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话刘东华

对话刘东华

作者: 知家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1-09-14 17:55 被阅读0次

刘东华:如果说是旁观者的话,我确实一直在旁观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出现的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我觉得我又不是一个单纯的旁观者。因为在为企业家服务的过程中,做媒体,包括后来创建企业家俱乐部、创建正和岛,突然发现我也是个天生的创业者。所以这样的话,对企业家们就有更多的感同身受。

像我们这样的媒体人,天然地认为应该做一件事情。因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经济的崛起。原来全世界都看不起中国,首先是在实力上看不起你。但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一下子很快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实力的崛起到底是什么在支撑?那肯定是千千万万企业的崛起。而企业的背后其实就是企业家,是企业家精神。哪些人最能够代表整个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所以我们说40年,我们要挑选40个人,把这些人的思想串起来。但是确实非常难。

樊登:我觉得你们这本书选材的角度特别有意思。我发现它不是临时约稿,而是把这个人在过去40年当中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那一篇文章拿出来,可能那篇文章代表的就是当时的一个历史节点。

比如说咱们先从您那篇文章讲起,叫《先论是非,再论成败》。这篇文章当时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发表出来的时候,我觉得是成了当时的一个文化现象,大家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连我这样的局外人,我当时又不创业,又不是做企业家媒体的,我都能够知道这个标题。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

刘东华:这本书确实是特殊。就像您刚才说的,我们依照历史的纵线把最有价值的人、最有价值的思想串起来。我这篇其实是个小文章了,就是十年前写的《先论是非,再论成败》。这篇文章在什么时候写有意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个大家都知道的残忍的现实,叫“成者王侯败者寇”。西方有同样的观点,说成功者才有资格制订标准,甚至是是非的标准。所以为什么就是我会写出来这么一个题目?实际上就像刚才我说的,我为企业家服务那么多年,在服务的早期,一直是想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做强做大。后来发现中国企业家又刻苦又善于学习,就是企业和企业家都成长得非常快。

结果发现你不用担心中国企业做强做大了,你也不用担心中国实力的强大了。你应该担心什么呢?你突然发现成功的企业家未必受尊敬。中国崛起了,中国实力崛起了,但是走到全世界,人家觉得中国人的面部是模糊的,眼神是混浊的,行为是不受尊敬的。所以这个时候你会思考:这些最有能量的人,离成功和财富最近的人,他们背后是什么东西在支撑他?他为什么追求成功?如何追求成功?成功之后干什么?这成为比成功和拥有财富更重要的事情。

当然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背景就是互联网的崛起。互联网的崛起当然给人类带来很多福祉,其中一个重要的福祉就是信息的公平、透明。几千年来,做坏事可以长时间不被发现,或者一旦被发现,被你糟践的那人他也没有能力或者他来不及了,你已经花钱用各种方式塑回了金身。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了。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善报和恶报都是大大地压缩了时间。

樊登:加速了。

刘东华:对,加速了。就靠那个侥幸心理,靠糟践人,靠利用对方的糊涂甚至愚蠢来伤害对方、牟取利益,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实际上从现在开始往后走,只有把是非放在前面,你的成功才是可持续的,你才有可能有机会追求越来越大的成功。而且你的成功才可能赢得越来越大的欣赏和尊敬。

樊登:对。前一段时间习总书记出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表彰了一百个改革开放当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您选的这四十位作者,有八位都是重叠在这名单里边。您跟这八位都相当熟,因为我看到过您跟他们在很多场合一起出现,并且一起组建学校,一起组建社会组织等等。咱们能不能提炼一下他们这几个人的本质?首先,比如说已经故去的鲁冠球先生,他算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

刘东华:老先生特别让我感动,他博览全书,每天至少有几万字的阅读量,可以跟你有一比。

樊登:这个想不到。

刘东华:而且做读书笔记、做点评,包括做简报,让我看,一摞一摞的。一般人都觉得,一个人不倒,比如说鲁冠球,成了常青树、不倒翁,都觉得他就是圆通,圆融,甚至圆滑。但实际上当你跟鲁冠球,乃至于我们大家不了解、不熟悉的这一类人近距离接触的时候,你会发现他非常有棱有角,他的思想、他的观点非常有棱角。甚至有一次,他让我看另外一个非常知名的企业家跟国外的一个大公司博弈的过程,他觉得企业家失理,就是缺理,所以他让我看。他就批了几个字,是无知还是无耻。

樊登:好直接

刘东华:非常直接。鲁冠球先生实际上对自己做人要求是非常高的,他对这个世界的本质、对时代的潮流、对未来的大势吃得比较透,所以看上去永远游刃有余。其实是因为他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樊登:所以不倒翁不是来自于圆滑、圆融,不倒翁是来自于它有它的原则,它坚持着自己的底线在做事。

刘东华:所有的成功者,其中一个特别大的共性就是都把原则当作命根。也是很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小文章,叫《成功三要诀》,就几句话。第一条就是“把原则当做命根子”。然后第二条:圆融、圆通。但圆滑就是一个贬义的评价了。实际上第二条就是让智慧能够在捍卫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地长出智慧。智慧是用来捍卫原则的,而不是用来背叛原则的。

第三条是健全的思维方式。因为有的时候,比如说什么叫偶然,什么叫必然?我给偶然有过一个自己的定义,我说什么叫偶然呢?偶然就是两个或多个必然的相撞,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的事情,就是这个蚂蚁起来要找吃的,我们早晨起来要去上班,我们走在人行道上,蚂蚁也走在它要找吃的那个道上,都是必然。但是两个必然相撞了,发生了交通事故,就变成偶然了。实际上这个世界没有偶然,如果我们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必然,你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

樊登:(避免)偶然的发生。

刘东华:对。两个或多个必然的相撞。即使有些相撞不可避免,你也能够把这种相撞变成一个良性冲突,变成对自己的成长成功有利的。

相关文章

  • 对话刘东华

    刘东华:如果说是旁观者的话,我确实一直在旁观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出现的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我觉得我又不是一个单纯的...

  • 《本质》读书笔记

    樊登与刘东华的对话 中国实力的崛起,是千千万万企业的崛起,背后是企业家,是企业家精神的崛起 1、 先问是非、...

  • 《三》

    司命去找东华告状呢!东华就已经不见了,忙不赢的去魔族找燕池悟了。姬蘅刚 偷听了那俩神的对话 ,得知东华...

  • “对话”刘校长

    记者:“刘校长,您好!有几个问题想要向您请教?” 刘校长:“你好!请讲,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 记者:“第一个问题...

  • 《三千繁花只为你》第五十四章 前尘往事(下)

    凤九安静的躺在床上,旁边坐着白浅和白真,墨渊和小夕则立在一旁,听着鹤尘与东华的对话。 东华双手背立,眼睛看着床上躺...

  • 星光结界之后的东凤(3)

    “东华,小心!” “东华,停下!” “东华,别走……” “东华,我回来了……” “东华,我错了……” “东华……东...

  • 【读书笔记1】《小学英语课这样上—基于11种常见课型的教学模式和

    (文 刘俊芳) 今天阅读的是前两章,绪论和对话课型。 一、对话课的定义 小学英语对话课是以教材文本...

  • 《本质》读后感

    365日更 第59天 今天听了本质这本书,是樊登读书作者光临栏目,樊登老师邀请了刘东华先生来讲解。刘东化先生,身上...

  • 越发拥挤的健康赛道:京东健康IPO

    配图来自Canva 在网络上流传着一段关于京东健康的对话,对话的双方是刘强东和现任京东健康CEO辛利军。那时刘强东...

  • 每天读一万字,写一千字

    与智者对话——书评写作漫谈 讲师:刘祥老师 今天晚上参加了新网师教师专业写作云端对话,今晚对话的主题是如何写好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话刘东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oc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