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是余华早期的作品,九十年代初出版,比我年龄稍大,在后面二十多年里,几经再版,被翻译成了很多国家的文字。我看的这个版本,书末附有很多国外媒体对其的评价,其中的大多数都为此书贴上了荒诞主义的标签。
整书我读了两遍,无可否认,作为一个九零后,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同样是赤裸裸的荒诞。碎了一地的人性和道德,无处安放的孤独、性和友情,淡漠如灰的亲情;谎言和背叛的土壤在这里如此肥沃,贫穷和愚昧是挥之不去的幽灵。
我无法体看到南门的金色池塘和孙荡镇湛蓝的天空,就如同书中描述的许多事对我来说亦是不曾看到和不可想象之事。性的压抑,道德的沦丧,畸形的友谊,分裂的父子关系,个体的孤独,群体的无知和贫穷,这些都超出了我能理解的范围从而化为“荒诞”。而这些在余华笔下飘然而出,他叙述的口吻如此从容。冷冰冰的事实,在他笔下竟从容得有些幽默,或许这就是荒诞?读起来荒诞是不是就意味着这是荒诞主义的作品呢?余华是否承认这是荒诞主义?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是赶在了那个时代的尾巴上出生的农村孩子,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书中所描述过的许多不美好的事物仍在生长(比如对老人的遗弃、寡妇群体放纵的生活、分裂的家庭关系、贫穷、愚昧等等),它们的生命力超乎想象。如果从这个时代的尾巴沿着时间线倒推,余华所描述的这些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事,是“现实主义”还是“荒诞主义”?
让时间倒带三四十年,显然,余华笔下的一切正合情合理地上演着。我想余华起笔之初努力地搜刮记忆的碎片,他意图还原的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他不会承认这是荒诞主义。
分析至此,得出的是一个让人欣慰的结论——往事不堪回首。我们细想一下,“往事不堪回首”何尝不是一种欣慰呢?最起码它从侧面证明了今天比昨天更好。这就是这本书带给人的希望,对于我它是一个希望的引子。
我曾在很多个失望或绝望的夜晚,思考着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世界何时才能好起来?这个问题太大,太不着边际,太难回答。看到这个问题的人也不会明白我在想什么。但我敢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抱有企盼。在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之外,我盼望着今天能被明天所推翻,今日能成为明日之荒诞,我在和很多人一起盼望着。
白天我和人流一起涌动和生存,我是破坏我理想世界的一份子。到了夜晚,我会突然深感我活着的这个世界,正直和善良依然稀缺,艺术和美仍然没能深入人心。我幻想着一切的不美好能在明天停止生长,停止流动,然后瞬间冻结成冰,永世封存。这种向往与我活在这世间的挫败感无关,与我的贪婪和欲望无关,因为我本活着那样一个世界里,我只是受到了神明意志的挤压,被迫游走在这个世界里。
我写这么多,也许没人能懂,这只是我一个人对希望的反复确认。
在细雨中呼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