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无人、林陵辉映。我从明孝陵出来,然后又走过了孙权纪念馆。最后有点心绪不宁的向那个“孙权墓”进发。谁知到了日头高举的时间, 我却还在这钟山山麓迷糊打转。如鲫的游人只剩伶仃,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医肚要紧。罢了,吴宫花草埋幽径,难不成当街当巷叫卖?藏起来吧,情意的结,何必要解?就这样踏着吴宫的花草穿径而过,趁着四下无人,跟这帮自小结识的皇帝啊、良臣啊、武将啊打个招呼啦。然后轻轻地、小声的道个别,特别是这个东吴大帝——孙权。
今天的游览路线跟此地的历史脉络相反,先去的明孝陵,最后才是东吴地。孙权从张纮建议迁都秣陵,改名建业,即后世的金陵、南京。也就是说,这个六朝金粉地、千古帝王都的缔造者是孙权。在进钟山山门,看到指引牌上“孙权墓”时,奔四的大叔却只记起男孩的光景。正如我之前的啰嗦,三国是这个男孩的梦,内里有豪情千丈、更多的是青涩稚嫩,连“孙权墓”三字都不敢细看。出发前没有这个计划,这是给男孩的一个礼物!
钟山作为5A景区开发的很完善,跟随山势往下走已接近山脚。现在我所处地方是一大片草坪,麻石条铺就的小径通往山下的山门。七月的正午,气温很高,经过太阳的蒸烤、热空气的折射,通幽的小径竟有几分柳宗元笔下“曲折蛇行、明灭可见”的味道。我沿着这条有几分迷离的小路行进,一边盘算着迟来的午餐。
小路渐深,开始有斑驳的光影,却是路两旁有树木出现 。都是姿态古朴、形影孤傲的梅树。应该是老树了,树干皱裂,枝桠零落,不知是梅树的特性还是此地水土,长出的叶片翠绿可人,新鲜的翠绿就像从褐色皱裂的树干爆发出一样,不突兀还有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再往前走越发的清幽了,也就看清了全貌。这是一个位于小山坡的小小梅林,目测只有三四百平米,梅树婆娑中,麻石小径蜿蜒而过。麻石路面感觉就是微缩的河道,小山坡象临水的青山,跟青山的交接处河道却随势弯曲。在弯曲小河的下方摆有两张石凳,石凳相隔的中央见一半腰高的石台——孙权墓。
我踱步上前,看石台上的凿字记事,言及“此梅林又称孙陵岗,孙权葬身处,因其上广植梅花,所以又叫梅花山。每逢春天,山上梅花怒放,簇簇锦团,游人纷至。”石台没有多余修饰,就是简简单单平整好的花岗石台子,朴素得一如梅林周边,配上“孙权墓”文字介绍,却觉得一切恰如其分。
虽则话兴亡事难记,但系花月总留痕吖!
其父孙坚,年17岁至钱塘 ,见海贼,曰:随我杀贼;兄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孙坚承父兄业,天下有三分。正所谓:孙坚孙策起江东、六合奸雄始鹰扬。碧眼儿滔天功业、诺大权势,毕竟东流去。剩有梅林小小、明月留痕。
梅林也小,物事也小。除了两张石凳,一个石台就别无其他,连墓碑也不见 。如是月朗星稀,有暗香浮动,当不难想见:“每逢春天,山上梅花怒放,簇簇锦团,游人纷至”的景致。就如我,从修整整齐的草坪步进清凉,读过石台的介绍,又在石凳小坐。
早前走过的东吴纪念馆华美精致、气势恢宏,但走过也就走过了,小小心思却只在这一坐收获满足。
绿意葱茏中,就在心里喊句:“碧眼儿,敢否随我杀贼?”
足矣!此次驱车几千里,大小景点看过,却比不得这一坐。
舒服、过瘾!
网友评论