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记之二十二:
渭水溯源
晓韵
2023.7.31
知道渭水,是缘于一句成语”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两件事截然不同。多指是非或好坏的分别很清楚。
七月份,天气炎热。我们几个退休人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决定去渭水避署。从兰州驾车出发,约两小时就来到了渭源县城。和当地接应的师妹师弟会合后,就直奔渭水西源头。到了景区,门口赫然矗立着“渭水源”三个大字。拾级而上,树木渐密,森林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凉丝丝的空气令人心脾舒适,一扫因热带来的烦恼。越往上走,气温也越来越低。地势也越发陡峭崎岖。约四十分钟后,山路越发难走,我们歇一阵走一阵,磨叽着继续前行。却见右前方的山崖上有“大禹导渭”四个大字,看落款竟是左宗棠。
经了解,定西境内有两条重量级黄河支流。一是洮河。它由南向北,过境后不久便在临夏州汇入黄河。另一条是渭河。它由西往东流。穿过天水、宝鸡、西安,在陕西渭南汇入黄河。
看看地图,渭河与洮河的最近距离仅几十公里,尽管最终殊途同归,渭河源的一滴水不用在黄河里绕一个长达2000公里的大弯。传说,造成两河分流的是治水专家——大禹。他凿穿渭源鸟鼠山,让渭水改变了方向。这一壮举即“大禹导渭”。 渭源县鸟鼠山仅2423m,却是渭河的源头。 为什么叫鸟鼠山呢?因为海拔较高,大树不易生长。又因为陇西黄土岭谷区土质松软,容易打洞。陇原上经常黄沙滚滚,因缺乏大树筑巢,鸟只得用鼠穴营巢下蛋,而鼠以鸟为它们报警,谨防老鹰侵犯。鼠在穴内,鸟在穴外,各自生育,不相侵害。鸟鼠山听上去不甚雄伟,土得掉渣的名字。据《尚书》里记载,“大禹为治水患,来到鸟鼠同穴山,惊动了密林中的猛兽和山涧里的鳋鱼,并遭到攻击。于是大禹派一位精通鸟兽语言的伯益去沟通,却没有效果。最后放火烧山,赶走禽兽,成功疏通了河道,然后发现了三眼呈“品”字形状的清泉,大禹遂定下这条泉水为“渭水”。缝隙便是大禹发动民众凿出来的。
今天,我们听着这些缝隙中的潺潺流水声,来到了三品泉旁,就是渭水源头。多么磅礴大气的黄河,竞是由这不起眼的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然后从西向东不辞辛劳直奔大海。“呀,渭水源水这么小”,同行的朋友惊㤉地说。我却觉得这和我们人生起始一样的。父母给予弱小生命,老师们从一撇一捺开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才有了今天的经验学识、眼界格局……这样想着,看着眼前自己的老师,师恩点点滴滴涌上心头,难忘啊,今天不仅寻见了汩汩的渭水源,仿佛也寻见了自己人生的宝贵源泉。
不久,我们就原路返回。下山后又驱车半小时,来到了峡口村。今晚住村里的民宿,干净整洁,小院里楼上楼下都有大客厅,带有五个标准间,凉爽又舒适。晚餐丰盛,都是当地的各种美食,品尝完美食就在村里马路上去转悠蹓跶,山区小村特静谧,游人不多。路上不时窜出几只小狗来摇着尾巴,远远地跟着我们。回到住宿小楼,又开始玩“掼蛋”,夜已深凉意阵阵。主人来开了电褥子,驱赶寒意。等我们洗漱完毕,上床后温暖如春!感谢师妹师弟的细致周到的安排,人生路上有你们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