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很久远的记忆会忽然之间在你的脑海中跳出,那么自然而然,又那么合时宜。
刚才回忆起电视剧《奋斗》里,徐志森教陆涛开车时说的话,“开快车谁都会,要学会及时刹车,没踩住刹车,你就要意识到你失控了…还有就是并不是你有把握的事就是很明确的,形势有可能差强人意,一定要避免失控,因为谁也不知道失控以后会发生什么。这是你现在最需要学的。”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现在想想原来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相当合适的。
因为昨天,就是体验失控的一天。一直以为,在周末的时候,才会出现计划时间大幅度调整,或者刷剧躺平拖延的状态。直到昨天发生的一切,真真实实的出现以后,我才知道周末那种都不算什么。
从晨读开始,就开始了失控,因为我起晚了。我自以为可以绝对信赖的生物钟,也偷懒了。晚了整整二十分钟。虽然还是进行了晨读,但内心却没法平静。因为没时间写东西了。
每天都是固定在同一时段醒,而这次却没有。睡的是稍微有些晚,但还没到午夜,但结局就是真的没起来。内心喧嚣的一塌糊涂,在想着我是不是应该设个闹钟,以备不时之需,虽然早上已经好久没用过它了。
白天开会,要求我给大家的发言时间计时,最后一个真的是四平八稳的从头讲到尾。但他超了时间,他也是唯一的一个超时的。不知为何,从他时间用尽那一刻起,我就开始焦躁,因为提示后他还是那个语速。这种感觉很不好,是那种眼见着事件失控的感觉,又干预不了 。
真的是越写越烦躁,到了今天和朋友晨读的时间了,发现才写了一部分。算了,干脆放下,去晨读。今天的故事真的很引人入胜,我们一口气读了一个小时,故事让我平和了下来。因为和书中的主人公相比,我所经历的失控真的是九牛一毛的对比。读书真的可以使人增长见识,拓宽眼界,内心平静。
昨天中午和球友踢毽子,我按照他指导的,控制击球位置,控制步伐调整,控制出球的方向,控制击球的力度。但结果却是,我完全做不到控制好所有的要点,于是几乎所有的球都是失控的。原因是上面的一个或多个,甚至是所有的。我的球落在他的前后左右任意地方,这真的不像他在给我特训,而像我在特训他。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最后那五分钟,是什么让我慢慢找到了节奏,自己的状态极其放松的停球调整步伐,轻柔的力度传球到位。那是一种具有节奏感甚至是韵律感的存在,于是所有的因素都被串联了起来,并被尽力完成着。这感觉真的很奇妙。很高兴我从一种失控状态,慢慢转换到了一种可控状态。
其实昨天最让我难过的是,写作打卡没完成,晚上下班到家,在考虑写什么的阶段就睡着了,一觉就过了十二点。然后内心翻腾着所有的情绪,自责、懊悔、烦躁、焦虑通通都跑了出来,就越发的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那种感觉就是失控的感觉,然后又昏昏睡去了。
都说总有人不撞南墙不回头,看来我就是。群里那么多人在说文要早点写早点交,群主要求要有备用文,我就是梗着脖子硬挺着每天现写现交。现在真的撞上南墙了,才深深体会到了备用文的必要性。还好还不算晚,厚着脸皮,把这些都写下来,给自律者当个笑话看,给侥幸者当个借鉴看。不过我觉得心存侥幸的,可能也都和我一个样儿,看了也不一定当个事,否则也不是心存侥幸者了。
昨天这一天过去了,失控过但还好已经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了。告诫自己今后保持控制,并尽力避免失控,因为失控了之后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补救,还是不要失控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