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
你们最近在读什么书呢?被中考挤压的世界里还有看书的机会吗?
时间是像个弹力球,你如果使用恰当,可以让你做任何事情都游刃有余。正如周国平对“忙”的警惕中所言:我们对于忙第一要忙得愉快,第二要忙得有分寸。
我也很忙,今天中午接了电话说上次写的稿子要推翻了全部重来,下午接到消息要我参加一个比赛,虽然我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去比赛了,可是看着手机上的话语,实在无法拒绝。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就当去学习好了。再说,自己在这个专业方面确实还是有点欠缺的。正好趁此去多读专业书籍,也算是一种鞭策,这样的忙也是愉快的。但我依旧要处理好和其他专业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一定要多方听取意见,不要走了以前固步自封的老路,以至于惨败而归。没有得奖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怕的是总会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很丧,总是闷闷不乐。嘴上说不在乎,心中却又千千结。也许,这就是我以前总是拒绝比赛的重要原因吧。所以这次一定要把忙得有分寸这一点处理到位,因为今年是你们的考试年,我得好好陪着你们。
但想到,我会跟你们一起努力拼搏一场战斗,也是蛮有期待的。所有教给你们的方法,我也需要实践起来。我总说自己记性不好,会遗忘东西,这是我一贯的借口,但想到那位母亲说的,一遍不行就多读几遍,想来也是有道理的。那位种棉花的母亲,为了女儿能在辛苦的学习生活之余,盖上母亲亲手种的棉花做成的棉被可以拥有一个香甜的梦,辛勤开垦荒地有时竟然累得睡着在田渠里,尝趋百里外从乡之种棉达人,忍住性子一遍又一遍地为棉花浇水,施肥,捉虫。
想到师傅推荐的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中所言——母爱都是无条件的。
我们的课本里有好几个伟大的母亲,邹韬奋的被旧社会埋没了才具的母亲,朱德的为大家舍小家的母亲,还有那位不断换回孩子的日本母亲。当然,我们做过的阅读中有很多母亲,似乎很有道理,这些母亲都是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的孩子。
我的也拥有这样无条件的母爱。
生孩子那会儿,当别人都抱着新生儿各种逗笑,只有母亲会在一边摸着我的额头询问伤口的疼痛。只有她在漫漫长夜为我哼唱儿歌度过高考时没来由的紧张。只有她在工厂的重任结束后依旧会给我和妹妹打毛衣,直至手臂抬不起来,到现在都有后遗症。只有她会时刻关注着我的朋友圈,哪怕是女儿的感冒发烧她担心的依旧是我是否吃得消。我一个电话要吃馄饨,她二话不说,大清早就包好了放进冰箱冷冻,满满三大盒足够我吃好长一段时间。对于女婿她更是呵护备至,因为对女婿好就是对女儿好,在吵架的时候,还会记得她这份情。
你们呢,期待你们的素材里能够多写写那些无条件的母爱。
那么父爱呢?为什么父爱是有条件的呢?
弗洛姆说父爱的本质是服从成为主要的美德,不服从乃是主要的罪恶——以收回父爱作为惩戒。但父亲却是教育孩子并指引他步入世界之路的人。
想来我们的教材里也有好几个父亲,《背影》里父亲着实也有着这些影子呢。父子矛盾的产生不就是朱自清不服从父亲的安排而产生的么,只是当父亲的“投降信”来了时,朱老师在晶莹的泪花里依旧能看到父亲的背影,父子之间的裂隙才稍微变小点了。
那么我的父亲呢?
似乎也有点呢。母亲从来不会问我们要任何东西,反而会补贴我们很多。但父亲真的不同,他常常挂在嘴上的话是——我在你们身上投入了这么多,你们也应该回报我的。在比如后来我们各自成家,有了下一代,父亲总会为了教育孩子的问题跟我吵架。因为我的职业缘故,总会用一些所谓先进的教育理念去跟他抬杠,结果总会把 他气得要死,然后就会说,我不管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好了,感觉就是要收回他的父爱。
最难忘的是,他把自己的小作坊关闭时的无奈,因为我跟妹妹都无志于此,他自觉后继无人,每每论及此事,他总是无比沮丧的模样。
不过,父亲确实站得高看得远。从小到大,他几乎没打过我们姐妹俩。学校的家长会,都是他亲自参加。他懂得如何跟老师沟通,说话注意方式,让老师们对我们姐妹都留下了好影响。还有就是对于我爱看书的兴趣,他从来不打击,反而支持得很,只是总会为我躺在床上看书而发火。我们姐妹俩从小就会被他赶到田里去做事,家里的小店开了以后,我和妹妹也会被要求轮流替妈妈看店。过年前,家里的卫生我们都要参与打扫。最难受的是大冬天会被他赶到井水边,洗萝卜,然后擦萝卜丝,帮妈妈和奶奶做包子,烧柴火。以前十分讨厌这样的爸爸,而如今我的阅读习惯,书写状态,无不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最最关键的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总能有在田里劳作时的干劲也拥有在井水便洗涮时的韧劲。他却是是领我走上世界之路的关键人。
你们呢?有没有好好地想想父亲在你们生活里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呢?
最后想说的是,弗洛姆说要把爱当成艺术去学习,一要知道与爱相关的理论,二要熟悉与爱有关的实践,三要使艺术精湛必须要始终关注这个艺术。
希望你们都能读懂母爱和父爱背后的爱!
好了,今天不早了,我们明天再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