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毛和张爱玲

三毛和张爱玲

作者: 佩特拉 | 来源:发表于2022-03-25 21:48 被阅读0次

中学的时候读三毛的书,觉得三毛学生时代是一个和自己很像的女孩子,而张爱玲的文字华美得像贵妇,三毛像女孩,单纯质朴,与世无争的简单,而张爱玲给我的感觉是奢华张扬,爱玲很像女人。即便成年后我一度认为爱玲的书适合三十多随有一定婚姻生活经验的人读,三毛适合追求精神完美爱情的女孩子阅读,三毛对我的影响深远,而我看爱玲却是像隔岸观火我永远无法设身处地的站在她的角度上理解她。

可是去年读了一些爱玲在到美国后的生活,她在大学做研究,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她的不愿与人沟通,只想默默努力的状态我是完全理解的。她的倔强,她的孤独,她对赖雅的爱,她的清高,她的寂寞,曾经不理解的忽然都理解了。我以为她是不想要小孩的,其实她是可以得到温暖的,她曾怀过一个孩子,可是赖雅不让留下来,她便同意没有留下那个孩子,如果留下来是不是她就不会那么孤独了,她那么聪明为什么不知道付出也是一种幸福的,她所不曾得到的她可以通过付出而温暖自己啊,只是她太傻了,她竟对赖雅对她的质疑没有介意,若是我定要介怀的,那一句伤人的话,那一句不相信该是怎么样的伤透一个女孩子的心,可是她没有,可能是因为此刻的语言上的刺伤远远低于第一次胡兰成带给她的椎心之痛,纵然如胡兰成一般轻易许下承诺也轻易放弃承诺又如何呢?而眼前这个愿意践行诺言相对于曾经是可以被原谅的吧,爱玲到底还是个孩子,并没有真正的情感独立,思想独立,所谓的独立只是形式上的遗世独立,爱的缺失又怎能对爱不期许,只是换一个人期许,所谓倔强不过是离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未尝不是一种逃避,真正的强大是勇于面对现实的,真正的强悍是勇于挑战而不是逃离,而弱小的爱玲只有逃避,逃避面对自己的父亲,逃避自己的弟弟,爱玲的母亲亦不是改变父亲,塑造父亲,而是面对困难选择逃离去国外追求自己的人生,这看似是一种女性思想的独立,而这种独立的代价是以牺牲自己的两个孩子的未来为代价的,这种独立可能有那个时代的特色,我提倡女性独立,但不提倡女性放弃母亲的角色,不承担一个母亲应该承担的责任,甚至当爱玲弟弟张子静向她们求助得到的却是冷漠无情的拒绝,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对于同类,对于自己的亲人怎么可能做到如此,纵然子静有万般不是,在他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何罪之有呢?可能爱玲和母亲心里把子静归为与他父亲为一类,而非自己这一类,人不应该也不能是按性别来划分是不是同类的,一个人有内在的思想和基因,也有外在的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思想的产物,一个对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世上唯一的亲人都不认了,她怎么能在一个他处心安呢?

相关文章

  • 韧性

    我和同学谈三毛和张爱玲,都很羡慕三毛,很怕张爱玲的日子,觉得活成张爱玲是女子一生悲剧。但是在我眼中张爱玲内心是充盈...

  • 三毛和张爱玲

    我喜欢三毛但我更像张爱玲。 三毛是幸福的,她有开明的父母和殷实得家境,还可以随时任性。我理解三毛骨子里的孤独,那种...

  • 张爱玲和三毛

    三毛和张爱玲都是心怀执念的奇女子。 张爱玲一生在逃离,逃离父亲、逃离母亲、逃离故土、逃离人群。三毛一生都想融入,融...

  • 三毛和张爱玲

    中学的时候读三毛的书,觉得三毛学生时代是一个和自己很像的女孩子,而张爱玲的文字华美得像贵妇,三毛像女孩,单纯质朴,...

  • 2017-10-30

    张爱玲 三毛

  • 不要让跟风狗们扰乱你的判断

    我到了最近才读三毛和张爱玲的作品,想来为这样的迟到觉得惭愧。 三毛和张爱玲都是忽然流行起来的,真的跟雨后春笋一样,...

  • 张爱玲、萧红和三毛

    张爱玲、萧红和三毛都是被很多人喜欢的作家,她们在作品多是对于家庭、情感和生活的细致观察,但是在很明显的区别。...

  • 重读三毛之《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和张爱玲是我听得次数比较多的两位女作家,但是我只涉猎过三毛的书,张爱玲的书我基本没有看过。 之前也买过几本张的...

  • 有趣

    刚刚在读文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幕,张爱玲知道三毛去世的消息后淡淡说了一句“她怎么死了”。这对于一直在探索三毛和张爱玲到...

  • 林徽因、萧红、张爱玲,每人10句都发人深省的语录

    林徽因、萧红、张爱玲,三毛每人10句都发人深省的语录 记得大学泡图书馆的时候就很喜欢读林徽因、萧红、张爱玲、三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毛和张爱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nd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