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9364/1fc5a1e3d53dd618.jpg)
评选标准以个人阅历中了解的作品数量和销量,作品影视跨界度和相应业界地位为主要标准,评出四位大神。
第一大神:艾萨克·阿西莫夫于1920年1月出生,俄裔美籍作家。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是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是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科幻史上,阿西莫夫与凡尔纳、乔治·威尔斯并称为三巨头,同时与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界的三巨头。是著名的门萨协会副会长。他的作品中《基地系列》、《银河帝国》和《机器人系列》被誉为“科幻界的圣经 ”。获得过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他提出的“机器人三部曲”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阿西莫夫从小就很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普通人的智商一般是80分,而他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之列。在学生时代,老师们都知道他是个超级灵童,多次跳级,而考试中总能考取第一名。但同时,他也是个爱闹腾的、让老师头疼的学生。1931年,阿西莫夫11岁时,他开始写作。1935年高中毕业时,阿西莫夫年仅15岁,之后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阿西莫夫借鉴《罗马帝国衰亡史》所写的“基地”系列科幻小说中的“未来的历史”,发生在非常非常遥远的将来。那时候,人类文明已遍及银河系的两千五百万个行星,总人口也大大膨胀,出现了一个横跨整个银河系的“银河帝国”。这一系列与《机器人》、《帝国》等系列相互贯串起来,其时间跨度超过两万年。在这三大系列中,阿西莫夫通过银河帝国的兴亡史讨论了人性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比起一般的科幻作品更加充满人文关怀。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9364/9d7c798327d0a70f.jpg)
第二位大神斯蒂芬·金,当今世界读者最多、声名最响的惊悚小说作家,被《时代》周刊誉为“无可争议的惊悚小说之王”。
1974年生于缅因州波特兰。两岁时,他的父亲突然离家出走,从此一去不返,后来据说是去刚果当了雇佣军。他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操持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斯蒂芬·金的童年没有什么快乐。
他的“写作史”开始得相当早,六七岁的时候,他开始把漫画书里的画面描下来,然后自己编故事。当他第一次进入电影院观看《小鹿斑比》,又对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片中那场森林大火。史蒂芬·金认为正因如此,他写作总是有种形象化的趋向。十四岁那年,他在家中阁楼发现一个箱子,里面装有父亲收藏的一些恐怖小说。从此,他就迷上了恐怖小说,并立志当一个恐怖小说作家。
截至目前,他已经出版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两百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包括《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小丑回魂》《黑暗塔》系列等,作品总销量近四亿册。
斯蒂芬·金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搬上过银幕。论原著被改编为影视剧的比率,斯蒂芬·金可以排第二,第一则是莎士比亚。的确很多人虽然没读过他的书,却为他的电影痴迷过,其中最著名的是《肖申克的救赎》、《闪灵》、《危情十日》等。根据他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也在150部以上,这个数字是目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9364/df4f6d54e51d73ff.jpg)
第三位大神J·K·罗琳,英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毕业于英国 University Of Exeter(埃克塞特大学),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获文理学士学位。
毕业后曾在英国曼彻斯特接受教学培训。她父亲是罗伊斯罗尔飞机制造厂一名退休的管理人员,母亲是一位实验室技术人员。罗琳小时候是个戴眼镜的相貌平平的女孩,非常爱学习,有点害羞,流着鼻涕,还比较野。她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6岁就写了一篇跟兔子有关的故事。妹妹是她讲故事的对象。创作的动力和欲望。她曾当过短时间的教师和秘书。
毕业7年内,经历了一个异常短暂的破裂的婚姻、失业、一个单亲家长,像在现代英国的穷人一样,只是还没有到无家可归的地步罢了,一度抑郁想自杀。
1994年开始,身居陋室的单身母亲,开始哈利丛书的创作。罗琳母女的生活极其艰辛。她的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前后共写了5年,罗琳因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时常到住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进行写作。
故事完成后,罗琳12次寄出书稿均遭到拒绝。不过,她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在一所濒临破产小印刷商Bloomsbury接下印刷权后,一出版便备受瞩目,好评如潮,其中包括英国国家图书奖儿童小说奖,以及斯马蒂图书金奖章奖,她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她被称为“哈利·波特之母”,以天才的想象力孕育了风靡全球的小魔法师哈利·波特,她也从一个贫困潦倒、默默无闻的“灰姑娘”,一跃成为尽享尊荣、财产超过英国女王的作家首富。
截至2008年,《哈利·波特》系列7本小说被翻译成67种文字在全球发行4亿册,创造出版业奇迹。
哈利波特系列的电影一共七部,基本上每一部的票房都不差,最差的一部也有8亿美元的票房,7部总的票房达到了78亿,堪称目前为止最赚钱的系列电影之一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9364/a3d465500a574fc5.jpg)
第四位大神东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说家。大阪府大阪市出生,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科。
23岁那年大学毕业,成为企业工程师。东野利用工作业余时间进行创作,没错,只是业余时间。比起那些下班回家就往床上躺的深宅一族,和奔走于四处酒局吧餐的社交达人要强出很多,至少耐得住清闲和寂寞,也扛得住压力和苦楚。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年终于凭《放学后》获得江户川乱步奖,这是对年轻的东野圭吾最大肯定,正因如此让他下定决心走职业作家这条路,毅然前往东京。
东京不相信眼泪,有的只是许多冰冷的故事。本来以为能够在大城市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惨淡图书销量带给东野一家确实更多艰辛,高额房租的支出、源于家人的压力、与螂鼠为伍的创作生活,这一切东野只能逆来顺受。而这种一旦开始,就持续了十年。
再到后来96年《名侦探的守则》、98年《秘密》等作品让东野重回大众视线时,他已经40岁,如果没有那份坚守和执着,也许只会变成东京某个角落的一位失意的油腻中年。
东野圭吾的作品颇受影视界青睐,许多作品皆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如电影《放学后》、《秘密》、《宿命》、《湖边凶杀案》、《变身》、《嫌疑犯X的献身》、《手纸》、《白夜行》(韩版电影)、《白夜行》(日版电影)、《旁徨之刃》,电视剧《白夜行》、《神探伽利略》(侦探伽利略+预知梦)、《流星之绊》、《恶意》、《名侦探的守则》、《新参者》、《杀意取扱説明书》、《幻夜》(2010秋季日剧)、《秘密》、《分身》(2012冬季日剧)等作品。
最近几年,《解忧杂货屋》、《嫌疑人X的献身》等作品中国的影视化,更是让他的名声在中国也具强大影响力。东野圭吾不仅生产IP,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大IP,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近年中日韩文化产业振兴的大旗,给产业注入不断的活力。
东野1981年开始写作,86年正式辞职上京,开始作家的逐梦之旅。30多年作家生涯中,东野出版作品达到90多部,有40余部影视作品,17年问鼎中国评选的外国作家富豪榜榜首,被誉为出版界的行走印钞机,文化业的无形摇钱树。
总结:1.从小让孩子培养阅读,写作,讲故事良好习惯
2.所有的经历都是命运的礼物
3.爱,希望与光明是人类永恒的向往与创作主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