝前期,文字的传播媒介主要是鼎,文字传播极为不便,只有大贵族才有可能接触并学习文字,这就使得诸侯国搭建人事班底的时候只能从大贵族中选择人才。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竹简记录文字,文化的传播变得更为简单,这就使得很多普通贵族甚至是一些平民百姓有了学习文字的机会,这也给诸侯一个在大贵族之外寻找人才的机会。

    对诸侯国来说,当君主掌握了财力和人力之后,也就真正有了控制国家的力量。各个诸侯国之间发展不平衡,初定天下之时的力量格局渐渐被打破。又因为战争逻辑发生了改变,灭国战争成为了可能,强大的国家逐渐灭掉了弱小的国家,封土建邦的封建社会也就走向了末路,中国社会在力量的引导下走向了大一统。

    一点感悟。

    历史的背后,总是力量在说话,所谓的均衡也是力量的均衡。谁能汇聚力量,谁就能获得未来的话语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封建社会的终结---中国史纲读书笔记0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ke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