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兴趣方面还有一个斯特朗量表,现在已经用的不多。所以如果有学生问到的话,希望他能够去测一下霍兰德的职业兴趣量表。
我们在职业规划中使用的价值观分类的方法使用的是明尼苏达价值观量表。其中把它分为了35个价值观,六大类也是吉讯测试的依据。
价值观,实际上就是对于那些价值自己是否认可,然后进行排序,价值观永远是在取舍的时候开始发挥作用,我们更多的时候保大放小。
他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是在帮他们进行清晰的过程,让学生明白自己想要的职业是什么,然后在想要的职业里面选择哪些是适合的。而是和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性格上的事,和另一个方面是能力上的适合。例如说我很内向,这就是性格可能不适合很多工作,但是当我遇到会计等事务类或者图书馆等资料整理等工作就特别适合了。
老师讲得很好,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性格,去探索自己的能力,可是现在的学生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对职场根本没有理解。我曾经在这学期的课程中让学土木的学生去工地上,向工人们和经理们了解一下土木工程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当时为了更好的达到效果,专门派了两个班的班长去问一下。没想到孩子们还没有走近的时候,在大门边上就被拦住,门卫各种盘问,他们说清楚缘由,得到门卫的同情,被领到经理面前却得到了不耐烦的呵斥。确实人家也没有义务向两个陌生小伙子说明自己的工作,并告诉一些更深入的内容。那么他们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得到这份工作,在工作中才能够体验到职场的这一份工作。
可是作为一个大学生,能够找到的工作很有限。无非是销售的门槛比较低的工作,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一般都不会找没有经验或者工作时间只有一个暑假的大学生来做。因此出生于不同家庭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的待遇。我曾经有一个学生,每年寒暑假父母都能够按照他的期望,把他安排到不同类型的非盈利性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去工作。因此,他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能做什么样的工作,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于不同工作组织东的文化也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如果这个孩子出生在农民家庭,即使他想要去探索,求职的道路也是非常艰辛的。还有很多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被骗。
有的家长也不愿意孩子出去冒这个风险,吃这个苦。更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要让像自己这样受苦,有稳定的收入,反复念叨的孩子必须要去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当老师,反而让孩子对稳定的职业深恶痛绝。
更让人惋惜的是大部分学生从大一到大三都没有出去做兼职,探索职业世界提高自己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当然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母亲做老师,我一直以来只认为当老师是最好的职业,如果在大学期间能够认识到还有很多类型的职业可以去做,包括在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工作是什么样的,在就业的时候我就有更多的准备。
如果能够对现在的助学金体制有所改善就好了,不是给学生们简单的资助钱,而能够给他们去体验去实践的机会,比如暑期实践,多给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去锻炼,并给予他们实习的经费。在亲身体验以后,他们更可能会为了一个看的见的未来,能够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