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后来发生的事实去批判最初的动机,有这样的逻辑吗

用后来发生的事实去批判最初的动机,有这样的逻辑吗

作者: 风帛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15:55 被阅读0次

最近在追一部剧,《远大前程》。

知道这部剧并不是因为官方的宣传,而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批判:再多的老戏骨也拯救不了陈思成的油腻;如果删掉陈思成的戏份,我还是愿意追的……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陈思成,一个曾经因为出轨风波而被推向道德审判台的人。

对陈思成的个人评价暂且放在一边,只是看了十几集,感觉剧里的某些情节还是值得拿出来讨论一下的。

忘了是哪一集,霍天洪的二奶奶露伶春离家出走,投奔相好薛二,洪三奉命搜捕露伶春,拿回清斌铁卷。在薛氏裁缝店探查几次后,洪三发现了藏身店内的两人,却不想在为他们送食物的间隙被齐林跟踪。随后行踪暴露,薛二与露伶春死于张天霖之手。知道是齐林告密后,洪三二话不说打了齐林,怪他葬送了三条无辜的性命。而齐林一副委屈,说不知道张天霖会杀了二人,告密是为了保护洪三的安全。不仅如此,他还反过来责怪洪三,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洪三而起,若不是他让一股党假扮劫匪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一股党不会被汪雨樵绑架,汪雨樵也就不会在双春会上刺杀徐国良,露伶春也不会离家出走,更不会死。

听起来多么顺理成章啊,要不是洪三要取悦于梦竹,哪还有后来的事啊。

但问题是:我们能用后来发生的事实去批评最初的动机吗?这样的逻辑讲得通吗?

难道洪三在让一股党假扮土匪的时候就知道会发生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吗?如果他知道,那他确实不可饶恕,但问题是,他并不知道,也无法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而齐林在把露伶春的行踪告诉张天霖的时候就可以预见结果。张天霖是什么善茬吗?找到露伶春以后还能放过他们?结果必然是悲惨的。

但面对事实,两人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齐林千方百计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说自己无辜,还反过来责怪洪三;而洪三知道露伶春死后,先是后悔,后是自责,认为是自己害死了他们,还恳求陆先生好好安葬两位。

这就是不同,人生格局和境界的不同。

弹幕中很多网友为齐林鸣不平,觉得命运对齐林太不公平,洪三的运气太好。

是的,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更没有绝对的幸运。不管表面看起来多么轻而易举,背后都有你看不到的付出和努力。

连面对事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的人,凭什么还想得到老天的垂青呢?

相关文章

  • 用后来发生的事实去批判最初的动机,有这样的逻辑吗

    最近在追一部剧,《远大前程》。 知道这部剧并不是因为官方的宣传,而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批判:再多的老戏骨也拯救不了陈...

  • 思辨与立场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不是将矛头指向他人,用批判性的理念去挑别人逻辑上的漏洞。而是批判和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想...

  • 对现实的批判与对历史的批判

    我认为批判现实才能找到出路。对历史的批判主要为现实服务。 经验的总结要来自于历史事实的逻辑推理。逻辑推理要符合思维...

  • 繁星的诗 (六十一) ‖ 《写给Zero,与one的存在方式》

    我是被什么牵引着 导致后来的动作发生 倒带成为一种存在方式吗 以至于 用这样的方式去 拥有你 失去你 成为你 你是...

  • 入职第一课?就要学逻辑!

    文 | 李伟诚 001 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逻辑性展开批判性思考=通过深刻洞察来得出自己的想法逻辑性展开=用简单...

  • P4.6 The reason for reasoning

    我们学习推理,学习使用逻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事实、获得真相。作者也说了,用所谓的逻辑去辩论,去赢

  • 最初动机

    老教授问我们:有一颗粗的树和一颗细的树,你们要砍哪一颗? 我们回答到:砍粗的。 教授又说:粗的是普通的杨树,细的是...

  • 逻辑思维学习·简单逻辑学第一章 —逻辑基础框架

    (事实、观念、表达、推论、真相) 人类思维能力有很多种,逻辑思维、结构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系统...

  • 每日进步

    “多向度的人”思维体系的三大支柱:事实、逻辑、批判性思维。 第一个是事实。在科学语言里只有事实,只有每个人能看到的...

  • 发生的就是事实

    我想再次确认给自己:你受到的伤害是真实发生的,你可以信任自己的感觉,不要怀疑自己。 突然醒来,发现眼角有泪。我已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后来发生的事实去批判最初的动机,有这样的逻辑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kl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